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3、到底哪個才是真實

字數:10783   加入書籤

A+A-




    

    很難說清到底是鍾明霞帶紅了萬長生,還是萬長生成就了鍾明霞。

    

    他倆之間的關係就好像是環環相扣。

    

    電視上依舊還在放著鍾明霞和俞天的綜藝節目造勢的時候。

    

    馬振宇那邊的視頻做完了,隻要不是畫得如何的這種專業事情,萬長生基本上都是你們怎麽說那就怎麽做,特殊的雙總監模式,讓大家很多時候寧願找杜雯拿主意。

    

    萬長生如果看了這段立刻被廣泛傳播的視頻,肯定會要求修改。

    

    因為這讓他繼續在電影節短視頻的基礎上,再次被迫出名。

    

    馬振宇從給培訓校做廣告開始,跟到電影劇組學習甚至陪著萬長生去平京熬後期,他可能有點膨脹,覺得自己真有影像天賦,所以卯足了勁做得很仔細,很唯美。

    

    萬長生強調過,咱們的東西,首先都要求先具有美感嘛。

    

    領導發話讓把這次的中學介紹會視頻發出來,再把西亞成果發出來,但在妙手生花之下,那就要變成一串故事。

    

    畫麵一開端,就是藍天白雲、黃沙漫天的西亞風情,從高高躍起的衝沙越野車在空中凝固然後三百六十度鏡頭旋轉,就展現出了大片的水準。

    

    前者的無人機航拍設備,景深大、色彩美,看著就是二十萬檔次的設備!

    

    背景的西亞風情音樂小調,也足夠吸引人,讓人很新鮮的以為是個什麽西亞旅遊風光片。

    

    可是有那種打字的聲音滑出一行小字在旁邊蜀川美術學院設計,西亞係列文創園區。

    

    航拍的體育場塗鴉,仰拍的蒙著麵紗少女塑像,上麵用中文簽署的銘牌,充滿現代化機械美感的國產品牌汽車體驗店,嬉笑而過的當地年輕男女,特別是蒙著麵紗的神秘少女眼中仿佛有脈脈深情,鎖定了鏡頭卻用有腔調的漢語發音“中國設計,藝術天地!”

    

    眸子不動,鏡頭拉開,卻是已經取下麵紗的貝赫耶,一身t恤牛仔褲裝著很專業的樣子,在黃色圓頂玻璃工作室裏跟一眾設計師對大屏幕上的體育館塗鴉設計認真討論。

    

    伴隨打字的聲音,有貝赫耶的名字和身份,阿拉比藝術文化管理集團合夥人。

    

    幾名交換生和哈雅特都有出鏡,表明了這種交流在這裏是多麽常見。

    

    接著鏡頭再一次拉遠成為航拍,讓人驚喜這熟悉的工業文創園區,不是電影裏的場景麽,熱鬧繽紛的文創商業區,充滿新意的街道上遊人如織,遊動鏡頭還驚鴻一瞥的捕捉到了在街頭微笑待客的鍾明霞!

    

    最後卻落在了專注於刺青的林楚妮臉上,戴著口罩的她眼裏隻有自己的創作。

    

    可是等鏡頭從她的眼角拉開,口罩沒了,又變成她站在介紹會看台上,對中學生們侃侃而談“我今年大四,即將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去年我還是《人間不拆》主角小優的化妝師……”

    

    還好後麵掐了,金色的小字滑過林楚妮,蜀川美術學院附中職業教育部主任。

    

    與此同時,畫麵從女生腦後轉到另一邊的時候,已經變成那個大一女生,指著自己那張星空與朝霞“我是蜀美大一的學生,這幅畫我想表達的含義就是,這個世界本來就是酸甜苦辣,悲喜交加的,生活也許很殘酷,甚至有點暗黑,但是抬起頭,夜空中你能看見璀璨的星河,早上也能迎來朝陽的溫暖,生活的希望是自己去追求,而不是別人給予的,勇敢的麵對生活,麵對和生活有關的一切,找到美麗的那一麵,耐得住悲傷和陰暗,才受得了繁華,這就是我們學習美術的動力,希望大家喜歡!”

    

    字母同樣閃過了這個女生的名字和大美培訓機構助教的身份。

    

    緊接著畫麵閃過那砸顏料在畫板上的男生,潑上色粉展現最後畫麵的男生,當然還有淡定從容繪製線描的萬長生。

    

    每個角色都有身份和名字,萬長生這裏則唰的一大片!

