第八百七十五章 軍令如山

字數:4250   加入書籤

A+A-


    陳知府的事能由董如意來處理,那是最好不過的了。

    董世傑放下心,這才又提了眼下的事。“我覺得司寧將軍把台城的百姓接到邊城來不妥。”

    蕭瑞德道:“這事肯定不妥,關外二十幾萬百姓,如若其他城的也同台城一樣,難道所有人都擠到邊城來!”

    董如意道:“這事的確是有欠考慮,可總不能看著百姓挨餓受凍吧。這要是時間長了,傳了出去,怕是遷移的事更難辦了。”

    蕭瑞德道:“你說的對,連胡嫂子都說關外的那些人寧可躲到山裏,也不願意搬到關內了。那陳知府真是可恨,好端端的又弄出這樣的事來。”

    董如意喊道:“張峰可在外麵?”

    張峰應了一聲,推門而入。“屬下在。”

    董如意道:“派兩個人去打聽一下,這邊城內有多少兵馬駐紮,台城又有多少兵馬駐紮。”

    張峰頷首:“此事屬下已經打探過,邊城守軍八千,台城六千。”

    董如意道:“好,告訴胡副統領,明日一到,讓他直接帶兵拿下邊城、台城兩座城池。”

    張峰瞪大了眼睛,磕巴道:“拿…拿下…….”

    蕭瑞德和董世傑同樣一臉震驚,二人對視,眼中都在詢問:“這是什麽情況?”

    董如意道:“對,就是拿下。”她拿起桌上的筆,看向董世傑。

    董世傑心領神會立刻拿起桌上的墨條磨了起來。

    “好了。”董世傑放下墨條道。

    蕭瑞德趕忙鋪上一張紙,小聲問:“你什麽意思?”

    張峰豎著耳朵,他也想聽聽這到底是何意。

    董如意瞪了蕭瑞德一眼,然後寫道:“令馬將軍帶一萬兵士直達台城,無需抵達邊城;武將軍帶一萬人護送七公主前往邊城,剩下的三萬兵士同隨行糧草擇險要地勢駐紮。馬將軍、武將軍抵達兩城後,迅速包圍城府,拿下城防。撤換下來的守城將士,即可到兩城中的大營集合,不到者以逃兵罪論處。”

    董如意寫完連同兵符全都遞給了張峰。

    張峰接過,行禮離開。

    他看了一眼兵符,然後看著隻折了一折的信,他思量再三最後決定不看。

    董如意看著一處,不知在想什麽。

    蕭瑞德道:“你不怕他偷看?”這樣的軍令,按道理應該火漆密封。

    董如意道:“他是皇伯父的人。”

    董世傑驚道:“張峰不是你的人?”他一直以為董如意身邊帶的都是自己人。

    蕭瑞德同樣震驚,可他卻想到了另外一件事,他試探道:“你不是沒帶自己人跟著吧?”

    董如意微微一笑:“丁香不就是我的人麽!”

    蕭瑞德直接傻眼了,果然如此,帶一個頂什麽用,這要是有什麽意外,他們三個人不是全都要交代在這裏?

    董世傑咽了口口水,“無法理解。”

    董如意道:“皇伯父不想咱們有事,他們就不會讓咱們有事。再說了,張峰他們是不會看我寫的東西的。”

    蕭瑞德不解:“你如此確信?”

    董如意笑了:“張峰如若是近衛,我信他會看,畢竟許多事還是要稟告的。可他不是……”董如意壓低聲音:“他們是暗衛。”

    蕭瑞德驚道:“張峰是宮中的暗衛?”

    董如意道:“你小點聲,這事可不能讓旁人知道,沒得說我窺視龍椅。”

    董世傑著急道:“你明知這事不能讓旁人知道,你還同我們說?等咱們回京,他爹一準問他,到時就算瞞過其他人,可他爹那怎麽辦?”

    蕭瑞德也急了,“如意,世傑說的有理,我老子太了解我了,他一準會細問。”

    董如意擺手道:“不礙的,這是慶伯父知道。”

    蕭瑞德和董世傑同時驚呼,“這這麽可能?”

    要知道慶王可不是旁人,這樣有違規矩的事,他怎麽可能同意。

    董如意略有深意的笑了,“自然是高人自有妙計了,沒準慶伯父這會正罵我呢。”

    ***

    勤政殿內,皇上靠在龍榻上:“此番涉及官員……複查。”

    皇上說的複查是指查這些官員的過往。

    慶王驚道:“皇兄,這要是查下去,牽連的人可就多了。”

    皇上道:“張福海,拿給慶王看看。”

    張福海低著頭,從皇上的靠墊下拿出一封信。

    慶王接過信,他打開看去,頓時驚呼:“她怎敢如此?”

    此番護城糧牽連的官員,和官員家眷已經過萬,如若再徹查下去……

    皇上道:“如意想的或許是對的,當初徹查戶部咱們不同樣犯愁,以為會動搖國本。可你看看現在,如今除了那兩個細作外,戶部完全不同與其他五部。”

    慶王道:“皇兄,水至清則無魚,這世上就沒有清澈見底的朝廷啊!”

    皇上道:“那依慶王弟的意思,這一百萬擔糧食不要了?”

    慶王扶額,“如意那孩子怎會如此的不懂事?”

    皇上笑了:“懂事的多了,可不見得有這麽多銀子。她要是不姓蕭,朕一定給她個丞相”

    慶王急道:“皇兄,您還有心情開玩笑?”

    皇上哈哈大笑了起來,隻是笑著笑著忽然咳嗽上了。

    慶王趕忙上前:“皇兄,您如何了?”

    皇上擺手:“無礙,朕這身體也就這樣了,如今隻希望太子能盡快的處理好國事。”

    慶王道:“皇兄放心,太子好學的很,臣弟相信加以時日太子定能獨當一麵。”

    皇上搖頭,太子什麽情況他何嚐不知。他若不是為了大周的百年江山,他都想把皇位傳給慶王了。

    慶王道:“皇兄若是心意已決,那臣弟來做這個惡人。”

    翻舊賬的徹查是最容易遭人話柄的,如今除了他以外,根本無人敢接這樣的事。再說此次護城糧不僅牽連了劉相一脈,還涉及了魏相一脈。

    皇上喝了口茶,“此事朕親自來做。”

    慶王急道:“皇兄……”他怕皇上的身體吃不消。

    皇上道:“慶王弟無需多言,這個惡人就由朕來做,朕正好在貶一批官員,等太子登記後,再啟用。”

    慶王還想說什麽,卻始終沒有說出口。皇上口中說不喜太子,可能做的幾乎全都做了。(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