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嫂嫂

字數:5608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花開錦繡 !

    嫂嫂?

    傅庭筠愣住。

    這還是她第一次登自己的門。

    傅庭筠想到去年臘月間傅五老爺登門吵鬧的事,不由眉頭微蹙。

    她上有公公,下有夫婿,兩人都不待見自己,她又是循規蹈矩的婦人,按道理不可能隨意和她走動才是……難道她也來趟這淌渾水不成?

    傅庭筠心就有些不喜。

    但想到傅家少奶奶一直對自己很是和善,她還是吩咐珍珠:“快請了傅家大少奶奶進來。”

    珍珠應聲退下。

    傅庭筠換了件衣服,迎了出去。

    傅少奶奶穿了件大紅色遍地金的褙子,鬢角一朵蓮子米大小珠花,手上戴了對羊脂玉的鐲子,打扮得很是貴氣,卻掩飾不住眉宇間的憔悴。

    難道真給自己猜中了?

    傅庭筠在心裏嘀咕著,臉上卻笑意盈盈地把嫂嫂迎到內室臨窗的大炕坐下。

    傅少奶奶不由鬆了口氣。

    傅五老爺在趙家的遭遇盡管瞞著兒子和媳婦,可時間一長,在傅五老爺身邊服侍的人多多少少透了些風出來,傅五老爺的遭遇她是一清二楚。因怕和公公一樣,她想到“人怕對麵”的話,連帖子也沒敢下,直接就上了門。不曾想傅庭筠親自去垂花門迎了她,還在內室待客···…她心裏不禁覺得僥幸。

    珍珠和蔻兒在上茶點的時候忍不住打量了傅少奶奶幾眼。

    傅少奶奶看得分明,笑容就平添了些許的窘然。

    傅庭筠眉頭微蹙。

    珍珠和蔻兒忙低下頭,輕手輕腳地退了下去。

    傅庭筠端了茶盅:“今秋的鐵觀音,嫂嫂嚐嚐。”

    傅大奶奶笑著呷了一口,讚道:“醇厚甘滑,好茶。”

    傅庭筠笑道:“嫂嫂若是覺得好,等會我讓人包些嫂嫂帶回去喝。”又道,“嫂嫂既然來串門,怎麽不帶了兩個侄兒一起來?說起來我也有幾年沒見到他們了·不知道兩個侄兒現在怎樣了?”然後喊了雨微:“把大妞和大哥兒抱來給奶奶看看,也認個臉。”隻和傅少奶奶說著家長,一副要堵了她的嘴的模樣兒。

    傅少奶奶看著微微笑了起來,說起兩個兒子:“······都是乖巧的性子·隻是這兩天天氣不好,怕帶他們出來著了涼。”

    童氏和雨微帶了呦呦和曦哥兒過來給傅少奶奶問安。

    傅少奶奶褪了手上的羊脂玉手鐲給呦呦做了見麵禮,解下身掛的羊脂玉玉佩給曦哥兒做了見麵禮。

    過年的時候呦呦給人磕了不少頭,行了不少福禮,得了不少紅包。

    見傅少奶奶給她見麵禮,也不用童氏吩咐,麻利地給傅少奶奶行禮道謝。

    曦哥兒還懵懵懂懂·雨微抱著他,代他給傅少奶奶行禮,還沒有起來,曦哥兒已把玉佩往嘴裏塞。

    雨微看著冒汗,忙將玉佩從他口中奪回,他卻嘴一撇,哭了起來。

    大家都笑了起來。

    傅庭筠就對傅少奶奶道:“可見嫂嫂的東西曦哥很是喜歡。”

    “是啊!”傅少奶奶起身抱了曦哥兒仔細地打量,轉頭對傅庭筠道·“不怪人說姑舅老表骨肉親,他你的兩個侄兒也有幾分相似。”

    傅庭筠摟了站在她身邊的呦呦笑。

    傅少奶奶彎下腰下,和藹可親地問著呦呦的日常起居。

    呦呦口齒伶俐·問一答三,逗得大家哈大笑。

    屋裏的氣氛變得很好。

    傅少奶奶就摩挲著呦呦的頭歎了口氣,道:“也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機會見到大妞兒和大哥兒……”笑容漸斂。

    傅庭筠聽著她這話裏有話,知道終於說到主題了,也不搭腔,隻照著字麵上的意思應酬:“有什麽難的,嫂嫂想什麽時候來看他們,什麽時候來就是了。

    我出嫁,嫂嫂可是給我添了箱的。我們家的大門,永遠都為嫂嫂敞開著呢!”然後岔開了話題·笑道,“二月初二的時候我繳王夫人一起去玉鳴山踏青,要不嫂嫂也和我們一起去玉鳴山玩一天吧!到時候把兩個侄兒也帶上,我正好可以看看,呦呦和曦哥兒也可以認認表哥……”

    傅少奶奶眼底就露出幾分洞察世事後明了,道:“二月初二·我恐怕不得空——我已經和公公、相公說好了,二月初一起啟回華陰·……”

    傅庭筠愕然:“嫂嫂在回華陰,那老爺和哥哥?”

    “他們留在京都。”傅少奶奶的神色有些淡然,“年前聽華陰老家的人來說,祖母身體微恙,婆婆雖然不在了,可這待疾的事我們這房也不能聽之任之。所以我和我娘家的人商量,決定帶你兩個侄兒回華陰,一來是盡盡孝道,二來兩個孩子生在京都,長於京都,對華陰卻陌生的很,時間長了,不免會對家裏的人、事陌生起來。我娘家母親和哥哥們聽了都覺得好……”

    “祖母病了?”傅庭筠聽簿有些急起來,“病情怎樣?要不要緊?”

