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兵進銅山

字數:6172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盛唐崛起 !
    時間,在無聲無息中流逝。
    梓州的天氣變得越來越炎熱,不知不覺中,已經進入了仲夏。
    射洪的事情接近尾聲,楊守文也收拾好了行囊,準備離開。其實,他原本早該啟程,可是李清數次挽留,使得他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推遲……飛烏蠻占居銅山,數次出兵襲擾。其中一次,若非大玉遭遇飛烏蠻的灰隼,官軍甚至沒能覺察。
    這也說明,飛烏蠻的力量在不斷增強。
    一個月的時間裏,周遭有十餘蠻部投效飛烏蠻,也使得飛烏蠻的兵力,超過萬人。
    李清的壓力,越來越大。
    他雖是營田判官,卻無調動各州兵馬的權利,必須要先通稟劍南經略使鮮於燕,而後由鮮於燕自各州調動兵馬。這需要時間,也在某種程度上,使得局勢變得惡化。
    同時,在進入四月之後,悉勃野人的攻勢突然加強。
    吐蕃人在四月中強渡白術水,攻破臨邛。
    鮮於燕不得已,在兵馬尚未完成集結的態勢下,隻好退守斜江,作為蜀州最後的防線。
    未曾想的是,原本位於蜀州西北的九大羈縻州突然間作亂,合兵一處,攻占灌口鎮。
    劍南道局勢,也隨之急轉直下。
    鮮於燕在此情況之下,隻能一麵加強防禦,一麵再次向各州征調兵馬。
    不過,他倒是沒有忘記飛烏蠻的事情,在四月中下令,征調瀘州、晉州、遂州、資州四州兵馬支援李清。按照鮮於燕的想法,四州兵馬,再加上李清所屬兵馬,兵力在五千以上。憑此兵馬,平定飛烏蠻之亂,也就不在話下,會很快結束戰鬥。
    隻是,這許多兵馬集結,並非小事。
    李清雖說在鮮於燕身邊效力有些時日,並且官拜營田判官,算得是經略使的左膀右臂。可這種獨當一麵的事情,卻是大姑娘上轎,生平頭一次。此前,他也沒有機會去統領兵馬,更沒有作戰交鋒的經驗。如今讓他突然間主持一場戰役,不免手忙腳亂。
    梓州刺史,幫襯不上。
    在飛烏蠻圍困射洪時,刺史大人便大病不起。
    孫處玄脫不開身,而射洪縣更群龍無首。李清身邊隻有一些臨時提拔起來的幫手,麵對這種情況,一個個都有些茫然。
    平定叛亂,可不是單靠打打殺殺。
    更不要說這場叛亂的主體是蠻部,更牽扯到了方方麵麵的問題。
    於是,李清在萬般無奈下,隻好找到了楊守文和明秀幫忙。
    楊守文是不想摻和戰事,可是卻又不好拒絕。不管怎樣,李清和明琰有香火情,而他現在也身處這漩渦之中,想要脫身,又談何容易?所以,他也隻好留下來,為李清出謀劃策。
    隻不過,楊守文也幫不得太多。
    他對軍事也不甚熟悉,好在身邊明秀、桓道臣,出力不少。
    楊守文甚至發現,桓道臣對於兵事非常熟悉,甚至可以說,頗有些運籌帷幄的本事。
    細想,句容桓氏本就是將門出身。
    桓道臣的曾祖桓法嗣,也曾是行伍中人,雖說後來轉為文職,但對兵事卻極為精通。
    隻是不知為什麽,楊守文前世,並未聽過桓道臣其人。
    “李判官說,這兩日就會發動對銅山的戰事……一俟銅山奪回,咱們就可以離開。”
    陳府庭院中,楊守文一襲單衣,手搖折扇。
    他的頭發,在過去一段日子裏已經長出了不少,不再似當初離開洛陽時那般的牛山濯濯。入夏之後,天氣越來越熱,他索性把裹頭的頭巾摘下來,露出了一頭短發。
    “這李清,也忒多事情。”
    李裹兒一臉不高興,撅著嘴嘮叨。
    也難怪,因為李清的緣故,使得他們這一行人的日程一再推遲。
    算算時間,離開洛陽也有幾個月了……裹兒最初的好奇和興奮都已經消失殆盡,開始思念家人。
    好在,有幼娘和她天天鬥嘴,多少也能排解心中的煩悶。
    幼娘坐在楊守文身邊,笑而不語。
    她一手短刀,一手果子,那果子在手中轉動,果皮連成一條脫落,看上去煞是熟練。
    她削好了一個果子,遞給楊守文。
    裹兒立刻道:“我也要!”
    “自己動手好了,再說你不是還有人伺候嗎?”
    “我就要你給我削。”
    “我才不要。”
    每天,兩個小丫頭都會因為各種事情,爭鬥不停。李裹兒性子多少有些驕橫,而幼娘則是那種吃軟不吃硬的主兒,兩個人除了楊守文能壓製之外,其他人多是無能為力。
    一看二人又要鬥嘴,楊守文就一陣頭疼。
    他連忙把手裏的果子遞給李裹兒,輕聲道:“小過,你先吃吧。”
    李裹兒笑了,不無得意的看了幼娘一眼。
    卻見幼娘突然出手,手中羊角匕首唰的刺出,嚇得裹兒連忙閃躲,手中的果子也脫手落下。
    沒等楊守文出手,幼娘另一隻手卻已經探出,穩穩接住了果子。
    “臭丫頭,你做什麽?”