    

    蜀川美術學院學生會主席,全國青年國畫、篆刻、雕塑金獎獲得者,高票房電影《人間不拆》導演,大美培訓機構,大美社學生團體藝術總監。

    

    這應該是所有聽說過萬長生的普通觀眾,第一次能夠看到他是怎麽畫畫的。

    

    精準打印式的勾勒出貝赫耶的側影,還帶點飛天壁畫的神韻。

    

    所以特寫的畫麵鏡頭湊近到線條上再移開,就是萬長生掛在藝術品交流市場的壁畫複製品了,掃過的背景牆上有“江州青年藝術品交流市場”字樣,而下麵則清晰的標明由蜀川美術學院和大美培訓機構合作創建。

    

    一個大型藝術畫展現場,讓所有普通市民可以近距離接觸藝術的場所。

    

    成群結隊的站在畫作前麵探討,充滿好奇的市民正在用手機掃描獲知價格,滿臉求知的孩童仰頭看著那些掛在牆麵的藝術品。

    

    可再把鏡頭從孩子純真的臉上挪開,場景已經變成了青少兒美術培訓下鄉的現場。

    

    同樣的眼神,同樣的表情,可他們的手裏已經拿上了畫筆。

    

    一個個蜀美學子,大美社的小夥伴,站在自己的家鄉小培訓班裏講課的樣子飛快閃過,文字是“三年來,蜀川美術學院和大美培訓機構協同有關教育部門的免費美術培訓下鄉活動,已經為近十萬人次的青少兒提供了美術啟蒙,數千人次的大學生把自己對美術的熱愛,用這種方式傳遞給更多青少兒。”

    

    站在那些文化館、社區教室等各種場合裏麵的小夥伴們,逐漸變成了站在大美課堂上的助教。

    

    舒緩的背景音樂,也逐漸變得激昂……

    

    幾百上千人一堂課的震撼場麵,數千藝考生遍布幾層樓的壯觀景象;

    

    大群大群美術生坐在國家大劇院後台通宵達旦改造背景畫麵;

    

    玻璃房子裏夜深人靜依舊在忙碌工作的工作室;

    

    人聲鼎沸爭論設計方案的竹廬;

    

    油畫工作室裏麵帶隊畫畫的趙院長;

    

    雕塑教室裏的各種泥塑造型;

    

    後麵就是飛快的展現各種美術學院師生創作學習的鏡頭……

    

    可是每轉換一次場景,就要卡進來萬長生坐在竹廬東倒西歪的講話“藝術是什麽?”

    

    兩種場景交錯,斷斷續續的那種“藝術就是要為社會服務!”

    

    “為時代服務!”

    

    “藝術從來都不應該是附庸風雅的小圈子孤芳自賞!”

    

    “藝術是所有人的藝術!”

    

    “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這是藝術!”

    

    “技藝在,便有記憶可承載,這也是藝術!”

    

    分明是萬長生某次在竹廬可能喝了幾杯酒,有點嗨的手舞足蹈高談闊論。

    

    一改他平日沉穩淡定的氣質,有些縱意輕狂的灑脫。

    

    好像這才是很多人心目中藝術家應有的樣子。

    

    杜雯就是看了這個,笑著同意的。

    

    這才是萬長生的真麵目。

    

    就像那個拿著刻刀給她剔小龍蝦和螺絲肉的少年。

    

    那個給賈歡歡鋪金銀花的少年……

    

    他不過是為了這個時代,才讓自己穩沉持重起來。

    

    整個視頻最後就是用萬長生在雕塑工廠,拿著工具專注於那尊麵紗少女的黑白鏡頭收尾。

    

    一行小字滑下來“奈何一生太短,便叫一瞬很長”

    

    橫著一行字在下麵留白,“這便是藝術的意義。”

    

    三分多鍾的短視頻。

    

    沒有上回近代史視頻那麽看了就讓人淚流不止,卻有種說不出的意猶未盡。

    

    好看。

    

    混剪的片子畢竟是從無數部電影裏麵節選下來的內容,各種色彩場景都大不相同。

    

    這裏統一渲染調色,色彩明豔,場景層次分明,這通常是內行一眼判斷製作水平的基礎。

    

    經過這麽多次打磨,馬振宇的團隊開始走上專業級道路了。

    

    配樂雖然沒達到上次那種信手拈來,還能自己編曲補漏的地步,但也舒緩的當,跌宕起伏,頗能感染觀者情緒。

    

    忍不住會從頭再看一遍。

    

    難免心頭會想,這視頻到底是什麽意思?

    

    其實一開始的視頻文件是有叫大美的名字。

    

    可這網絡上流傳的視頻,往往到後麵誰都不知道文件名了。

    

    乍一看,覺得是大美培訓機構的商業宣傳片。

    

    再一琢磨,又有點像蜀川美術學院的校方宣傳。

    

    看到最後,難免又會覺得這是萬長生的個人形象片。

    

    可是放到網上流傳開,在圈內人看來,就是不折不扣的對罵!

    

    罵的就是那群孤芳自賞的家夥,故意把藝術圈子搞出門檻,讓藝術成為他們賺取利益的自留地!

    

    更罵的是那些成天隻知道吹牛逼的家夥。

    

    因為在視頻裏麵,隻有踏踏實實的幹。

    

    實幹興邦的真實寫照!

    

    那麽多大一大二的美術生,感覺鏡頭轉過去他們還是藝考生,臉上還寫著稚嫩和懵懂。

    

    下一刻就已經站在講台上開始指導別人。

    

    也許就是這種身份的轉換,讓這些美術生脫胎換骨得非常厲害。

    

    他們幾乎是主動的在接受這種蛻變。

    

    完全不像是以自由散漫、自我意識強烈著稱的美術生,反而整個片子裏麵,最恣意輕狂的反倒是那個喝了兩杯有點呱噪的萬長生!

    

    顯得無比可愛的萬長生。

    

    原來人前冷靜沉著的萬導演,背後是這個樣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