    “年紀大了,受了些風寒,一時抵禦不住,”傅少奶奶道,“聽說不要緊……”

    既然如此,為何要回華陰侍疾?

    傅五老爺和哥哥都沒有納妾,她走了,傅五老爺和哥哥在京都由誰照顧?

    祖母身體有恙,母親不在,嫂嫂回去盡孝,因為放心孩子太心,帶著一同回華陰也說得過去,為何還要回娘家去商量娘家的母親和哥哥?

    知道祖母的身體不要緊,這些疑問一個接著一個地從傅庭筠的腦子裏冒了出來。

    好像知道她在想什麽似的,傅少奶奶苦澀地笑了笑,聲音驟然低了下去,道:“我原來覺得,姑奶奶受了委屈,那也是不得己的,後來知道是為什麽,總裏很是不安……跟你哥哥說,你哥哥卻是不以為然……”她說著,咬了咬唇,好像有千言萬語不知道該怎樣表達似傅庭筠也怨傅庭。

    他們好歹是一母同胞·原來不知道是什麽事也就罷了,現在知道了,竟然還是這樣一個態度·……可怨歸怨,總不能因為這個就讓嫂嫂和哥哥起罅隙吧?哥哥是個無心無情的人·到時候為難的還不是嫂嫂。

    她忙道:“這件事與哥哥無關,嫂嫂不要多想。”

    傅少奶奶聞言輕輕地歎了口氣,端起茶盅,垂了眼瞼低頭望著茶盅內金黃色的茶湯,小聲道:“我也是幼承庭訓,從小在家裏跟著哥哥們讀過四書五經的人······”她有些艱難地道,“言傳身教······莫過於此……就寫了封信給我娘家的母親……母親知道了·就和我哥哥商量……娘家的人都覺得我帶了孩子回華陰好······公公身邊沒有個照顧的人,正好你哥哥還要到國子監去讀書……有他代我在公公麵前盡孝,我放心的很······以後若是沒有什麽事,我也不會再回京都了·……姑奶奶這裏,我怎麽也來辭個行……隻可惜你哥哥管得緊,不能帶了侄兒來給你磕頭……”她說著,掩袖而泣。

    “嫂嫂!”傅庭筠如遭雷擊,呆呆地望著無聲哭泣的傅少奶奶·不知道為什麽,竟然淚如雨下,“您·您何必如此······總歸是我不好……”

    傅少奶奶聽著掏出帕子擦著眼淚,強露出個笑容來,打趣道:“自古勸合不勸分,我知道姑奶奶是好心,隻是這話未必就是姑奶奶的真心話!”

    傅庭筠見了心裏更覺得酸楚,張口正欲再勸,傅少奶奶已道:“我知道姑奶奶是好意,隻是我主意已定,姑奶奶若是還當我你是嫂嫂,就什麽也不要說了。我人雖懦弱·卻不是那是非不分的人。若是我圖一時的安逸留在了京都,以後你兩個侄兒漸漸長道,到了明事理的時候該怎麽辦?回了華陰,有我守著,有他們的舅舅幫襯著,或許不會成才·卻也不會讓他們長歪了……你也是做母親的,應該知道嫂嫂的苦衷才是!誰都能來勸我,姑奶奶卻不應該勸我的。”

    傅庭筠啞口無言。

    麵頰上掛著淚珠兒。

    傅少奶奶看著一笑,把手中的帕子遞了過去,道:“快擦擦眼淚,我們家姑奶奶可不是那遇事就知道哭的人。”

    那輕快的話氣讓傅庭筠也跟著心中一鬆。

    她接過傅少奶奶的帕子擦了擦眼淚,道:“那您以後準備怎麽辦?公中分到各房的銀子,隻能夠嚼用……”說到這裏,她站起身來,“我這裏還有些貼己銀子,嫂嫂先拿去用吧!”又怕嫂嫂拉不下這個臉皮,道,“母親離京也有四、五年了,家裏的隻留了幾個老仆看守,這久無人居住,家具、陳設恐怕都陣舊不堪了,這花的地方多著呢······”

    傅少奶奶一把拉住了傅庭筠:“哪裏就用得上姑奶奶體己銀子了!我這裏還有娘家的陪嫁,娘家的哥哥也答應家裏的出息每年分我一成,”她說著,笑道,“你以為我為著什麽要和我娘家的哥哥商量?”語氣帶著幾分俏皮。

    傅庭筠很是意外,睜大了眼睛望著傅少奶奶。

    傅少奶奶笑著朝她眨了眨眼睛。

    傅庭筠失笑。

    難道這才是她嫂嫂的本性……或者,這些年嫂嫂也過得很壓抑?

    她坐了下來,朗聲道:“那好,等嫂嫂什麽時候需要的時候,告訴我一聲也不遲。

    傅少奶奶笑聲清脆:“你放心好了,你兩個侄兒成親的時候我不會忘記你的!”

    傅庭筠也笑。

    兩人四目相對,突然都覺得頗此間親昵了不少。

    考完之後是總結,明天的時間不好說,五點鍾之前沒有加更,那就隻有一更了,還請大家多多包涵!

    oxn一n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