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改革弊政
字數:3510 加入書籤
“慢慢恢複?哼!朕看你是不想還錢吧?!”曾強怒喝道,臉色鐵青,怒不可遏。
“來人,給我把兗州知府拿下,直接斬了!”曾強說變臉就變臉,主要是對方愚蠢,說亂就亂,幹什麽要提公債的事情呢?
他不會因為這些人幫太保求情懲治他們,不過現在有了別的理由,自然不放過殺雞儆猴的機會。
“不要啊,陛下饒命啊!”
“陛下饒命啊!”
兗州知府頓時慘叫起來,一雙腿在顫抖,渾身哆嗦著,不停的求饒。
“饒命?哼,朕看你是活膩歪了!朕下令催收公債,曆朝曆代,欠債還錢都是天經地義,你以朝堂繁亂為借口,想要拒還公債,若是開了這先河,這大蜀百官豈不是都不還錢了,那到時候才叫國不將過!”曾強說完,一揮衣袖,“斬!”
“陛下,不要殺我啊,饒命啊!”
“陛下,我知道錯了,請你饒恕我啊!我還錢,現在就還錢!”
“饒命啊!”
“噗嗤!”有侍衛直接手起刀落。
一聲輕響,一顆腦袋高高飛起,鮮血噴灑,染紅了半邊天空,那人的臉龐,依舊充滿著驚恐,顯然,臨死的時候還是滿臉的不甘心,但是他終究沒有逃過死亡的命運。
看到這一幕,下麵的百官都是心中發寒,一個個都是瑟瑟發抖,心中恐懼。
他們從未見識過這種情況,說殺人就殺人。
這也讓他們第一次感受到生死的距離隻有那麽一線,他們的性命,完全掌控在武皇的手中,稍有一慎,就會丟掉!
而且武皇可以隨便找一個理由,最重要的是,還讓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要知道公債弊政,原本就是不合國家政策的,隻要追究,那就可以殺!
他們每個人都不幹淨!
當然,也有大臣早就看出,剛剛曾強下令斬殺一人,並不是因為這個人有多麽大的罪責,當然也不是因為拒不還公債,因為他根本沒說不還錢的事。
而是因為,他竟然不把武皇這個大蜀國的皇帝放在眼裏。
而他的行為,已經觸及到了一個皇底的底線,所以,武皇直接動手,斬殺這個膽敢不敬的大臣。
“陛下英明啊!”
“陛下聖明啊!”
“這個逆臣,實在是該殺,陛下英明!”
王恩他們笑著說道。
而後,王恩又在曾強耳邊嘀咕了幾句。
曾強聞言,看著瑟瑟發抖的那個地方禦史趙平,冷酷說道:“趙愛卿,你身為地方禦史台,有監察地方官員之責,更有維護朝廷尊嚴,維護朕之顏麵的責任,這些地方官員來朝要脅,你不僅不提前匯報,還一同前來,該當何罪啊?”
“陛下,臣等身負使命,這是自然,但如今地方之亂,已經是不可壓製之勢,諸位大臣都是心係大蜀的忠臣,我攔截不住啊!”趙平哭喪著臉,連忙解釋道。
“哦?”曾強眉頭一挑,看向那些大臣,沉聲道:“你們心係大蜀平安,而且心情這麽急迫,朕是能感覺出來的。”
“是,陛下聖明!”那些大臣連忙點頭說道,心裏麵也是鬆了一口氣,看來曾強並不是一個不講理的昏君,否則的話,他們肯定會死無葬身之地,現在曾強在殺了兗州知府之後,沒有追究他們的責任,已經是天大的幸運了。
“既然如此,你們可願意為我大蜀分憂解難啊?”曾強說道。
這是一招棋!
他們來此威逼,拿的理由是忠臣!
那就讓他們做個忠臣,隻需要一個騎虎難下的理由。
既然拍著胸脯說自己是忠臣,那武皇給予他們可以撥亂反正的任務,他們誰要拒絕,那是不是忠臣,就是武皇說了算!
“陛下,臣等願意為陛下分憂,隻要是臣等能做的,必定不會推脫。”
“陛下,請您指示,臣等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臣等願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百官哪裏敢不回話,全都一個個拍著胸脯,忠貞不二的樣子。
“很好,很好!朕就有兩件事,第一,立即把地方存糧放出買賣,用換來的銀子,暫時度過難關,後續朝廷會給予補償,不僅如此,全程我會讓西廠監管,誰做的好,誰做的不好,都會記錄在案,做的好的,朕不會吝嗇獎勵,做的不好的,隻要努力做了,朕也不會給予處罰,但誰要是打著忠臣的名號,做一些陽奉陰違的事情,朕絕對不會姑息。”曾強說道。
他沉吟一聲,繼續說道:“這第二,朕都明白,很多大臣來此,都是迫不得已,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啊!當然,朕也不會讓你們難做,但為了讓大蜀欣欣向榮,早就決定要大刀闊斧的改革,這改革麽,當然是要對弊政下手,這用公債當幌子,把朝堂國稅,遊離在國庫之外,就是大大的弊政,要撥亂反正,那首先就是要催收公債,想必你們很多人,都已經跟東廠廠公打過交道了!”
“朕也不是非要你們還錢,我也明白,很多地方前幾年遭過天災,能不讓災民流離失所,你們也是盡了職的,所以要一刀切的把弊政的責任,讓某些官員來背,朕是不會這麽做的,所以到時候,弊政改革,查出任何官員與這弊政的幕後賊人有關聯,我都可以不追究,正所謂知錯就改善莫大焉,更何況朕也明白,大勢洪流,其實你們這些地方官員能抵擋的呢?誰抵擋,非要被碾碎了骨頭架子不可!”
“關於消除弊政,朕會讓東廠直接著手辦理,牽扯到公債的部分,確有難處的,隻要條理明晰,朕會給予寬容,還會建立功勞簿,反是在改革路上,給予朝廷便利的,都會記功,到時候按照消除弊政的快慢速度,論功排序,反是能排第一列的,朕許諾封疆大吏!”
聽完曾強的命令,所有百官頓時愣住了,不少人麵露喜悅之色,但更多的百官的臉上卻浮現出一抹猶豫的表情。(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