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8章 出頭鳥

字數:7523   加入書籤

A+A-




    987

    莫如誨登時隻覺心中一緊,也不多問,立刻隨著宮人進宮去了。

    到達泰極殿,就見淳正帝正好好的坐在椅子上,麵色也十分正常,他這一顆心這才落了下去。

    他正要見禮,淳正帝卻是朝他招了招手,“這裏就隻有咱們父子兩個,那些個虛的就免了。你快過來,我有東西要給你看。”

    他是真的疼極了莫如誨這個兒子。

    莫如誨倒也沒有執著於此,當下點了點頭,大步走到了他的身邊。

    “你看吧!”淳正帝說著,將擺放在自己麵前的一張信紙遞給了莫如誨。

    莫如誨接過,一目十行快速看了起來。

    沒多久,他的視線就自信紙上抬起,看向淳正帝,眉目一片冷凝:“這是什麽時候的事?”

    “這封信是事情發生後的第三天寫的,再加上從中齊傳到我手中,應該是近一個月前的事情了。”淳正帝道,為了防止信息泄漏,這種密信,一般都不采用信鴿傳遞,而是由人親自送來。

    “沒想到啊,中齊那邊一向瞧著挺太平的,居然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這下子,梁宣帝的皇位怕是隻能落到那個七皇子頭上了。”淳正帝繼續道,中齊和南耀雖然一向井水不犯河水,尤其是現在更是盟友之交,但必要的監視手段還是不能少。

    莫如誨聽著淳正帝的話,眉頭卻是越皺越緊。

    淳正帝是過來人,又哪裏能不知道他在想什麽?

    “你是在擔心你那媳婦兒吧?說實話,我倒是沒有想到她居然會在那麽危險的情況下還留下來幫忙守城。”淳正帝道,“你眼光確實很好,這一點像極了我。”

    莫如誨還是不說話。

    淳正帝見自己這般都沒能引得他心情好些,隻得道:“你媳婦受了傷,若是平時,我也就直接讓你去瞧她了。可是現在已經二月底了,她的嫁隊五月底六月初就要出發,你這要是去了,難不成還和嫁隊一起回來?我知道你擔心她,但中齊那邊,最起碼鎮國公主和她爹都會照顧好她。你現在要做的,就是盯著內務府把你們大婚的各項事宜都打理妥當了,這才是要緊的。”

    他這話,莫如誨倒是聽進去了。

    不得不承認,淳正帝說的很對。他現在要是趕去中齊,急急忙忙到了陪不了她幾天,就又要瘋瘋張張回來,自己折騰倒沒什麽,怕是還要連累的她也跟著折騰。

    “那送信回來的暗探,還沒回去呢,你人去不了,但這心意還是可以帶過去的。”淳正帝又道,“我讓他跟著你回耀王府,你想給你媳婦兒帶什麽直接交給他就是了。”

    這是個好主意!

    莫如誨眼睛終於亮了,“兒臣多謝父皇!”說完,也不再多留立刻急吼吼地離開了。

    淳正帝看著空了的大殿,不由得幽幽道:“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要娶妻的兒子也好不到哪裏去啊!”

    ……

    等宮明月收到莫如誨的東西,已是三月下旬的事情了。

    此時,她早就已經回了仁義伯府。

    她將包袱放在臨窗的美人榻上,小心打開,就看到一堆塞在棉花褥子裏的瓶瓶罐罐。

    “嗬。”她忍不住笑出聲來,伸手去摸了摸那小褥子。這才發現,那褥子裏居然還夾著一封信。

    信自然是莫如誨寫的。

    他先是講了一大堆刀劍傷要注意的事項,然後將那些瓶瓶罐罐的用法一一標注清楚,又為自己不能親自趕來表示愧疚,最後,當然也不忘祝賀宮明月目標達成。

    真是懂她啊!

