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馮寶的決定
字數:5206 加入書籤
有件事,馮寶他不知道,許爰的父親回來了。
自從許爰伯父許光從“洛陽市署丞”位置上升遷至異地為官後,其父許平不得不忙於家族各項事務,平日幾乎都不在家。
可是現在接近年底,該忙的事情也都忙完了,許平自然得回家休息一陣。他這一回來不要緊,許爰可就出不來了。
許家的事,馮寶哪裏能夠知曉,他興衝衝地跑去找,結果被黃文(黃雅雯)告知“許先生與家人外出走親戚去了。”
人沒見著。當然也算不得大事,在馮寶看來,不過是早一點和晚一點之間的關係。但既然來了“洛陽”,總不能就這麽空手回去,他稍加思索,決定去把一件正事給辦了。
“貴衣繡鋪”位於“北市”,是城裏名氣最大的一間裁縫店,其東家姓程,馮寶見過一次,卻沒有太多印象,隻知道此人在城中擁有店麵數家,主要做布料、絲綢生意,裁縫店不過是其名下的一項順帶生意,並不受其重視。
好在馮寶隻是想去大致了解一下,訂購五百套成衣,需要多少時間和費用而已。
正是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
一個掌櫃模樣的家夥告訴馮寶“四十天,別說五百件衣服了,就是一百件也做不出!更別說還需要在左胸部位繡字了。”最後還信誓旦旦地道“本店做不到的事,整個‘洛陽’就沒有哪一家能做得到。”
“那你說,四十天裏,能夠做幾件?”馮寶把標準降得低得不能再低地問。
掌櫃回答道“量好尺寸後,購置布料,再加上需要繡字的那一部分所需時間,大約四十天內可以做八十件。”
馮寶是徹底無語了,他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眼中極其簡單的事情,怎麽做起來會這麽難?
馮寶不想留下來繼續談了,反正也談不出個什麽名堂,不如幹脆離開好了。
如果這麽無功而返,那就是不是馮寶了,更何況此事他答應過謝岩,再困難也得找出解決辦法來。
馮寶決定去找幾個熟識的商人問問,了解一下“洛陽”城裏做衣服的行情……
結果不太好,商人們告訴馮寶“城裏裁縫店其實自己並不做衣服,真正縫製衣服的人都是各家各戶的婦人,她們人數不多,能夠四十天做八十件,已經很了不起了。”
“那城裏幾十萬人,難道就靠這些婦人做衣服穿不成?”馮寶問了一個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商人們如同看怪物一般看了一下馮寶,然後道“平民百姓都是自己縫衣服穿,大戶人家都有自己專門做衣服的人,怎麽可能會依靠那些婦人呢?”
馮寶終於搞清楚了——大唐人的衣服幾乎都是自產自銷式的,少部分專業裁縫也是被大戶人家養起來了,難怪市麵上布店多,裁縫店極少,根源是出在這裏。
弄清原委後,馮寶即想到了解決服裝問題的方法,他在市麵上買了一匹淺青色的布,帶回“衛崗鄉官衙”後,叫來十幾個人,讓他們將布樣剪成一個個小方塊,分別送到有孩子需要進學的人家中,一方麵統計準確人數,另一方麵,讓生員的家人按布樣,去買布做衣服。
由於大唐文人的裝束區別不大,所以馮寶也就沒有規定什麽款式了,他隻提了兩點,第一,二十天內將做好的衣服送到官衙來,他需要命人拿去繡字;第二,衣服的花費,鄉裏支付。
眾人離開後不久,楊登突然走了進來,他一見馮寶就道“校尉啊,剛剛有人給我送來布,說是讓我自己去買布給娃做衣服,那是怎麽回事啊?”
“不就是做件衣服,有什麽難的。”馮寶隨口說道。
楊登一臉為難地道“娃兒來了可是婆娘沒來,我哪會縫衣服啊。”
馮寶道“去城裏找人做吧,這件事,我也有沒有好辦法啊。”說著,他將自己去“洛陽”的遭遇說了一遍。
“好吧,也隻能自己想辦法了。”楊登頗為無奈地說了一句。
馮寶道“行啦,你就別發牢騷了,湊合著吧,以後有機會再想辦法好了,此事也不能一直這樣,總得想個法子徹底解決才是。”
楊登知道事情也怪不得誰,隻好起身告辭,臨走時,嘴裏還嘟囔著說了一句“‘洛陽’這地兒,還不如‘武平堡’呢!”
“慢著!”馮寶突然大喊一聲,嚇了楊登一跳,他急忙回身道“出什麽事了?”
“你剛才說的是什麽?”馮寶從座位上站起來問。
楊登被問的莫名其妙,反問道“哪一句啊?”
