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披著羊皮的狼
字數:4841 加入書籤
得到了西奧羅德暗示性答複的弗蘭克走進影院, 看著周圍或憂心忡忡或等著看好戲的人,頓時覺得自己心裏多了一股不知從何而來的優越感——他可是得到西奧羅德親自暗示的幸運兒!他知道這部電影一定非常棒!
“……我認為我們最好做個兩手準備。”
路過三兩個影評人的時候,弗蘭克不經意間聽到了那些影評人的竊竊私語。他們的意思是事先準備好一好一壞兩個影評模板, 如果電影搞砸了就可以肆意嘲諷《美國毒梟》不知好歹急功近利,電影中規中矩的話就隨便吹一波擠擠奧斯卡熱度什麽的。
米莉聽了還想和他們理論一兩句, 卻被弗蘭克不由分說地拉回位置。和那群見風使舵的影評人理論根本是浪費口舌,十分鍾後電影就會開始,當《美國毒梟》揭開神秘麵紗, 那些不斷唱衰的人怕不是會成為“被得罪”的那一批人。
“弗蘭克,你看!肖恩·索普那個人渣也來了!”米莉指了指前幾排中某個西奧羅德黑領軍人物,語氣有些幸災樂禍, “最近他倒是學乖了沒有到處嚷嚷說大話, 但是我記得他還是說過不看好《美國毒梟》, 我倒要看看他這次又會怎麽折騰。”
沒錯,大概是被西奧羅德打臉打怕了, 肖恩·索普最近倒沒有說一些挺絕對的話, 隻是在《美國毒梟》定檔的時候,跳出來諷刺批判了幾句不夠專業急功近利之類的, 還說西奧羅德若是想憑借這樣趕工的電影拿奧斯卡恐怕是癡人說夢。
至於《歌劇魅影》?隻要是資深影評人就知道《歌劇魅影》沒有最佳男主角的競爭力,這不是男主角西奧羅德發揮的問題,而是電影本身題材的問題。盡管西奧羅德確實出色發揮了影帝水平,放在競爭壓力不大的那幾屆絕對可以入選。但是對比起這屆的競爭者, 歌舞片和劇情片之間那些學院派肯定會選擇劇情片男主角。
所以在肖恩·索普眼中, 雖然外界盛傳這屆西奧羅德有兩部電影可以讓他獲得提名, 傳聞聽起來有鼻有眼信誓旦旦,但現實情況卻大大相反。隻是學乖了的他並沒有將話說得太滿,隻是用“可能”、“大概”、“幾率不大”等模糊性詞語表明西奧羅德這屆奧斯卡道路不明朗——即使他在內心非常想大吼一聲西奧羅德你沒戲!
大概是被西奧羅德打破常理給打退縮了,肖恩·索普還難得在心底問候了一聲上帝幫忙。不僅是他,其他西奧黑們也是如此。等西奧羅德自己滑鐵盧實在是太難了,這小子總是不露出馬腳讓人恨得牙癢癢,隻能祈禱一下上帝開眼。
無論如何,十分鍾之後,播放大廳的燈光漸漸黯淡下來,在一片黑暗之中,大銀幕上新線的藍色標誌異常明顯。見電影開始,所有人都靜下心來,認真盯著屏幕,就連泰德自己都有點緊張手心出汗——這可是被他寄予厚望用來證明自己實力的作品啊。
“泰德,你應該看過最後成品吧,畢竟新線都迫不及待地讓我看了。”見自家導演緊張得不像樣,西奧羅德不由得笑了。
泰德點點頭:“看過,感覺還不錯,隻是不知道其他人能不能滿意。老實說,西奧,雖然我之前一點也不在意奧斯卡,而且拍攝這部電影也不是為了功名,但是當《美國毒梟》真的被那群媒體人說成衝奧片時,我還是控製不住地緊張起來,大概我也擺脫不了虛榮心吧,畢竟自己想超越的人可是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呢。”
聽著泰德的感歎,西奧羅德不知為什麽也有些感慨,也許是想到了自己的上一輩子,也許隻是單純地為了泰德的這一席話,他最終轉頭看向屏幕:“泰德,對自己有點信心,我相信你把它拍得很好,我相信自己演得很好。123分鍾後,你就會知道,你證明了自己,你是獨一無二的泰德·戴米。”
“承你吉言。”西奧羅德全然的信任和自信讓泰德忍不住笑了起來。
泰德是否能證明自己,此刻影評人和首映觀眾還無法看出點什麽,至少影片開頭看上去還挺歡快。西奧羅德作為旁白用那磁性迷人的嗓音緩緩道出喬治·榮格的童年背景,也道出了他一步步走向牢獄的緣由。
簡短有力,明知道最後主角是以悲劇收尾,卻依然用明亮的菲林色彩拍攝開頭,哪怕是在道出童年家庭不和時,西奧羅德的背景音依然輕快。這種方式雖然不常見,但是也不至於讓閱盡風浪的影評人眼前一亮。
不過影片開頭一般都會奠定整個影片的基調,看樣子泰德·戴米是打算一直這樣下去了,他的影片風格大多如此,透露出一種淡淡的溫馨味道,這倒和他的叔叔的風格不太相同,隻是有時候這種隻適合文藝片的手法挺容易讓影片變得無趣乏味。
泰德·戴米之前的作品就有這種詬病,他對節奏的掌控根本沒有他的叔叔那麽成熟,也不知道這一次有沒有長進。
影片到目前為止還算不錯,畢竟才放了不到二十分鍾,喬治·榮格來到加州,認識了自己的初戀女友,並且第一次步入販毒行業,手上的積蓄越來越多,漸漸變成了一個富翁。這一部分不是重點,所以泰德並沒有花太多時間拍攝這一段劇情。喬治的販毒手段在快剪下看起來挺驚險有趣,泰德總算給了點平鋪直敘的手法,看上去還算有進步。
隻是當影評人認為這就差不多了的時候,影片中第一個轉折點出現了——喬治被捕,女友芭芭拉患了癌症命不久矣,喬治為了芭芭拉,做了一個錯誤但在他看來就是正確的事情,他決定帶著芭芭拉逃跑。
當鏡頭定格在相擁的兩人越拉越高的時候,持觀望狀態的影評人心裏一突。喬治笑了?為什麽?居然還是幸福的微笑?他難道不為自己的女友難過嗎?可是為什麽就算他笑了,他的笑容裏卻依然有一股悲傷壓抑的苦澀氣息?因為他可以陪伴芭芭拉餘生嗎?