    宮明月臉上的笑意越發的深了,起身親自將那些瓶瓶罐罐收拾好。

    “小姐。”就在這時,疏影走了進來,一臉笑意。

    “怎麽這麽高興?”宮明月問道。

    “內務府那邊把仁義侯府的牌匾送來了,這會老爺正安排人掛呢!咱們府門前已經圍了一大群人,熱鬧得不得了。”疏影道。

    “原來是這樣,我就說怎麽隱隱聽到有鞭炮聲。”宮明月笑道。

    劍神王座

    這次三皇子的事情,她居功甚高,隻是她都已經是公主了,梁宣帝還能再封她什麽?因此這份功勞,便轉移到了宮老爺的頭上。

    因為“教女有方”,且又為國家出了大力——當初宮明月承諾安州城守城軍士的那些銀兩,事後不過半個月,宮老爺就落實到位了,所以,梁宣帝下旨,將他提升為仁義侯。

    這不今日,便是內務府那邊將新做好的牌匾送來的吉日。

    “我爹很高興吧?”宮明月道,她的傷其實好的已經差不多了,但是為了營造出她受傷頗重的假象,現在的她還不能出現在大家眼前。

    “那是當然,老爺已經叫人換了整整兩筐銅錢打賞呢!”疏影道,說著,她臉上笑意卻是有些斂了下來,“小姐你說,咱們這般大張旗鼓,皇上會不會不高興?”

    “他怎麽會不高興?這可是顯示他皇恩浩蕩的時候,他巴不得咱們鬧得再厲害些。”宮明月道,正說著,她聽到院子裏有聲響,從窗戶中看出去,就見流光帶著顧念為走了進來。

    回廩都之後,梁宣帝下令讓顧念為給她治傷,所以這段日子以來,他每隔三四天就會過來一趟。

    顧念為是早就知道她傷已經好得差不多了,所以把了把脈後,便也沒有多說什麽。

    隻是,宮明月看他那坐立不安又欲言又止的模樣,忍不住皺起了眉頭,道:“你是有什麽事要和我說嗎?”

    聞言,顧念為先是一驚,緊接著垂下了頭,放在腿上的手不自覺捏了起來,“沒,沒什麽。”

    “真的沒什麽?”宮明月道,“你要有什麽直說就是,否則等日後我嫁去南耀了,你就是想說也沒有機會了。”

    聽了這話,顧念為猛地抬起頭看向她。

    頓了許久,他似是終於下定了決心,整個人一下子站了起來,無比嚴肅認真的對著宮明月道:“我想請公主給我做個媒!”

    “做媒?你要我給你做媒?”宮明月樂了,但顧忌著顧念為臉皮薄,她並沒有笑出來,而是道:“先說說,是誰家的姑娘?”

    “就是,就是翰林院掌院學士裴大人的女兒。”他說完,已是滿臉通紅。

    “你是說玉歌?你想求娶玉歌?”宮明月瞪大了眼睛。

    “嗯。”顧念為應了一聲,聲如蚊呐。

    “我知道了。”宮明月道,“玉歌曾和我說過,這兩年來,包括她的生辰在內,但凡節日,總有人在裴府的後門放盆鮮花,那個人,應該就是你吧?”

    “是,是我。”顧念為道。

    “瞧不出來,你還有這份心思。”宮明月道,顧念為是個好的,這一點她很清楚,長相清俊不說,年紀輕輕就已經做了太醫院院判,可謂是年輕有為,而且他家庭情況也不複雜,是個好夫婿人選,和玉歌也算門當戶對。

    當下,宮明月心裏也有了些許意思,不過——

    “這事,我倒是可以替你問問,隻是成與不成,還要看玉歌的意思。”宮明月道,“玉歌要是有意,那自然是好的,玉歌若是無意,你以後不可再去打攪她。”

    “那是自然。”顧念為點頭。

    “如此,這事就交給我吧!”宮明月道,“你也別站著了,我還有事要問你。二皇子那邊,現在到底是個什麽情況?”

    “已經徹底的沒希望了。”顧念為道,“他整個人消瘦的厲害,你現在若是瞧見了,怕是都認不出來。”

    “那他甘心嗎?”宮明月道。

    “自然是不甘心的,每次見到我都問我有沒有辦法,甚至上次我過去,發現他找了一堆亂七八糟的書查什麽偏方秘術,可是就算枯木尚能逢春,這砍掉了的樹樁子又如何還能回生?”顧念為道。

    “那皇上那裏呢?”宮明月又問道。

    “皇上倒是問過我兩三次他的情況,但我瞧著也並沒有太過煩憂。”顧念為道,他這話還是婉轉的說法,要知道,梁宣帝豈止是沒有太過煩憂,他是一點煩憂也沒有,隻吩咐他照顧好二皇子的身子,別的就什麽都沒有說過了。