“就是最後一句,提到‘武平堡’的。”
楊登以為自己說錯話,回憶了一下,才道“沒什麽問題啊,末將說的是‘洛陽不如武平堡’。”
“那你告訴我,哪裏不如?”馮寶追問。
楊登道“咱們在堡中,有高句麗婦人專門做縫縫補補的事,那不比現在強多了啊。”
“對極了,我說剛剛怎麽聽你提起‘武平堡’之時,感覺自己遺漏了什麽,原來是那些婦人,高句麗婦人。”
楊登望著麵帶興奮之色的馮寶,忍不住張口道“校尉,那是‘遼東’,這是‘洛陽’,可沒有高句麗婦人的。”
“那可不一定!”馮寶回到座位上坐下道“你可記得警官曾經說過,現在的‘武平堡’今時不比往日,繁榮的很,商隊帶回來的消息說,那些高句麗婦人現在很富裕,許多還嫁了人。”
楊登完全聽不懂,隻好問“那又如何?”
“派人去‘武平堡’,接一些婦人來‘洛陽’,我要開辦‘製衣作坊’。”馮寶一語道出心中所想。
“啊!”楊登吃驚地道“校尉,你沒看玩笑吧?”
“廢話,你看我像開玩笑的樣子嗎?”馮寶接著繼續道“鄉裏開支逐漸增多,不多找點掙錢的法子,拿什麽繼續建設?還有,警官答應了陛下,明年此時,那是要給陛下上繳十萬貫錢的,有了‘製衣作坊’,好歹一年也能多掙個兩三萬貫錢。”
楊登聞言一臉驚愕地問道“校尉,婦人們的縫縫補補,能掙那麽多錢?這怎麽可能啊!”
“生意的事你不懂,要是警官在他肯定懂。好了,等以後就明白了,現在你去替我把王決找來。”馮寶懶得解釋太多,直接說道。
楊登還想再說什麽,卻欲言又止,轉身離開房間。
功夫不大,楊登、羅漢易還有王決三人一起進來了。
或許是楊登和他們說了什麽,羅漢易剛進屋就對馮寶道“校尉,高句麗婦人可不能接過來啊。”
“為何?”
羅漢易道“末將記得,當初都督府的文書裏,曾有注明,她們是異族,不可以進入‘幽州’以南地界的。”
“我怎麽不記得?”馮寶疑惑地問。
“此事千真萬確,末將不會記錯的。”羅漢易認真地道。
“那你說怎麽辦?如果沒有那些熟手帶著,辦個‘製衣作坊’很不容易,難不成以後弄個衣服還像此番這麽麻煩?”馮寶問。
“校尉,這作坊有那麽掙錢嗎?”王決小心地問道。
“當然掙錢了,不然何必派人去‘遼東’。”馮寶知道他們都有顧慮,隻能細說道“你們都知道,那些婦人如今專門為‘遼東’駐軍做衣服,可以說,她們已經將警官教的方法發揚光大了,要是她們做一千套衣服,應該四十天足夠了。你們不妨想一想,‘洛陽’附近有多少駐軍?又有多少官吏和衙役?光是這些生意,每年可以掙多少錢?要是運氣好點,規模大些,還可以接下更多地方官府的訂單,那可是一筆大進項啊,否則我哪裏會想到去‘遼東’接人啊。”
王決他們三個都不是笨人,馬上全都明白了——馮寶是要利用高句麗婦人那又快又好的縫補方式。
可有件事他們想不通,為何當初謝岩能夠教會那些婦人,現在馮寶卻要那些婦人來呢?難道說,大唐的婦人們學不會?
當他們問起馮寶此問題時,馮寶回答道“你們也不想想,都是婦人家幹活,誰去當管事?還有,當初那些高句麗婦人是沒得選擇,必須得幹,可現在呢?大唐的婦人們能不能願意出來幹活還不知道呢,要是不先依靠高句麗婦人弄出點樣子來,你們覺得有誰願意來啊?”
聽完馮寶一番話,三個人都再無話說了,可是,高句麗婦人不能進入大唐腹地的問題,依然無法解決。
四個人商量半天也沒有一個結果,馮寶最後忍不住道“管不了那麽多了,王決,你帶五個人跑一趟,我以‘衛崗鄉’的名義給你出具一封文書,向‘營州都督府’要十個人,要是他們不同意,你就給我自己想辦法帶十個人回來,大不了我和警官去請求陛下責罰,相信陛下不會為了一點小事難為我們的。”
王決他們三個商量後,也覺得皇帝陛下不會太計較,況且,都督府那邊,多半也會同意,畢竟這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而已。
既然意見得到統一,馮寶當即決定——王決親自帶五個人上路,以一人雙馬方式,用最快速度趕赴“遼東”,至於巡邏隊的公務,則由楊登暫時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