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暗箱操作

字數:4905   加入書籤

A+A-




    ()沒有進過局子,好歹也是聽說過的,他能抗得了這一關嗎?!

    如果抗不過去,是把知道的部都交代出去,還是硬撐著死扛,等待時機。

    他猜想錢程等人來撈他,不到萬不得已,一定會打死不認賬。

    潘啟憶有些愣愣的,不明白其中的含義,想說也說不出過所以然來。

    他猶如立在牆頭的一顆草,說與不說,左右都不是。

    他抬頭,看向警官。

    “對不起,警官。我並不能明白你所指的意思。

    沒有人指使我,我也沒有參與你說的事件,還懇切你們查清楚。”

    到底是文化人,即使身處審訊室,也是說得不卑不亢,有禮有節。

    警官神情微怔了一下。

    “好!你既然不明白,我就說一些你明白的事情。你可以將你們恒遠和《腦王》合作的事宜和我說一下嗎?!”

    姚恒遠不疾不徐,道“這個是商業機密,我可以暫時保密嗎?!”

    警官的麵部表情明顯的不悅。

    “姚恒遠,請不不要抱著僥幸心理,你以為我們警官都是吃素的嗎?你真以為我們是請你過來了解情況的嗎?

    說得好聽一點是請,實際就是抓你過來的,我們都是摸清了底細才會抓你的。

    你以為呢?!

    不要和我賣弄文字遊戲。

    夜已經深了,早交代清楚,早休息,你自己考慮一下。

    我今晚是夜班,而且我年輕身體扛得住,你好好考慮一下你的身體是否吃得消?”

    這一句話戳中了姚恒遠的痛處。

    三人中。

    錢程四十剛出頭,人高馬大,身強力壯的,正處於盛年時期。

    事業上處於輝煌騰飛並且穩步上升期。

    其人城府深不可測,結識的各色人等較多,有背景有門路。

    可謂正當年。

    潘啟憶三十而立,年輕有為,精力充沛,滿腔熱血。

    事業處於發展初期,卻一直期待事業高速騰飛。

    那種渴望成功,渴望被行業內人士認可的心情異常迫切。

    隻有姚恒遠年歲最長,今年五十五歲。

    歲月蹉跎,人生坎坷,催生無數華發。

    這些年一直投身於教育事業的發展,身體早於忘記檢修,有些零件磨損嚴重。

    除了機器本身的老化,最關鍵的是到了這個年紀,常年在外就餐,三高現象嚴重。

    這樣的身體,帶著走向暮年的氣息,能經受得住審訊室嚴峻的拷問?嗚呼,哀哉!

    他真想一巴掌呼死自己。

    他做的是教育事業,至高無上的光榮。

    雖然都是企業家,但他內心裏是有著文化人的清高和驕傲的,比那些企業家身上的一身銅臭味,做教育的人層次及品位顯得更加高貴似的。

    之前他覺得自己在決斷上缺乏一些勇氣,一直謹言慎行,不盲目隨從,才有了今天恒遠的局麵。

    他很欣賞易鳴的殺伐果決。

    如今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他不甘心命運如此安排……

    --------

    第三審訊室。

    潘啟憶估計連做夢都沒有想到他會進局子。

    他自以為機靈聰明,會審時度勢。

    他花了錢打通了無數道關係好容易搭上郭老這條線。

    大家都說郭老人脈寬廣,能力神通廣大,可以找他合作做一些大生意。

    然後郭老給他介紹了錢程---錢大導演。

    錢程說“他正在製作拍攝一個電視腦力方麵的比賽節目《腦王》。”

    潘啟憶道“我們也是從事腦力培訓課程的,剛好相匹配,我需要這樣一個平台,推出一些新人,然後帶動培訓機構的發展。”

    兩人一拍即合。

    “潘啟良,你認識郭凱嗎?!”

    錢程是隻老狐狸詭計多端,嘴巴難撬開。

    姚恒遠是文化人思深慮遠,說話咬文嚼字,顧慮重重。

    那麽對於潘啟良就采取直接的方式。

    聽聞郭凱的名字,潘啟良的眼神中明顯有一絲詫異,他到現在都不太明白,他怎麽會進了局子。

    他明明成功了。最近一段時間他連做夢都能笑醒。

    周夢參與的《腦王》,獲得了一致好評。

    因為節目是錄播形式,結局早於知曉。

    周夢簽約了好多的廣告代言和活動宣傳,除此之外,周夢還接了不少電視上訪談類的節目。

    他和周夢之間是有協議的。

    他負責推出周夢,後期周夢知名後,獲得的所有廣告代言,活動宣傳等等的收入,公司抽取一定數量的傭金,這可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周夢當初抱著試試看的心理,隻求能成名,對抽取的傭金數量毫不計較。實際大頭都是公司的。

    除了《腦王》播出期間,啟憶報名人數增多,講師知名度提高,後期待《腦王》熱度下降,周夢依然是一顆搖錢樹。

    “是他介紹你認識的錢程?!然後你們開始和《腦王》合作事宜?”

    “是的。”潘啟良點頭道。

    “你們支付了多少廣告費用?”

    “我們之間有合約,《腦王》正常收取一定數額的廣告費用,但《腦王》必須推出我們公司的選手,保證她一路走到最後。

    選手成名後,由此產生的收益,他們抽取一定的傭金。

    我覺得名利雙收的事情,就答應了下來。何況,郭凱我也是托人找關係才搭上的線。”

    “成仁,這其中的內幕也許你並不知曉,但做企業要走正道,不要貪圖捷徑,盡想著一些歪門邪道的事情。天下也沒有免費的午餐。”

    “我沒有想著歪門邪道的事情。”潘啟良梗著脖子說。

    “你是沒有想,有人想,你成了他們……”

    潘啟良狐疑的目光看過來。

    “你知道《腦王》的投資人嗎?”

    “不認識,我隻認識郭凱,然後在他的介紹下認識了錢程和恒遠的姚恒遠。

    我們三人達成共識,有錢大家一起賺。

    錢程希望《腦王》節目大火,姚恒遠和我的目標是一致的,推出我們的選手,然後帶動企業的發展。

    我們都做到了,合作三贏!

    我並沒有覺得有何不妥啊。如果要說到損害一些人的利益,那是肯定的,競爭本來就是這樣,優勝劣汰嗎?!”

    “優勝劣汰?你真是這樣認為的。

    一檔麵向球的比賽,參賽者都是腦力界的精英,而你卻要求對方推出你們的選手,保證你們的參賽選手走到最後。

    你覺得這樣的比賽是優勝劣汰的?這樣的暗箱操作模式對其他參賽選手公平嗎?”審問的警官站起身來,兩手撐著桌麵,目光銳利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