    “我知道了。”宮明月點了點頭,眼見著再無其他事,便讓顧念為離開了。孤獨求敗闖仙武

    晚些時候,竇存良的密信也送了過來。

    這段日子以來,竇存良每日都會寫信給她,將朝廷之上的情況詳細告知。

    陶敬等人這次明擺了是不會善罷甘休,哪怕梁宣帝已經很清楚的表達了自己的不滿,他們也沒有收手的樣子。

    除此之外,二皇子一脈的人也時不時的摻和進來踩上幾腳,落井下石。

    在這種情況下,梁宣帝沒有辦法,隻得先撤了梁景修禁軍統領的職位,罰他在府中閉門思過。

    陶敬等人這才收斂了些。

    竇存良覺得,他們是時候提出立儲之事了,隻是問題是,這個出頭鳥誰來當?

    對於出頭鳥誰來當,宮明月卻是早就已經想好了的。

    她當下提筆寫了兩封信,一封送去竇府,另一封,則是通過密線送到了顧貴妃手上。

    ……

    李康榮最近一直有些渾渾噩噩。

    從他決定把寶壓到二皇子身上到現在,少說也有十來年了。這麽多年裏,他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

    可是現在,二皇子一下子就完了。

    如果他是因為別的事情完了,他還能想辦法拉拉他,可被人活活閹了這種事,他卻是徹底的無能為力。

    心裏的念想沒了,他整個人一下子就沒了精氣神,每天按時按卯的上朝下朝,吃飯睡覺,看上去和以前沒什麽區別,可事實上,隻有他自己清楚。

    更要命的是,梁宣帝也越發的看他不順眼。竇存良這個左丞相,早就已經將他擠得沒地方了。

    尤其方才下朝後,有太監過來請他,說是梁宣帝讓他到養心閣,他這心裏一下子就慌了。

    皇上這是要幹什麽?難不成是真的打算勸他辭官了嗎?

    他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到了養心殿。

    不成想,除了梁宣帝之外,七皇子居然也在。

    看到他進來,梁宣帝臉上難得的露出了一抹悅色,道:“老丞相啊,這次找你來的不是朕,而是七皇子。七皇子最近學衛史,有許多地方不明白,而你又恰恰對衛史頗有研究,所以朕就請你來給他講解一二。”

    原來是為了這個。

    李康榮頓時長舒了一口氣,急忙道:“能給七皇子解惑,是老臣的福氣。”

    “既然如此,小七——”梁宣帝摸了摸七皇子的頭,道:“快請李丞相去你書房吧,父皇可是提前跟你說過的,你若是不認真學習,那父皇可就要罰你了!”

    “兒臣明白,父皇放心,兒臣一定不辜負您的期望。”七皇子連忙道,說完,就同李康榮一起退下了。

    到了用午膳的時候,梁宣帝想了想,擺駕去了惜音殿。

    禦駕到的時候,顧貴妃剛剛擺好膳食。

    梁宣帝坐了,因著沒有瞧見七皇子,不免問道:“小七呢?怎麽這會還不見人影,莫不是玩瘋了?”

    “您今兒個可是冤枉他了。”顧貴妃笑的一臉溫柔,“他這陣子讀衛史讀瘋了,好不容易有了個老師替他指點一二,哪裏還放的下?這不,還在書房呢!”

    “哦?”梁宣帝一愣,“那李康榮呢?也沒走?”

    “自然是沒走了,小七不讓。”顧貴妃道,“不過您別擔心,臣妾已經派人送了膳食過去,不叫他們餓著。”說著,她親手盛了一碗湯給皇上。

    梁宣帝接過細細喝了起來,又聽顧貴妃道:“皇上,臣妾能求您一件事嗎?”

    “什麽事你說就是,哪裏用得著求這麽生分?”梁宣帝道。

    “那臣妾就直說了。”顧貴妃一臉愁容,道:“小七這個孩子,本來還好好的,可是這兩年讀書讀得多了,腦子裏竟是冒出些亂七八糟的想法來。他說是古人說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所以日後一定要去四處轉轉看看,最好能把我中齊的河山都走遍了才好。”

    “臣妾覺得他這是胡鬧,就說那山郊野林的,哪能有宮裏好?他卻說臣妾不懂,反正等他長大了,他就要去四處遊曆,讀盡天下書,賞盡天下景,這樣才不辜負此生。”(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