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誘餌與釣魚
字數:2782 加入書籤
揚州刺史盛懷今年四十二歲,是兗州盛閥子弟,他是至正六年參加秋品,隨即被征辟,先後在國子監,禦史台等部門曆練,至正十四年外派揚州,擔任廬陵郡郡守,泰定七年,被拜為揚州刺史。
盛懷在揚州十幾年了,這些年他在揚州推行無為而治,對地方幹預甚少,與揚州門閥關係甚好,在士林中頗有名望。
“大人,這句誕和顧瑋這樣幹,會毀了揚州鹽業的,大人,咱們不能坐視不管。”
說話的是揚州郡守沙昊,沙昊的年歲比盛懷還大,快五十了,頭發有些花白,麵容紅潤。沙昊雖然是揚州郡守,可最熱衷的卻是修道,他在家裏建了個小道觀,他與盛懷在政事上配合相宜,盛懷推行無為而治,他更進一步,推行垂手而治,與盛懷不一樣的是,他出身汝南沙閥,沙閥是汝南小士族,所以,他在至正三年參加秋品,年過三十方被征辟,好容易才混到郡守上。
“怎麽管?”坐在盛懷旁邊的一個三十來歲的中年人尖刻反問道,中年人麵容飽滿,身形微胖,穿著錦袍長衫,他叫鄧潤,官拜刺史府主薄,負責處理刺史府各種公文。
“朝廷向句誕和顧瑋要三百萬兩銀子,他們不賣鹽田,上那弄銀子去,”鄧潤說話的速度有點快:“上疏彈劾他們,那正好給他們口實,他們若完不成朝廷要的三百萬兩銀子,就可以將罪責推到我們身上,說是我們幹擾阻礙,沙大人,咱們現在最好的法子是靜觀其變。”
沙昊麵色沉重,鄧潤說得不錯,三百萬兩銀子,那可不是小數目,揚州富庶,每年向朝廷上交稅賦也不過五百萬兩銀子,朝廷一下便要句誕顧瑋上交三百萬銀子,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對這事盛懷早就和幕僚商議過,顧瑋彈劾了揚州上下,皇上雖然留中不發,可揚州上下早已知道,對顧瑋都是一肚子火,可盛懷卻壓住眾人不許反擊。
作為盛懷的心腹,鄧潤完全明白盛懷的為難,原因很簡單,就是一個人,太師潘鏈,在儲君之爭中,盛懷站錯了隊,他支持了齊王,當太子登基後,盛懷為了彌補錯誤,便走了太師潘鏈的路子,給潘鏈送了十萬兩銀子,保下了刺史這個位置。
顧瑋上疏彈劾後,盛懷開始很生氣,可還是沒有輕舉妄動,他給潘鏈去信抱怨,潘鏈回信安慰他,告訴他沒事,但也暗暗警告他,不要找顧瑋的麻煩,這次三百銀子的事出來後,潘鏈又給他來信,告訴他不要妨礙句誕和顧瑋,而是務必要配合支持他們完成這三百萬兩銀子的任務。
“少遊說得對,景忠兄,咱們現在不易妄動,還是先看看,”盛懷放下茶杯,淡淡的說道:“顧瑋,名氣很大,手段也厲害,不過,嘿嘿,三百萬兩銀子,不是說那幾畝鹽田就能弄到,咱們不但不能彈劾他,還要大力協助,他要什麽,咱們給什麽,不能落下一點口實,此外,咱們也有兩百萬兩銀子,少遊,催催下麵,看看能弄到多少?”
“這事大人不問,屬下也要報告了,各地統計已經報上來了,隻有一百三十萬兩,差七十萬兩。”鄧潤歎口氣。
盛懷看著沙昊:“這才是大事,明白沒有。”
沙昊恨恨的歎口氣,覺著這個機會放過實在太可惜,可看盛懷的意思,不但不會趁機報複,相反還要大力協助,這讓他心裏就象壓了塊石頭一樣沉。
“好吧。”沙昊重重的歎口氣,心裏頗為不甘,但還是不得不同意,盛懷和鄧潤說得有道理,這個時候朝廷最關心的是銀子,是軍費,這個時候展開政爭,朝廷絕不會允許,最後最大的可能是兩敗俱傷。
“誌堅,你那邊情況怎樣?”盛懷又問另一個中年人,這中年人穿著一件簡單的輕便布袍,頭上帶了個簡單的布巾,將發髻包裹住。
誌堅是他的字,他姓王名博字誌堅,是冀州王閥子弟,前些年被盛懷征辟入府,擔任揚州府長史,王博家世顯赫,本人才華橫溢,很受盛懷重視。
“情況不好,”王博歎口氣:“各地的情況也報上來了,今年秋入比之去年要少兩成,就算全數上繳,也不夠朝廷的額度。”
房間裏沉默下來,朝廷給揚州下達了兩百萬的額度,沙昊有點不相信的看著王博:“怎麽少這麽多?兩成?!!!”
王博歎口氣,苦笑下:“沙大人有所不知,今年新白江潰堤,淹了兩萬多頃田地,去年太湖泛濫,周圍三十八個縣受災,再加上今年鹽政革新,鹽稅損失不少,各地盡了最大力量,這才僅僅少收兩成。”
眾人再度沉默,過了會,盛懷歎口氣:“如此說來,隻能靠士族樂捐了。”
每當朝廷用度出現困難時,地方官總是設法讓各地豪門出錢,此舉為樂捐。
但樂捐是捐助性質,不是強征,而且豪門多是門閥,地方官也不敢強征,所以,樂捐取決於門閥的態度。
其實,樂捐也是門閥控製各地官府的一種手段。
“現在咱們還差七十萬兩銀子,就算將這幾年藏下來的算上,也差五十萬,這麽大一筆銀子,唉。”鄧潤覺著很是為難,每次樂捐都是求爺爺告奶奶的。
“那筆銀子不能動。”盛懷毫不客氣的說道:“那是備急的,萬一出現狀況,朝廷的銀子一時來不及,這筆銀子能救命。”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