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五國論道
字數:3999 加入書籤
曾強慢慢悠悠的走在甬*道之上,不多時,便到了大殿之前。
唐宮的建築,從來都是富麗堂皇,而又恢弘大氣的。
真是想象不到這樣明晃晃的大殿之下,居然是如此的藏汙納垢。
父親隻是因為一個預言,就能夠殺掉自己年幼的孩兒。
而一個完全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卻是能夠父愛大發,照顧一個三個月大的女嬰。
真是諷刺呀!
曾強想罷,進到了大殿之中。
棠棠正掄圓了膀子,大吃特吃。
棠棠看起來心情不錯呀?!
曾強緩步上前,笑了一笑,說道:“怎麽突然這麽開心?”
棠棠將手中的桂花糕放下,說道:“剛剛打了一架,活動了一下筋骨,感覺好痛快!真是讓人開心!”
曾強眯了眯眼睛,說道:“你剛才打了一架?”
棠棠點了點頭,說道:“對呀,我剛才好像是吃的太多了,然後就肚子有點難受,有一個漂亮小姐姐帶我出去,後來小姐姐就不見了,就出現了幾個人,我就和他們打起來了。那幾個人身手還可以。”
胡大伴頓時一愣,緊張的說道:“怎麽會這樣?剛剛你遇襲了?”
棠棠也是一愣,疑惑的說道:“遇襲?不是呀,就是有幾個人和我打架而已,打著打著,他們就都被我打倒了。”
曾強抬眼看向高台之上,李天策正在觥籌交錯之間。
曾強眯了眯眼睛,李天策還真是心狠手辣呀。
隻是對於棠棠的身份有著一絲的懷疑,就直接痛下殺手。
若是棠棠真的是皇族中人呢?
那麽李天策豈不是就親手殺了自己的血脈至親?
對於李天策而言,棠棠隻是暫時可能會對於唐國先皇的名聲有些影響。
李天策連印證都不印證,就直接派人暗害。
真是做大事的人呀!
陰鷙而又心狠手辣!
完全沒有任何的親情可言!
隻是李天策卻是沒有想到,棠棠並不是什麽柔弱的女子,而是一個隱藏的武林高手。
在殺手的多年調教之下,棠棠不僅招式淩厲,而且還招招致命。
李天策怕是這一次找的都是高手吧?
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呀。
損了幾大高手,不知道李天策的心會不會有些波動呢?!
李天策感受到了一絲目光,李天策緩緩轉頭,曾強卻是已經將目光收了回來。
現在已經與六皇子達成了一致,算是萬事俱備了。
隻是缺少一個契機。
曾強想了一想,將傳國玉璽和棠棠的事情公布,不能夠隨隨便便。
若是簡單公布,那麽是不會引起極大的波瀾的。
這樣的利器在手,若是不好好得利用,豈不是浪費了?!
李天策微微一頓,朗聲說道:“五國演武之中,各個國家的兵士,都是奮勇殺敵,但是幸好這一次的五國演武並沒有任何兵士死亡,這是這麽多年的五國演武,從來都沒有出現過得,可見值得咱們喝上這一杯!”
李天策將手中的酒杯高舉,趙耳卻是冷哼一聲,說道:“這一次的五國演武沒有人員傷亡嗎?聖上這個數據是怎麽計算出來的呢?難道聖上看不見“汴梁”城池的事情嗎?”
李天策麵色如常,但是眼神之中卻是閃過了一絲的寒意,朗聲說道:““汴梁”城池的事情,乃是五國演武之中很小的一個事情,在戰場之上當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官家一直揪住這個不放,難道是想要旁人一直記住宋國在這次五國演武之中窘態嗎?”
趙耳麵上一頓,眼神之中滿滿的都是陰鷙,低聲說道:“聖上這話是什麽意思?難道聖上覺得“汴梁”城池的事情,可以高高抬起,輕輕放下嗎?”
李天策眼神之中染上了一層的不耐煩,說道:“那麽,官家想要怎麽樣呢?再來一次五國演武,然後讓宋國取勝嗎?”
這話無異於是在明晃晃的羞辱趙耳和宋國。
李天策說罷,已經開始有各國的使臣竊竊私語,更是有唐國的官員笑出了聲。
明國使團之中的官員嘲諷出聲:“若是想要宋國取勝,豈不是要連著舉辦好多的五國演武?”
本來還是在竊竊私語的一眾人等,突然將嘲諷的聲音放大。
趙耳冷眼看去,眾人皆是有所收斂,隻有明國使臣仍舊說道:“官家倒是有些奇怪了,難道官家覺得眼刀能夠殺人不成?”
趙耳冷哼一聲,便有宋國使臣出列,說道:“你是什麽東西?也配和堂堂的大宋皇帝說話?閉好你的嘴巴,不要給你的主子丟人現眼了!”
明國使臣卻是一笑,說道:“這丟人現眼四個字,從你的口中說出來,還真是別有一番味道呢。”
宋國使臣一愣,說道:“你這話什麽意思?!你居然敢嘲諷大宋?!這一次五國演武,若不是你們明國卑鄙無恥,大宋怎麽會如此狼狽?欺人太甚!”
明國使臣微微一笑,說道:“這話怎麽說呢?五國演武雖然是模擬戰場,但是也是戰場,戰場之上,兵不厭詐的道理,難道還需要旁人告訴你嗎?若是你們宋國之人都是如此的天真,那麽就不要怪旁人了。”
宋國使臣被明國使臣這麽一懟,倒是不知道如何回答。
的確,這五國演武的確是一場模擬的戰爭,戰場之上,什麽事情都是合情合理的!
若是自己再糾纏於這個話題,豈不是會被眾人認為是個呆傻之人?
曾強眯了眯眼睛,眼神示意胡大伴,胡大伴上前一步,說道:“戰場之上的確是發生什麽都是應該的,隻是現在戰事已經結束了,大家還是以和為貴的好。既然明日就是五國論道,不如這論道的題目就定位“何為正道”,諸位覺得怎麽樣?”
李天策微微挑了挑眉,胡大伴雖然是個太監,但是在蜀國的地位卓絕,這是人所眾知的。
因此在這個場合,胡大伴進行提議,也是符合規矩的。
還沒等李天策說話,宋國使臣卻是開口,說道:“這個題目好,在場諸位之中,倒是真的有人應該好好的明白明白,什麽才是正道,什麽才是應該做的,而什麽是絕對不應該做的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