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三章 邪教還是揶教

字數:5209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尋情仙使 !
    鄭王府的人做了件什麽事呢?他們將軍營裏桐河籍和永樂籍的士兵,都單列了出來。
    王府軍隊的士兵,大都是宛邑府和許州府的人,而且都是打亂了混編的。
    王府的人認為,消息傳出那麽快,是軍隊裏有人通風報信。
    這裏麵,可能性最大的就是桐河和永樂人——桐河人剛剛跟簫陽人大打了一場,導致了永樂的失陷,而永樂人已經開始正麵對抗鄭王,嫌疑自然也很大。
    鄭王府將這兩地的士兵單列出來,也不是要報複——這不利於軍營團結,他們隻是想集中看管,防止消息再次走漏。
    但是這樣的行動,激起了軍中永樂人和桐河人的強烈不滿——我們是為鄭王效力的,你們隻為了一點猜測,就如此信不過我們,實在太讓人寒心了。
    不得不承認,做出這個決定的人,真的太愚蠢了。
    不管怎麽說,兩個鄉鎮試圖阻攔的人,被雷穀的人殺掉一批之後,看到鄭王沒有出頭的意思,士兵們自然也就不肯多事了。
    然後,事態就向奇怪的方向發展了,鄭王府軍隊所能幹涉的事情越來越少,活動範圍也越來越小,沒過幾天,他們的活動範圍,竟然被壓製到了駐地周邊。、
    嚴格來說,出現這種情況並不奇怪,雖然簫陽是相對穩定的一個縣,但鄭王軍隊打到這裏的時候,也很是做了點天怒人怨的事。
    比如說打掉了一些不聽話的大戶,比如說任用了一些地痞做事,又比如說,他們搶劫了黎庶的一些糧食,逼迫一些黎庶離開田土,還征用了相當的丁壯。
    簫陽人不是不想反抗,但是想要有效的反抗,必須有個核心才行——通俗一點說,就是得有一個挑頭的,一盤散沙的話,太容易被人各個擊破了,成不了事。
    但是有資格組織反抗的,不是被鎮壓了,就是被強行納入了管理,就連官府裏的官吏,因為發動不起民眾,都隻能渾渾噩噩地混日子。
    現在雷穀做這個挑頭的,鄭王府還奈何不了他們,此前積蓄下的不滿,就開始萌發了。
    當然,最關鍵的是,鄭王起兵實在是太勉強了,資格上差得太多。
    雖然他是享受親王待遇,但本質上還是一個郡王,這天生的短板,怎麽補都補不來。
    比如說招納賢才,荊王納賢的話,招攬真人不是很難——都已經是親王了,萬一身登大寶,大家會跟著水漲船高。
    鄭王想招納賢才,延請真人就不太容易——你大不了從郡王升為親王,我與其投靠你,不如直接投靠一個親王,如此一來,省去了多少奮鬥?
    這實在太容易理解了,真正的人才,都是奔著北上廣去的,差一點也是去二線城市,誰會去三四線城市?
    至於說鄭王可能身登大寶——拜托,在那些親王沒死絕之前,你還是不要做夢了。
    僅僅是吸引人才一方麵,就有這麽大的區別,其他諸如聲望方麵,也有巨大的差別。
    荊王打進淮慶府,大家都知道他反了,但是親王作亂,似乎是可以理解的……有想法嘛。
    要是鄭王打進淮慶,大家絕對會跳腳,覺得自己受到侮辱——一個小小的郡王也敢這麽囂張,想啥呢?
    做壞事,也是要講本錢的。
    這些就扯得遠了,總之,在不知不覺間,鄭王府在簫陽的影響,迅速地減少了很多。
    鄭王府的人覺得,這不是個事兒啊,於是大家坐在一起商議一下:咱們是不是得反擊?
    結果還沒商量出個長短,就有人來報,“大事不好了,雷穀的人,圍了城衛營。”
    鄭王的軍隊,當然也有分類,其中城衛營負責城鎮的安保工作,此前這工作是軍役房城衛營來負責的,不過鄭王軍隊控製了簫陽之後,直接將那少得可憐的城衛營解散了。
    沒錯,朝廷的城衛營,人數真的不多,也就兩百來人,其中一百人在縣城,其他一百來人,分散在下麵的各個鄉鎮。
    鄭王在簫陽搞的城衛營,足有兩千多人,是朝廷城衛營數量的十倍。
    目前在縣城的城衛,人數就超過了一千人,而且在城中有一個不小的營地。
    大營的軍官聽到這消息,頓時勃然大怒,“圍住城衛營?雷穀真是好大的膽子……他們想做什麽?”
    匯報的人猶豫一下,戰戰兢兢地回答,“他們要搜查揶教的信徒。”
    揶教的信徒?眾多軍官可不是下麵的小兵,一聽這話就知道是什麽意思,有人忍不住冷哼一聲,“是揶教妖人,不是邪教妖人?”
