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零章 我為大明立過功,我為孔廟流過血

字數:6596   加入書籤

A+A-




    楊信的確趕時間。

    喂飽了已經食髓知味的方汀蘭之後他緊接著又隻好翻牆回京城,睡了一覺之後第二天一早進宮。

    然後整整一天沒再出皇宮。

    至於他送到錦衣衛的那四個刺客據說都咬舌自盡了,然後駱思恭很遺憾地告訴他,這些刺客應該都是聞香教的人,專門來找他報仇的。至於那支大追風槍還在追查,不排除哪個地方官軍裏麵有他們的同黨,這聞香教真是無孔不入,這倒也不算奇怪。

    總之……

    總之就這樣了。

    楊同知對此表示理解,自己為國殺賊仇敵比較多,遇刺什麽的沒什麽奇怪。

    反正那四人就這麽死了。

    不過這一天裏楊信倒是得到了遼東之戰的獎勵。

    方閣老按照遼東經略熊廷弼報上的數字,再次給了他一萬兩賞格,而陣斬扈爾漢的賞格也是一萬兩,總之內閣給他批了兩萬兩賞格,至於開原總兵部下士兵斬獲的,這個與楊信沒什麽關係。實際上這時候建奴賞格已經很高,都已經漲到五十兩了,雖然這種記功製度很落後,但卻正好便宜了楊信這種人,成了他到現在為止最主要生計來源。

    缺錢了就出去殺一波。

    這樣看來野豬皮對他還是很有價值的。

    而這份票擬在司禮監也順利變成了蓋印的聖旨,送到兵科之後實際控製兵科的右給事中楊漣也沒有任何的異議,然後這份聖旨由通政司送到兵部。

    楊信就可以直接去兵部領銀子了。

    總之,這是平靜的一天。

    一切都很平靜。

    皇宮裏依然在準備著確定於六日舉行的登基大典,方閣老依然在內閣維持著帝國的運轉,皇宮外麵老百姓按部就班的生活。

    各處衙門裏繼續勾心鬥角。

    最多也就是有些日常小事,比如說禦史彈劾方從哲和李可灼,禦史要求追查崔文升,禦史上奏認為李選侍沒資格住乾清宮,總之都是這類小事。禦史嘛,哪天不彈劾一下方從哲他們都會渾身不自在的,方閣老自己都習慣了,而欺負皇宮裏的女人也是他們基本操作,畢竟宮裏那些女人不能出來罵他們,再說反正所有奏折都會留中的。

    另外還有一件小事,就是有人跑到登聞鼓院擊鼓鳴冤。

    控訴楊信在天津殺人及侵占民田。

    這也是小事。

    畢竟左光鬥都已經彈劾他八回,既然巡按直隸屯田的監察禦史連續彈劾八回都沒用,去敲登聞鼓又能如何?過去倆皇帝都沒管,如今換上他半個學生的新君當然更不會管。

    總之……

    這一天就這樣毫無波瀾的過去。

    但誰也不知道,一場真正席卷大明政壇的暴風雨已經來臨。

    而這是暴風雨前最後的平靜。

    很快新的一天到來。

    “楊同知!”

    承天門前,守衛的軍官向楊信拱手說道。

    楊同知如今可是炙手可熱。

    和新君半師半友的特殊關係,讓他未來毫無疑問會進入權力的核心,話說當初他第一次赴遼東時候,可是新君親自到大街上擂鼓壯行,盡管那時候隻是皇長孫。更別說前日乾清宮發生的事情也已經在宮中傳開,是是非非當然不是普通宮裏人能夠評論,但楊同知硬生生壓製群臣也是事實,而這兩天每天他都是在乾清宮陪伴新君……

    他是在乾清宮陪伴啊。

    方閣老當了這麽多年首輔,都沒資格隨隨便便進乾清宮,有事還得在乾清門外等著,而他隻要進宮就直奔乾清宮。

    通稟都不需要。

    炙手可熱到喪心病狂啊!

    “聽說昨日有人敲登聞鼓告我?”

    楊信笑著問道。

    “呃,這個末將不知,不過昨日的確有人敲登聞鼓,值鼓給事中也接了他的狀子!”

    那軍官略顯尷尬地說。

    “哼,這些刁民!”

    楊信說道。

    說完他一臉傲嬌地昂然進了承天門。

    然後楊信就這樣又穿過端門,一直走到午門,進入兩邊城台之間,很快就到了午門的門洞前,而就在同時對麵一隊錦衣衛走出門洞,為首的之前在駱思恭手下見過,一看見他立刻滿臉堆笑地拱手……

    “楊同知!”

    他笑著說道。

    “你們這是要去何處?”

    楊信背著手同樣笑著說道。

    “剛剛得了刑部的駕貼,要去捉拿一個欽犯!”

    後者笑著說。

    “哦,欽犯為何人?”

    楊信問道。

    說話間兩人照麵,那人保持著拱手的姿勢,臉上繼續堆著笑容,他身後兩排二十名錦衣衛扶著刀柄跟隨……

    “欽犯就是你!”