    “哼,果子是我削的,你想吃,便自己動手。”
    楊守文見狀,頓時無語。
    他也懶得勸說,抬手啪的一拍桌上的短劍,劍光連閃,幼娘手中的果子立刻變成了三瓣。一手拿起一瓣,遞到了二女的嘴邊,“小過,幼娘,再胡鬧我可要生氣了。”
    兩個小丫頭,張口咬住了果子,臉上卻露出燦爛笑容……
    “青之,青之,出事了!”
    楊守文收起短劍,拿著一瓣果子,正準備開口,忽聽一陣腳步聲傳來。
    明秀從外麵急匆匆跑過來,來到楊守文身前,伸手從他手上把那果子搶過來,而後狠狠就是一口。
    刹那間,四道如利劍般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
    “怎麽了?”
    明秀感到了那目光中所蘊含的冷意,不由得打了個寒顫,而後看了看手中那一瓣果子,又看了看幼娘和李裹兒手裏的果子,突然間好像明白了什麽,連忙把果子遞給了楊守文。
    你特麽吃過的東西給我?
    這一次,便是楊守文的目光,也變得清冷了!
    羊角匕首在幼娘手中飛轉,而李裹兒則惡狠狠瞪著明秀。
    就在明秀不知所措的時候,楊守文終於開口為他解圍道:“四郎,你剛才說出事了,出了什麽事?”
    “剛得到消息,飛烏蠻蠻王孟凱,在飛烏縣集結五千叛軍,兵發方義。”
    “哦?”
    楊守文聽聞這消息,不由得愣住了。
    方義,是遂州府衙所在。
    遂州刺史鮮於士簡正在集結兵馬,準備出兵平亂,這飛烏蠻卻自己送上門去了?
    不過,遂州下轄五縣,其兵力並不充裕。
    若是被飛烏蠻攻破了方義,則叛軍必然更加囂張。
    可除此之外,飛烏蠻攻打方義的意義並不是很大……除非,飛烏蠻想要逃往山南,否則根本沒有必要去攻打方義才是。楊守文在射洪這些日子,對周邊的州縣也做過一些了解。按道理說,飛烏蠻若要尋找退路,往晉州打通婆娑山才是正途。
    可是……
    “李判官準備如何應對?”
    明秀道:“我剛從李清那邊回來,聽李清的意思,他是打算提前出兵,攻打銅山。”
    若按照此前和李清商議的結果,是要等待四州兵馬到位之後,再發動攻擊,一舉平亂。可現在,瀘州兵馬才剛集結完畢,準備從昌元縣北上,預計在十天後會與晉州兵馬在龍台鎮匯合,而後兵發婆娑山,徹底斷了飛烏蠻的退路,將之一舉消滅。
    那時候,官軍會從射洪向銅山、飛烏同時發起攻擊。
    或許兵力略有不足,但對付飛烏蠻,當不在話下……
    如今這突然提前出兵,會不會有意外發生?
    楊守文不禁深吸一口氣,看著明秀道:“那四郎以為,李判官是否應該出兵銅山呢?”
    明秀搖搖頭,歎了口氣。
    “現在出兵銅山,絕非上策。
    孟凱手下叛軍雖說人多勢眾,可是方義毗鄰涪水,城高牆厚,易守難攻。叛軍長於野戰,而不精於攻堅。隻要鮮於刺史那邊小心應對,方義必然是有驚無險……”
    楊守文聽罷,深以為然。
    李裹兒聽到這裏,忍不住問道:“既然如此,那李清為何急於出兵嗎?”
    “關鍵是……”
    明秀話未出口,忽聽得有人道:“鮮於士簡,乃鮮於燕之子,李判官怕也是身不由己。”
    陳子昂拄著拐杖從後院裏走出,幼娘連忙起身,走上前攙扶。
    “鮮於燕隻此一子,且給予不小的期望。
    若鮮於士簡出事,李清難免會受到牽累……這種情況下,他隻有提前發動,兵發銅山,以期能圍魏救趙。這是人之常情,但我以為,李清弄不好,會惹來麻煩。”
    陳子昂在圓凳坐下,把拐杖放在身邊。
    他看了一眼楊守文,輕聲道:“青之,你最好立刻去勸說李清,讓他沉住氣才是。”
    楊守文有點糊塗了!
    按照陳子昂的說法,李清的選擇倒也正常。
    鮮於士簡既然是鮮於燕的獨子,而李清又是鮮於燕的手下,他又怎可能坐視不理?
    “叔父,李判官攻打銅山,圍魏救趙乃是一件好事,為何要阻攔他呢?”
    “從此前飛烏蠻的一係列舉措來看,孟凱身邊,必有高士為之出謀劃策。
    且飛烏蠻此次作亂,恰好與吐蕃人相互呼應,難保之間沒有勾結。如此情況下,飛烏蠻何以要突然攻打一座對他們而言,沒有任何意義的方義呢?其中,恐怕有詐!”(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