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借糧(六)

字數:4628   加入書籤

A+A-




    套用一句很出名的話,“寧安寨”那就是“曆史遺留問題”。

    從齊雲生的話裏馮寶得知,“流求”實際上並不是他記憶當中的“琉球群島”,而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囊括整個東南外海大部分島嶼。前隋水師征討不臣之地,卻是後世的“台灣島”。

    隋軍抓獲近六千人帶回,其中過半被梟首示眾,餘下的則安置在海邊,由一名校尉率五百軍卒看管,主要充當維護大隋水師船隻以及物資轉運中的苦力,而安置地,就是“寧安寨”。

    由於大唐承隋製,所以對於“寧安寨”的使用,基本不變。

    然而,大唐初建時,國力羸弱,加上“突厥”威脅太大,致使整個王朝的軍事重心都在北方,以至於“水師”基本快要被遺忘了。

    “大唐水師”的急劇萎縮和衰弱,帶來一個直接後果,那就是依靠“水師”謀生的“寧安寨”,沒了收入,再加上那裏的人,大多是海外蠻夷,無法分得土地,所以生活極其艱難。

    當時的“泉州刺史”為人宅心仁厚,不忍見那麽多人生活淒苦,便主動撤離官軍,並給了“寧安寨”十條船,讓他們去海上討生活。

    “寧安寨”裏,此刻人數不過千餘,且近九成為老弱婦孺,能夠出海者,不足百人。但是,在他們中間,有一個人的兄長,活著時曾經給隋軍校尉當過馬夫,並且在無意中得知——“安南”一帶,糧食多。

    於是,為了“活命”,寨子裏能出海的人聚集起來,駕船南下,沿著大陸海岸線而行,曆經千辛萬苦抵達“安南”之地,並且成功帶回糧食。

    第一次出海,不僅帶回糧食,更重要是摸清楚海上航線,有了這個基礎,再去的時候,船隻和人數都遠勝過初次,采購回來的糧食數量龐大,除了寨子裏正常消耗,還有結餘。

    如此,他們既解決了自身的生存問題,也發現了一條財路——販運糧食。

    “泉州”一帶,曆來糧食產量不高,庫存糧食極少,所以每逢災害,都會出現餓死人的現象,故而當聽說“寧安寨”可以從遙遠的“安南”能夠弄到糧食,當時的刺史即作出了一個決定,讓“寧安寨”專門負責運糧和存糧,畢竟寨子裏原先就有隋軍的糧庫可以利用。

    由於“海上運糧”的風險很大,加上采購本身也需要錢財,所以就把商船入港的收費權力給了“寧安寨”,以此收入衝抵整個運糧活動的開支。

    應該說,在當時,這項做法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泉州府”時不時出現的糧食危機,算得上是一個“善政”。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此做法的弊端日漸顯露,且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麵,其一,隨著寨子有錢有糧,人口出現了增長,既有新生的,也有投奔的流民和不知道從哪裏來的化外之民,人多了,當然能夠擴充船隊,運來更多糧食,本來是好事,但是很快,官府就發現,他們除了運糧,似乎還開始當起“海客”;其二,因為“海客”行商利潤更大,所以慢慢的,運糧活動逐漸縮減,僅僅維持在一個相對固定的範圍內,庫存大體隻能供應“泉州府”十天左右,即便官府提出要求,他們也以各種理由推諉;其三,有人、有錢、有糧之後,“寧安寨”自發形成了組織,而有了組織,他們開始漸漸有了抗拒官府的心思,特別是三年前,老寨主死後,新寨主更是以寨子裏人多為借口減少提供糧食,結果導致遇到災害時,官府沒有足夠糧食,不得不向他們“借糧”,“有借”當然“有還”,官府還不出糧食,隻能提供其他物資,而他們用這些物資,販賣到海外,獲得了巨額收益。若隻是掙錢,倒也罷了,關鍵是他們意識到,在“災害”降臨時,糧食問題是官府的命門,所以他們要價越來越高,胃口也越來越大了。

    “如此刁民,官府何不直接收回一切權力?”馮寶聽到此處,實在忍不住插了一句。

    “難啊!”齊雲生歎息一聲,道“師出無名,況本府官兵不足三千,且戰力有限,而‘寧安寨’現如今壯丁過兩千,加之那裏本就是軍寨,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除非有水師自海上攻入,單從陸路,實不足取。”

    “貴府怎不上報朝廷?”馮寶又問道。

    “兩次上書,均無下文。”齊雲生搖首而道。

    馮寶微歎一聲,心知在“寧安寨”無實質動作的情況下,妄起刀兵,可不是當今天子的秉性。

    不過,馮寶還是很疑惑,他分明聽說官府有人被扣押,且以此為借口出兵,然聽齊雲生話裏話外的意思,似乎又不是那麽回事,難道說,另有隱情不成?

