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食物的記憶

字數:4202   加入書籤

A+A-




    新的一天,薄霧朦朧,天色初明的時分。

    關琅領著起了個大早的吳雅甄到了菜市場采購食材。

    盡管之前秦妍希已經包了十來斤粽子分給他們,但於關琅的胃口來說,顯然是撐不了多久的。

    而且既然時值端午假期,不親手包一下粽子,總覺得少了些什麽,哪怕昨天的端午節已經過去了。

    若是像往年一樣家裏就他一人也就罷了,但現在多了表妹借助,就不能這麽隨便。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雖然最早是為了祭祀祖先和神靈,但及至晉代,粽子就成為了百姓端午節慶食物。

    食用粽子的風俗也流傳了千百年,甚至蔓延到了整個中華文化圈的影響範圍,像是日本、朝鮮、東南亞等國家。

    雖然近代日本端午節已經演變為了男孩節,但仍舊保有在門前擺菖蒲葉、吃去邪柏餅粽子的習慣。

    其餘前儒文化圈國家也大多如此,縱使在節日文化內涵方麵已經有所差別,但也是過端午節的。

    從餡料來看,南方主要是以包五花肉,綠豆,豆沙,蛋黃為主。

    至於口味,南方是鹹粽的天下,鹹蛋火腿肉香味混合著糯米的清甜,醇厚而不顯得膩味,而北方大多是甜粽的江山,大棗、蜜餞香甜糯滑,沾上點白糖和蜂蜜簡直人間絕味。

    關琅其實並沒有太過明顯的偏好,鹹甜皆可,主要看手藝,做的好吃才是王道。

    不過因為江城那一塊都是包鹹肉粽的,關琅考慮到吳雅甄的口味,也準備按照老家那一塊的口味來。

    兩個大孩子出門在外,包點家鄉口味的粽子也算是維係一下鄉土情結吧。

    在市場買好了需要的食材後,兩人興致衝衝地回到了院子。

    糯米昨天就已經泡下備用了。

    兩人分工清洗、水煮、浸泡、修剪從超市買來的粽葉和馬蓮草。

    又將準備的種種食材分門別類處理完畢整齊有序地盛放在各個盆中。

    除了主要的鹹肉粽外,關琅還準備包一點水晶西米粽子。

    由於考慮到自己的食量以及後續打算派發送人的份量,買來的食材很多,再加上食材的處理步驟也不少,五花肉的醃製,磕土鴨蛋取鹹蛋黃

    和吳雅甄一起忙活了許久,才將食材全部處理完畢。

    院子裏的羅漢鬆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晃動著,千秋躺在高高的院牆上曬著日光浴。

    食材本身獨有的清香在切碎浸泡後飄散出來,讓整個小院都彌漫著一股縈繞不去的粽葉杏子臘肉的香味。

    關琅坐在亭子裏,把裝著滿滿食材的盆子在桌麵上鋪開放好。

    在和風的吹拂下,著手包起了粽子。

    吳雅甄沒有看熱鬧,也抓起一片粽葉卷成了漏鬥狀忙碌起來。

    碧綠的粽葉捏在手中,泛著淡淡的水光,鮮亮的顏色不自覺地就讓人看了心情大好。

    她口中哼著淡淡的曲調,雖然有些不在調上,但關琅勉強還是能聽出來是羅小黑的插曲晚安喵。

    淡淡的俏皮曲調,也在粽葉的草本清香飄浮中格外的安寧。

    關琅嘴角掛著淡淡的淺笑,收緊著漏鬥狀的粽葉底部。

    放的糯米不宜過多,糯米喝飽了水容易膨脹,煮後容易漏米出來。

    關琅也不是第一次包粽子了。

    以前在江城的時候,他也會幫著關媽包,所以也算駕輕就熟。

    不時還能給吳雅甄指點幾句包粽子的小經驗。

    按配比加入食材後,再打一個精致的小結就算大功告成了。

    關琅手巧,包粽子的步驟非常熟稔,往往吳雅甄還沒有包完一個,他手指翻飛,兩三個粽子就落在麵前的碟子上摞好了。

    甚至看他輕巧的動作,看久了還能感受到一股行雲流水的美感。

    每一次對折都仿佛精細無比,多一絲動作都不成。

    “琅哥,你包的粽子怎麽這麽好看,還有什麽竅門嗎?”

    “可能是我包的比較熟練吧?”關琅笑了笑。

    “哦。”吳雅甄越看自己手裏呆頭呆腦的粽子,就越覺得不甚滿意。

    強迫症犯了似的,拆了包包了拆。

    粽葉沒折好,馬蓮草紮得太粗放

    事實說明,哪怕是包粽子這麽一件小事,也是存在高下之分的。

    就在吳雅甄一個人摸索著怎麽包出“好看的粽子”的時候,關琅已經包得七七八八了。

    裝滿了足足一磨盤大小的盆子,堆成了一座壯觀的小山。

    千秋聞風而動,不知何時已經開始在裝滿粽子旁的盆邊轉悠著。

    它沒有這麽老實,主要是之前它偷叼粽子準備開溜的時候被關琅逮了個正著,現在不敢過多造次。

    不過它也就隻能看著,過過眼癮了。

    貓的消化能力差,像糯米這類黏性強或者是硬度大的食物都不適合多吃。

    趁著吳雅甄還在繼續包,他囑咐好她盯緊小賊千秋後,托著盆子就往廚房走去。

    把捆得精美而結實的粽子丟進大鍋裏加水中火開煮。

    先煮一鍋當做午飯吃。

    他控製好了火候,才接著繼續出去包粽子。

    之後包了一批其他口味的粽子。

    水晶西米粽子、用來沾糖吃的白粽、紅糖蜜粽

    不過包得都不多,算是用來換換口味的調劑。

    糯米的香甜,粽葉的氣息,五花肉的濃香在院子裏經久不散地彌漫著。

    關琅仿佛化身了一台沒有感情的包粽子機器。

    食材很快在他手下見底,最後一粒也不剩了。

    包完粽子的時候,廚房裏放進去煮的粽子也差不多煮好了。

    他拎著一鍋熱氣騰騰的粽子出來。

    水蒸氣在打開鍋的一刹那撲麵而來,裹挾著飽滿的香氣,讓餓了一早上,早餐午飯都還沒吃的兩人都忍不住吞咽了幾下口水。

    果然,食物才是自然給予的最美好的饋贈,在挑動味蕾,勾起饞蟲的原始感官刺激下,身心都會得到治愈。

    也難怪老祖宗們總將節日祭奠,文化傳統都寄托於食物之中,隻有這種食物這種媒介載體在能在流年中不斷傳承發展,像是鐫刻在每個人血脈記憶之中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