    那人大喊一聲。

    就在同時他向前撲倒,身後兩名錦衣衛左右一分全速向前,他們中間一根原本隱藏身後的繩索展開,掠過他的頭頂,對著楊信攔腰撞過來,而後麵兩隊錦衣衛同樣左右分開,全部拔刀加速向前……

    但楊信卻向後一躍,瞬間落在一丈多外。

    兩名錦衣衛一愣,緊接著呐喊一聲加速向前,兩旁的錦衣衛同時狂奔。

    然後楊信就那麽背著手,帶著嘲諷的笑容繼續倒著向後躍起,他就那麽閑庭信步般一次次不斷躍起,而他麵前所有錦衣衛全都發瘋一樣狂奔著,卻隻能看著原本的距離始終不變,雙方就這樣詭異地轉眼間出去了十幾丈……

    “疑犯拒捕,格殺勿論!”

    驀然間喊聲在右側城牆上響起。

    麵前錦衣衛迅速停住,就在同時右側城牆上數十名錦衣衛舉著鳥銃現身,而在他們後麵則是一身蟒袍的駱思恭,駱掌印很有派頭地端坐在太師椅上,看著下麵的楊信。幾乎同時他前方火焰噴射,所有鳥銃開火,子彈呼嘯著劃破空氣,而下麵楊信背著的手中,突然多了一麵很小的盾牌,瞬間就出現在臉上,把他的臉和腦袋罩住,然後子彈密集的打在他身上。

    在子彈的撞擊中楊信大步後退著。

    子彈甚至打在了那麵盾牌上。

    但盡管打得盾牌火星迸射,打得他身上飛魚服一堆破洞,就連他頭頂的大帽上都多了一個破洞,露出裏麵鋼鐵的反光,但卻絲毫沒有對他造成任何的傷害。

    很快一輪射擊結束。

    所有錦衣衛愕然地看著依舊站在那裏的楊信。

    後者就像大明宮詞裏的經典鏡頭般緩緩移開那麵盾牌……

    “駱掌印,您這是何意?”

    楊信詭異一笑說道。

    他那飛魚服裏麵是兩層鍛鋼甲呢!

    不過明軍這些製式鳥銃的確垃圾,不過才三十多米距離,居然連四毫米表麵硬化的鍛鋼板都打不穿……

    好吧,他的確有點過分。

    他那是兩層鍛鋼甲,每一層都是兩毫米的表麵硬化鍛鋼板,隻不過因為歐洲板甲的連接方式太麻煩,所以他這個是全鐵甲式,用特製生絲線串起來,就像縫衣服一樣,但甲片都是大塊的。

    這樣的鍛鋼甲他做了十幾套。

    而且大小略有差異,戰場上視情況而定選擇穿一套還是兩套,麵對冷兵器時候一套就足夠,裏麵還有絲綢護甲,麵對鳥銃之類就得穿兩套了。如果對手有大追風槍這類大抬杆級別的,那就得最高等級防護穿上三套了,不過那樣對他行動影響嚴重,畢竟三套加起來就一百多斤了,騎馬根本不可能跑起來。而僅僅一套是最完美的,加上裏麵的絲綢護甲後既能保證麵對弓箭的免疫,也勉強能抵禦鳥銃子彈,哪怕擊穿鍛鋼也無法擊穿絲綢,還不影響他的作戰。

    不過今天特殊。

    今天他套了兩層鍛鋼。

    “駱掌印,您要抓我至少也得拿出駕貼吧?更何況聖旨呢?難道抓楊某不需要聖旨?那我這個錦衣衛指揮同知也未免太掉價了吧?”

    楊信拎著他的兩分厚鍛鋼盾牌,看著城牆上的駱思恭說道。

    “給他讀一讀聖旨,給他看看駕貼!”

    駱思恭陰沉著臉揮手說道。

    緊接著他身旁一名錦衣衛展開聖旨宣讀。

    而其他錦衣衛則慌亂的重新裝彈。

    這時候這裏的槍聲已經引來守門的士兵,他們全都在端門一帶驚疑不定的看著這邊,

    聖旨內容當然很簡單,就是楊信在天津的一樁樁罪行,也就是左光鬥八回彈劾他的加起來,什麽殺人,什麽侵占民田,什麽挾持士紳等等,總之一個惡貫滿盈的壞人形象躍然紙上……

    “這是聖旨?”

    楊信難以置信地說道。

    “這當然是聖旨,楊信,你也是錦衣衛,難道還敢抗旨拒捕?”

    駱思恭冷笑道。

    “我不信,陛下不會下這樣的聖旨,我為大明立過功,我為孔廟流過血,我要看看,真要是陛下的旨意,楊某任你們處置!”

    楊信一臉激動地說。

    “拿給他看看!”

    駱思恭說道。

    他現在也有點心驚,這貨太難對付了。

    要是楊信真看了聖旨束手就擒,那當然是最完美的。

    那份聖旨很快被繩子垂下,而城牆上錦衣衛完成裝彈,一個個重新瞄準了楊信,後者迅速把盾牌擋在了麵前,一個錦衣衛過去接過聖旨,然後上前小心翼翼地遞給了他……

    “謝謝!”

    楊信接過聖旨微笑著道謝。

    那錦衣衛一陣恍惚。

    然後他就看見楊信舉起了這份聖旨……

    “這是朕下的旨?那為何朕卻不知道?”

    午門正上方,五鳳樓的最頂層,一個壓抑著怒火的聲音驀然響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