    待馮寶問出心中疑惑,齊雲生道“數日前,暴風初起,形成災難,加之本府近年收成欠佳,幾無存糧,不得已,刺史隻能派人去‘借糧’,誰知‘寧安寨’此次竟然提出索要軍械,此乃大逆不道,豈可應允,然不知為何,所差之人被扣押,至此,想不動刀兵已無可能矣!”

    馮寶這下算是徹底明白了,“寧安寨”此番觸及到官府底線,且索要軍械的做法,已有謀反或者“自立”的趨勢,隻是還有一點,他依然想不通,那就是扣押官差等同於直接和官府撕破臉,不管寨子裏的人究竟想要幹什麽,如此做法,似乎毫無必要性。

    這一次,齊雲生無法回答。

    沒有答案的事,馮寶當然也不會再追問下去,隻是表示,自己在戰事結束,了解全部事實之後,可以向皇帝上書,稟明事實真相。

    齊雲生也知道,這位“馮縣男”不可能完全聽自己一麵之詞,故而認可了馮寶的說法,並且告辭離去。

    此時天色已晚,齊雲生決定先回家休息一宿,明日再向刺史稟報。

    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前腳剛進家門,立刻有府衙胥吏前來,稱“有緊急要務,請速去府衙。”

    齊雲山大為不解,急忙詢問發生何事?

    胥吏也不隱瞞,道“有百姓剛剛來報,黃昏時分,有二十條船在城東南海邊停靠,據此人說,船上全是執兵器者,人數眾多。”

    “報官者可有看清楚是什麽人?”齊雲生邊走出家門邊問道。

    “不知,其僅見那些人上岸後,往府城而來。”胥吏如實回答。

    “往府城而來?會是什麽人呢?”齊雲生一邊快步走著,一邊思索著……

    幾乎同一時刻,馮寶也在思考著同樣問題,他之所以得知此事,倒不是刺史特意派人前來告知,完全是因為刺史吃不準齊雲生究竟是回府還是在客館,所以派了兩撥人的緣故。

    “二十條船,這他媽能裝多少人啊?”馮寶忍不住自言自語地說了一句。

    “少說也得一千五百之數。”一旁的明崇儼道“師父,如此多的攜帶兵器者,莫不是盜匪?”

    “什麽盜匪,倭寇還差不多。”馮寶順口說了一句,但立即反應過來,在“大唐”可沒有這個說法,於是又道“來自海上的盜匪,一般稱‘海盜’,‘倭寇’也是一種稱呼罷了。”

    “可如此多的盜匪,想要幹什麽呢?難道會攻打府城?他們就不怕官軍嗎?”

    馮寶道“攻打城池那是做夢,大唐鐵騎戰無不勝,豈是……”話說到一半,他突然停住了,眼裏瞬間浮現不敢相信的神色,跟著輕聲自語道“城裏現在怕是沒有官軍啊!”

    “不好!這幫家夥可能知道此事!”馮寶瞬間想到了一種可能,但與此同時,另一個問題又來了,那些人是如何得知呢?

    要知道,“泉州府”出動官軍也就這一兩天的事,即使城裏有人將消息傳出去,那也是需要時間的,而能夠在極短時間裏聚集上千人的地方,其勢力當不可小覷。

    “師父,會不會是‘寧安寨’的人?”明崇儼顯然也沒有閑著,一語道出自己想法。

    馮寶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因為他實在想不出,還能有什麽地方的人符合人數及反應速度這兩點。

    隻是,“寧安寨”為什麽要這樣做呢?且不說官軍已經出動,單憑千把來人想到奪取一成城池,無疑也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

    馮寶猛然間想到了一個極為可怕的情形,他“砰”地一聲,握拳砸在案幾之上,跟著厲聲道“這群該死的王八蛋!”說完,立即起身,大踏步走向房門口,同時大聲道“劉長河,傳我命令,所有人,備戰!”

    守在門口的劉長河,幾乎以為聽錯了,愣是沒在第一時間作出反應。

    “愣著幹什麽,還不快去!”馮寶走過劉長河麵前時,怒斥一聲,而後看也不看,直接快步而過,因為他要去找一個人,去證實自己的猜測,這一次,他是真心希望自己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