不,絕對沒有這麽簡單。
他們想知道為什麽,可是西奧羅德並不想讓他們如意。在破舊的小旅館中,芭芭拉永遠閉上了眼。喬治叫了好幾聲都無法喚醒她,他努力讓自己保持那輕快迷人的微笑,但是他做不到,眼淚早已打濕了眼眶。
他的雙手握著她的手,抵在額頭處,如同在十字架麵前懺悔的信徒,低沉的哭泣著,那極具感染力的畫麵足以讓放映廳裏大部分人眼眶一紅。
可是就在他們眼淚快要落下的時候,畫麵一切,變成了墓地,喬治的旁白再次響起,隻是這一次,那慵懶迷人的輕快嗓音裏,多了幾分別的什麽,也許是蒼涼,也許是哀傷,也許是惋惜。
到眼眶的眼淚被逼回去,心裏的大石卻又壓了一層。電影根本沒有給觀眾痛哭一場發泄的機會,哪怕是喬治被母親出賣,坐在警車中看向歇斯底裏地母親時死寂自嘲般的眼神,帶給所有人的不是悲痛落淚,而是無言的苦澀與悲哀。
這份悲哀壓在心底,吐不出來咽不下去,仿佛準備醞釀一場暴風雨,並且隨著原本明亮歡快的東山再起片段,變得越來越濃,壓得人幾乎喘不過氣。
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有些人被這股不知何時醞釀而起的壓抑感驚得心下一淩。他們仿佛看到了這個狀似輕鬆的影片背後隱藏著的惡魔,它帶著驚人的力量,悄然占據了人們的心底,隱藏著,徘徊著,等待給人最後一擊。
也有一些影評人驚懼地發現,每一階段,每一轉折之後作為旁白的西奧羅德的語氣變化。那種細微的改變如果不注意恐怕還沒有人發現,但是現在回想起來,此刻的旁白和影片開頭的旁白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難道是這個原因,是西奧羅德那極具天賦的聲音搞的鬼?
不,或許不止這些,看看他的表演吧,那種自然到骨子裏,卻又深入人心的表演,他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神態,都能緊緊抓住差一點被不成熟的平淡節奏帶走的觀眾的心。他清楚知道每一個轉折點,這種對電影大局的宏觀掌控猶如神跡,至今為止還有多少演員能憑借自身演技掌控整部電影節奏?
第二次被貪財的妻子出賣後,他失去了自己的女兒。為了挽回克裏斯蒂娜,他又開始販毒,這一次,被同夥出賣的他,失去的是自己的自由和見到女兒的權利。
盤踞在觀眾心底的魔鬼終於在西奧羅德那長達四分鍾的獨角戲裏徹底爆發。西奧羅德當初的獨角戲足有五分多鍾,而且句句是精華,泰德思考了很久精剪得不能再精也隻縮短到四分鍾。
在蒙太奇式的剪輯中,喬治對自己父親的獨白將那積累已久的壓抑和悲哀徹底釋放,也許是想到了自己的父親,也許是想到了自己的童年,伴隨著西奧羅德那或是痛苦或是自嘲的聲音,他們終於可以痛痛快快地痛哭一場。
沒有人可以在這四分鍾內抵抗西奧羅德演技的感染力,哪怕在有些畫麵中隻聽到他的聲音。
哪怕沒有前麵無數次才華橫溢的表演,僅僅是這四分鍾的獨角戲,也足以將他推上神壇封聖!
然而那些忍不住擦眼淚的影評人沒想到,這個喪心病狂的西奧羅德還沒有玩夠!電影給了他們四分鍾來發泄之前積累的所有苦悶,本以為之後就舒緩了,但是他們太過想當然,西奧羅德沒有放過他們,泰德也沒有放過他們——
十幾年過去好不容易再次見到長大成人的克裏斯蒂娜,卻發現一切都隻是自己的臆想,那一刻,喬治臉上失落、絕望而無助的悲痛神情,幾乎將在之前四分鍾內發泄完的壓抑和沉痛又全部討回來。
隻是這一次,他們再也沒有機會發泄了。
也不難怪有評論人會如此說:“這是一部披著歡快外皮卻讓你悲痛壓抑到哭不出來的真實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