    匯報的人很肯定地點點頭,“是揶教妖人,我們沒有聽錯。”
    “這就麻煩了啊,”有人忍不住哀歎一聲。
    鄭王府的中高層都知道,堪輿隊的正副隊長,就是揶教妖人,被雷穀誅殺了,這些知情人還負責壓製這樣的消息,不讓外界亂傳。
    現在雷穀公然放出風去,點明要在城衛營內搜查揶教妖人,擺明了就是要拿堪輿隊那兩名死去的真人說事了——我們都不針對邪教妖人,單單說揶教妖人。
    這種情況下,鄭王的軍隊若是敢反抗,雷穀亮出證據之後,不光是玄女宮不答應,其他三大宮也不會答應——這是道宮的大敵。
    可是不反抗就這麽認了,鄭王府的人也不甘心,那兩名揶教妖人,純粹是意外好不好?
    所以這些軍官能做的,就是向上匯報,甚至有人壯著膽子建議,“要不勸王爺認真考慮一下,避而不談揶教的事,也不是長久之計,還是跟雷穀溝通一下的好。”
    馬上就有人出聲附和,“是啊,真得坐下談一談,不直麵這個問題,會讓咱們很被動。”
    這建議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軍營中的統領歎一口氣,“咱們就算想建議,也得能把話遞上去才行……而且,誰能保證說服得了王爺?”
    鄭王難道不知道該跟雷穀溝通?隻不過他對道宮介入此事,抱有相當的警覺性,隻想盡量低調地處理,一點都不想讓別人覺得,他這裏是藏汙納垢的淵藪。
    一旦道宮介入,事情根本由不得他做主了——請神容易送神難啊。
    而雷穀穀主趙欣欣,是英王的女兒,這父女二人都是堅決支持天家的,九公主在玄女宮再施加一點影響的話,鄭王幾乎已經可以看到自己的敗亡了。
    他們在如何算計不提,雷穀眾人包圍了城衛軍駐地之後,直接強闖營地。
    按說擅闖軍營,是可以格殺勿論的,但是事實上,這幾天一直在格殺勿論的,是雷穀中人,而不是鄭王的軍隊。
    城衛軍駐地裏,有超出一千名的軍士,往日裏,這裏不會有這麽多人,但是這幾日雷穀配合簫陽人,四下搜查邪教妖人,城衛軍稍有阻礙,就會遭到拳打腳踢。
    令他們感到恥辱的是,大部分時候,動手的還不是雷穀的人,而是簫陽土著。
    以前他們對簫陽人做的事,現在又被還了回來,正是“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
    甚至有那以往作惡較多的城衛軍,被黎庶找個借口,竟然活活被打死了。
    所以大家都躲進了駐地,不當值的時候,堅決不出去。
    事實上,他們現在的值守任務都很少了,也就是一個百人的巡邏隊,在城中四下巡視,每過兩個時辰,巡邏隊回軍營,再換另一百人出來巡邏。
    雷穀的人堵門,正好趕在一支巡邏隊回去,另一支沒有出來的時候。
    不過,雷穀雖然隻有百人,千人的城衛軍,卻是不敢對他們出手。
    撇開雷穀的實力和威名不提,隻看駐地外黑壓壓的人頭,城衛軍就不敢隨便出手——圍觀的簫陽人足有七八千。
    雷穀的人闖進軍營之後,要所有軍士都迅速走出營房,並且還要打開房門,接受檢查。
    這個要求,實在是太侮辱人了,軍隊裏都是些什麽人?血氣方剛的修者,敢於跟人搏命的老少爺們兒。
    當然,衝動也是分場合的,這種時候,大多數人是敢怒不敢言。
    但是這世界從不缺少意外,雷穀一名製修走在隊伍前方,正在粗暴地踹門,通知軍士們出來,忽然間射來了一支冷箭,正中他的胸口。
    李永生側頭看向祭強,低聲發話,“沒必要弄得這麽逼真吧?”
    他們在包圍城衛軍駐地之前,就設計好了下一步的行動,必須要讓對方出點亂子,給搜查者造成威脅,這戲才好繼續演下去。
    暗自收買城衛軍的人,其實一點都不難,桐河人和永樂人,都可以成為公關目標,更別說城衛軍裏,還有少量的簫陽人。
    以鄭王的練兵水準,不會忽略了該有的禁忌——本地的兵,不合適駐紮在本地。
    不過城衛軍卻是例外,他們負責維護本地城鎮的治安,還必須有出身本地的軍士做配合,所以這其中有少量的簫陽兵,是很正常的。
    李永生事先就考慮到了這一步,特意吩咐祭強布置內應,不過現在看來,這內應為了追求逼真,還真是不擇手段,“血都出來了。”
    祭真人的表情,卻是有點奇怪,他緊皺眉頭不說話。
    看到雷穀幾名司修一擁而上,他最終輕咳一聲,“這個……好像不是咱們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