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九百五十二章:人道世界無女聖(12)

字數:4497   加入書籤

A+A-




    話再說回來,在喬木突破半聖境界引動天地異象的那一瞬間,遠在人族疆域核心之處的文院便立刻有所感應,感應到人族多了位半聖。
    並且適當的進行了些許共鳴。
    文院與人道相連,隻要喬木還是人,就能為其所感應,除非喬木出手,斬斷一切因果和人道牽扯。
    而這顯然是沒有必要的。
    與此同時,在文院看守的人。
    除了感知到這一點之外,還都清楚這個半聖誕生自人族疆域外。
    有極大的概率是個叛逆文人。
    因為如果突破半聖的人是在人族疆域內的話,文院這邊就不是有共鳴,而是聖人虛影出現恭賀了。
    隻有遠在人族疆域之外。
    人道無法直接接觸聯係。
    文院才會被削弱感應和異象。
    這個消息對他們而言。
    無疑算是噩耗。
    叛逆文人那邊多一個賢人就已經是很麻煩的事了,又更何況多出一個半聖,所以,留守在文院這邊的文人,當即便一個個臉色大變的將這件事通知了文院的所有高層。
    就是暫時不在文院的那些。
    並且隨即就召開了文院大議。
    當然了,名義上雖然是文院大會,但實際就是儒家內部的會議。
    畢竟其他諸子百家。
    不是被他們排斥,打壓消滅。
    就是已經成為方外之道。
    譬如釋道兩教。。
    之後不到一個時辰,分布於人族疆域各地的那些文院大佬,便紛紛趕了回來,喬木當初離開人族疆域之所以花了三個月的時間,那是因為她沒敢動用文氣,而且當時她的境界也不足以讓她瞬間千裏,所以,隻能選擇步行離開人族疆域。
    而那些文院大佬,就沒有哪個是低於大學士境界的,同時在人族疆域內,他們也沒必要顧忌什麽。
    因此,自然有的是加速手段。
    足以在極短時間內趕回去。
    很快,文院大議就召開了。
    首先,是留在文院這邊駐紮的一位大儒,說了一下具體情況,隨後便是請在座的眾人,各自探討。
    “所以之前的異象,是有叛逆文人進階成為半聖了,可是如果我沒有感應錯的話,在那個半聖出現之前,好像還有一個人突破賢人吧。
    所以就連突破賢人的那個。
    也是叛逆文人那邊的?
    叛逆文人最近是怎麽了,怎麽會突然爆發,他們到底是得到了上古聖人的傳承,還是怎麽回事啊?
    沒理由突然這麽厲害啊!”
    文院中人基本都不覺得有人能夠在突破賢人之後,立刻就再次突破成為半聖,所以,此時他們普遍都認為叛逆文人那邊不僅出了一個賢人,同時還有個半聖,是兩個。
    賢人與半聖並非同一個人。
    “現在不是探究他們有沒有得到上古聖人傳承的時候,現在我們最重要的還是討論一下該如何應對。
    要知道,我們文院已經有百年沒有出過半聖了,目前雖然還有半聖,但是那兩位半聖都已經一百多歲,將近兩百歲了,半聖理論上最多隻能活兩百年,沒多少年壽了。
    而新出現的這位半聖,想來年紀就算不會太小,但也不會太大。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
    再活百年沒有問題。
    可如此,我們的麻煩就大了。
    一旦那個叛逆半聖一直熬到我們文院的兩位半聖老死再動手,在這期間,我們文院又沒有新的半聖誕生的話,那恐怕,文院危矣啊!
    就連我們儒家都有一定危險。”
    這個世界除了知識能化作力量這一特色之外,文氣並不能延長多少年壽命,即便成為文聖人都活不到一千年,也是這方世界的特色。
    所以即便文院曆史悠久,隻要後來者的資質跟不上,並不存在會擁有很多底蘊以及老不死的可能。
    青黃不接是必然的。
    以前叛逆文人因為他們不斷打壓,以及消滅他們的傳承的原因。
    當中最厲害的也不過是大儒。
    而大儒他們文院多的是,一百個湊不到,幾十個還是能輕鬆湊到的,所以根本不將那些叛逆文人放在眼裏,但是當叛逆文人當中出現半聖的時候,他們震驚之餘也不免有些害怕,因為他們目前尖端力量同樣隻是半聖,一個亞聖都沒有。
    更不用說真正的文聖人了。
    絕對碾壓的局麵消失。
    他們又如何能不心懷忐忑。
    “現在局麵很明朗,我們隻有兩個選擇,要麽在兩位老半聖去世之前,盡快誕生一位新的半聖,要麽就是必須得趕在叛逆文人當中新出現的那個半聖沒能成氣候前盡快滅掉他,請兩位老半聖出手滅掉他。
    隻要能不惜一切代價滅掉他。
    並且把那個賢人也滅掉。
    同時順帶著,再清掃一下所有的叛逆文人,此次危機自然解除。
    誕生新的半聖概率不高,有一定失敗可能,但兩位半聖出手,再加上我們配合,想來滅掉一個剛剛突破半聖的存在,應該十拿九穩。
    諸位覺得如何?”
    很快,在場三位賢人當中的一個,便立刻做出了他自己的決斷。
    並且詢問其他人讚同與否。
    這邊人修的是道理知識,不是所謂的道德,所以自然也會有各種陰謀算計以及大道之爭,要是真能修道德的話,天下早已大同盛世。
    他一說完,邊上另外兩個賢人沉吟了一會兒後,也都表示讚成。
    文院就三個賢人最大,也隻有他們突破半聖的機會最高,而如今他們想要選擇請半聖滅掉叛逆文人當中的那個新半聖,無疑是因為他們本身並沒有把握盡快突破半聖。
    所以,其他那些大儒大學士之類的,自來也不好當眾投反對票。
    故而這決策很快就定了下來。
    之後,倒也不是他們立刻去請那兩位半聖出手幫忙,而是直接跟文院當中那兩位半聖的後人商量。
    讓他們回去跟老祖宗說這事。
    當然了,這種事肯定也不是吩咐一下就能完成的,畢竟人家半聖才是真正的金字塔頂端的存在,哪是他們這些有點地位的賢人就能驅使得了的,因此他們想請動兩位半聖,隻能先答應那兩位半聖後人許多條件,然後由他們的後人去請。
    這過程就涉及到了討價還價。
    一邊想要獲得更多。
    一邊又不想付出那麽多。
    可不就形成了一定的拉鋸,而一形成拉鋸,整體計劃的速度自然也就被拖慢了,最終,一直等到喬木那邊為期四個月的講道已經進行了三個多月,還有幾天就能收尾結束的時候,文院和目前僅存的兩個擁有活著的半聖的半聖世家之間。
    這才好不容易協商好條件。
    由半聖後人將事情告知自家正在閉死關的半聖,同時說動他們。
    共同組隊,剿滅叛逆半聖。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