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歸期(二)

字數:1006   加入書籤

A+A-




    對於建造“兩千料大船”一事,馮寶知道的遠比其他人多。

    每隔十天的“定期匯報製”,使得馮寶知曉“大船”建造每一步,而對蘇漢雄來說,更是一個得到“指點”和“提升”的良機。

    “流水線生產”,以“大作坊”為主,將一些零部件或者小的、非重要部分,外包給其他“小作坊”,這兩種“先進”的“生產方式”,在“衛崗鄉”裏,得到了驗證。

    而這一次,在馮寶安排下,通過張猛以及鄉裏各家作坊來人的幫助,“造船作坊”改變並完善了自身“製造”,從工藝到流程,進行了簡化,但提高了效率,至於質量,那不在考慮範圍內,唐人的腦子裏,還沒有“偷工減料”的概念,當然,必要“質檢”程序,還是少不了。

    由於大量事務“外包”,使得“鐵家村”一夜之間完成“漁村”向“工業小村”的轉變!幾乎每三五家聯合起來成立一“小作坊”,有的生產大船所用船板、有的製作“船帆”,更多的則是給“冶鐵作坊”配套,加工鐵質零件……

    剛開始,因為“鐵家村”裏幾乎沒有識字的人,所以無人能夠看懂圖紙,以至於“衛崗鄉”裏過來的人,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各種“解釋”。

    等到馮寶安排好“軍中識字班”事宜,這才騰出手,命人組織“各家作坊管事識字學習”。在這一係列的操作下,“大船建造”,得以快速有序進行。

    “兩千料大船”建造,耗費人力、物力巨大,在“商稅”利益驅動下,“廣州”地方官府全力配合,從不刁難;而原材料的訂購和運輸,幾乎被城中各大商號包攬,在豐厚利潤驅使下,各商號,以及他們背後的世家豪族,罕見的“抱成團”,竭力保障“造船作坊”物資供應。

    正是在多方作用下,造船工期,要比蘇漢雄最初預計的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