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不對稱消息(二)

字數:2692   加入書籤

A+A-




    “夫人,小娘子少經世事,恐……難以應對。”老管家楊七可是看著賀蘭兄妹成長,頗有感情,見賀蘭敏月帶著困惑與思索離去,顯然是想不出合適人選,故而向楊老夫人進言。

    “月兒即為謝氏主母,有些事情,早晚都需麵對。”

    耳聽楊老夫人風淡雲輕的說法,老管家楊七情知老夫人心有“鍛煉”意思,不過他還是言道“謝氏人丁單薄,府中諸人皆隨軍出征,況眼下情形,有些急迫,小娘子隻怕應付不來。”

    “嗯——”楊老夫人輕輕地哼了一聲,似乎是讚同之意。

    “唉,都是自家人!”楊老夫人很是感慨地說了一句,隨即道“小七,汝執帖邀高侍郎過府敘話,月兒在府內一事,不妨告知。”

    自大唐皇帝李治下決心出征“遼東”,作為“兵部左侍郎”,高遠便成為朝中炙手可熱的人物。

    不僅主持“軍略議定”,軍需供應組織,甚至其調兵遣將之建言,皇帝也予以采納。

    加上現任“兵部尚書”任雅相亦有領軍出征,故而朝中大臣們皆知,無論戰事勝負如何,高遠有極大可能接任“兵部尚書”一職。

    因此,這段時間內,“高府”門庭若市,往來皆為軍中官員,雖然各懷目的,但是結交奉承之意,人人皆知。

    一般而言,能夠見到高遠本人的,卻是極少,絕大多數在門房便被擋住,隻能留下名帖與禮物罷了。

    “周國公府”乃是皇親,地位尊貴,然並無實權,在朝堂之中更無絲毫影響力,區區管家前來投帖,想要見到高遠,無疑不可能,然親自出馬的老管家楊七,卻對“高府”管家言道“勞煩帶話高侍郎,‘衛崗鄉’謝侯府上有事相托。”

    話傳進高遠耳中,他立刻就明白了其中意思,稍經思考,命管家回複楊七“軍機大事,不可妄言,謝大總管既孤軍深入,定有所持,無需憂慮。陛下曾有詔令,‘衛崗鄉’境內可征調一應軍需,或可為也。”

    高遠這番話,說得極其隱晦,別說管家楊七聽不懂,甚至連楊老夫人也百思不得其解,無奈,隻得入宮求助於武皇後。

    地位不同,所知消息自也不盡相同,看問題的角度那更是相差甚遠。

    武皇後稍微開動一下腦筋即明白了高遠話意,大致告訴母親楊夫人後,又道“月兒將入‘謝府’,掌一家內事,應有主事之能;‘衛崗鄉’眾人出征在外,然內有學堂,外有故交,遇不明事,不乏解惑者。”

    楊老夫人懂了,女兒意思非常明確,即賀蘭敏月很快成為“謝家主母”,當遇事首先得想著自己解決,況且,以“謝家主母”身份,無論“衛崗鄉”裏眾人,亦或“皇家學堂”,乃至謝岩親朋故交,均可為助力,完全沒有必要求助於自家,理應自行設法,獨自麵對,獨立解決,權當一份曆練。

    想通了這一點,楊老夫人將武皇後意思轉達後,便撒手不管了。

    當一個人沒了可以依仗的時候,其主觀能動性也就展現了出來。

    賀蘭敏月本就聰穎,加之天性直率,頗有男子風範,有些事之前並非沒有想到,而是念及尚未大婚,行事有所不便。今聽皇後姑母之言,大有無需顧忌太多意思,於是,她想也不想,直接帶上仆役、婢女,拜訪“兵部員外郎”、“上騎都尉”劉定遠夫人,“六品誥命夫人”黛絲。

    誠如謝岩預料那般,大唐皇帝李治在接到“夔國公”劉氏一族上表請封劉定遠夫人黛絲之奏疏時,雖有些詫異和疑惑,但考慮到那些人域外十年之艱辛,以及“波斯”遞交國書“上表臣服”之滿滿誠意,給予某些恩惠,似乎未嚐不可。

    所以,李治頒下聖旨——“赴波斯軍官使節團”成員,凡正妻,一律冊封“六品誥命”,且不論是否為唐人;非正妻者,其與子女皆賜“唐人”名份。

    且於聖旨中明確,此為常例也。

    皇帝詔令不僅解決了林運、劉定遠他們這一批“軍官使節團”的心中憂慮,甚至還一勞永逸地解決了日後麻煩,自是贏得朝野盛譽,哪怕如上官儀、杜正倫等文官,也未覺得有何不可,反正沒幾個人。

    沒了身份的影響,一些顧忌自然也就不存在了,林運等紛紛在“洛陽”購置房屋,安家立戶……

    而劉定遠卻是直接住進“夔國公府”,在兄長劉仁實沒有回來主持兒子認祖歸宗以前,他是不打算搬出去的。

    今日休沐,劉定遠在府內宴請好友,來者有四人,分別為林運、程務忠、裴士峰以及此次“波斯護衛隊”統領鐵勃。

    好友相聚,自是不免感懷昔日崢嶸歲月,但很快便轉到當下。

    “聽聞‘水師’遭伏,大敗,陷警官於孤軍險地,不知‘兵部’可有良策?”裴士峰從“長安”剛到“洛陽”,所知極少,故而問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