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桃花源記
字數:5759 加入書籤
第148章桃花源記
山門是什麽?
說的好聽是門派避世隱居的地方,應該是個黃發垂髫怡然自樂的桃花源,但經過幾日的打聽袁烜知道可能自己想法有些過於浪漫了。
通過伏威的講解,袁烜覺得他口中的山門稱之為山頭更為合適!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紛爭。如果說每個門派或學派就是一個山頭,那麽紛爭就必不可少。
大魚吃小魚,弱肉強食,這本就是物競天擇,不管是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都是如此。
鬼穀派如果從鬼穀子那個源頭開始論起,他們應該是縱橫家,隻是因為在山門裏相互交流學習,鬼穀派的門下也出過法家和兵家的大才。
後來兵家人丁單薄,法家更是自掘墳墓,最後他們都敗給了時間,空留下一些典籍和遺憾,最後歸屬到了縱橫家鬼穀派的門下。
一百多年前,雜家因為一場山洪成了魚蝦之食。數十年前,農家因為得罪了當時的鬼穀派門主,也就是當今的老祖而慘遭滅門,門下除了書籍,其餘盡皆被付之一炬,連老弱婦孺都不曾見到一個活人走出那個山洞。
當然也有例外的,醫家算是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個山門,但可能是太好了,他們內部竟然出現了分化,然後一部分變成了現在的神醫門,另一部分變成了鬼醫門。所以醫家成了唯一一個開枝散葉的山門。
不過醫家這隻是個例,其他門派延續傳承都很困難,更別說開枝散葉了。久而久之,隨著時間的推進,從秦朝至今的五百多年裏,原本興盛璀璨的諸子百家最後隻剩下現在的二十三家,其餘的因為各種原因被徹底的湮滅了。
這二十三家又因為理念和傳承的問題出現在分歧,最終變成了兩個陣營。
“鬼穀派和神醫門領著九家在老山穀,我們主張暫不入世進紅塵,除非必須,否則覺得不參與權利紛爭中去,應當讓世界順其自然的發展。”
伏威把道理說的很崇高,讓曆史順其自然的發展,嗬嗬,還不是因為如今的山門勢微,對於君王的影響已經極小了,要不是出現了亂世的征兆,袁烜這個鬼穀派的少主也並不見得有什麽吃香的。
看來鬼穀派的老祖是個能看清局勢的人,他的決定是正確的。
“而鬼醫門和墨家的人卻認為如果山門再不改變將有斷了傳承香火的危機,他們想要試著重新出山,然後得到皇帝的重用,允許把山門立於紅塵,然後發展壯大開枝散葉。這種想法一開始就有很多人認同,追隨依附他們的一共有十家。”
原來鬼醫門和墨家的人有這樣的心思,其實深究起來他們也沒錯,傳承與發展,這本就是他們麵臨的最重要的問題,當這些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向外界冒險探出嚐試的步伐並沒有錯,甚至有時候還要鼓勵這種積極進取的態度。
“就這樣,雙方的矛盾越來越深,分歧越來越大,終於在四十年前雙方在最後一次商談時不歡而散。當時鬼穀派和神醫門的實力足夠強大,以至於墨家和鬼醫門隻能帶著其餘十家搬出老穀!”
伏青山當時還隻是個少年,有些內幕可能不清楚,但也清晰的記得當初的他們被逼出老穀時的那種落寞中摻雜著仇恨的眼神,這讓他越發擔心起來。
“如今的雙方實力對比如何?”
這是袁烜最關心的,既然雙方已經開始衝突了,那麽早做打算才是正理。
“我鬼穀派的門主一走就是三十年,再加上老祖的年紀大了,兩年前華先生遇到不測,等於我們少了兩個半武宗。偏偏這時候我和藥婆婆同時出了山門,這時候正是老穀最為空虛的時候,所以我擔心……”
伏青山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根據他得到的消息,墨家和鬼醫門雖然都隻有一個武宗坐鎮,但前些年也不知道他們從哪裏弄了些外門邪道進入新穀,然後裏麵有個神盜門,他們的門主自號荊老狗,是個神秘至極的武宗,伏青山雖然從來沒有見過這個人,但卻知道荊老狗是真實存在的。
除了最頂級的戰力,新穀的山門還有一大批年輕的武學高手,他們可能不懂的百家之說和山門之長,甚至很多人都不是山門中出生長大的,但他們也自稱是山門中人。
局勢很不妙,幾日來除了袁烜之外的幾人都麵露憂色,因此趕路的速度也就更快了些。這對於純文人的袁烜來說是個折磨,甚至大腿兩側都磨出了血了,但袁烜一句話都沒說,這倒是讓四人大感意外,因為之前看袁烜的吃穿用度都是很講究的。
他們哪裏知道袁烜早就在心裏罵這個時代的傻子太多了,馬鞍這個時代已經有了,但卻是平的,難道就不會改良一下做成後世那種弧形的嗎,還有馬鐙,這種東西很難想到嗎?
要不是這關係到袁烜後續的練兵計劃,他早就想要弄出來了。可悲的是明明有好東西能減輕痛苦,但是卻不能用,這才是做痛苦的。
從金陵騎馬到荊州,雖然有官道,也很幸運的沒有碰到下雨天,但他們還是用了五天的時間,這還是快馬加鞭的結果。沒辦法,這個時代的道路真的叫翻山越嶺,即使是官道也有很多僅容一人通過這樣的路段。
在荊州的濟安堂休整了半天,四人就上了船準備回山門,老穀的所在地就在武陵山脈之中,唯一的進山通道要過水路。
伏威留在了濟安堂,這是袁烜的要求,雖然他們都知道袁烜向曹穆要了些東西,但不覺得會有什麽大用。本來所有人都反對的,但袁烜一再要求,而且說過讓伏威最多再等兩天,如果兩天東西還沒到就讓伏威也回山門。
他們不知道的是,早在他們感到荊州之前的兩天,老不死的已經通過八百裏加急趕到了荊州,而一切所需校時衛都通過飛鴿傳書的方法通知了荊州水師的大都督蔡凱,軍械司的工匠和一應材料已經準備妥當,然後等老不死的一到,立刻開工。
這就是為什麽袁烜要把圖紙交給曹穆,因為在強大的國家機器麵前,任何個人和所謂的山門效率都顯得極其低下。
大船行至武陵郡,四人又改坐小漁船,伏青山親自撐杆擺渡,他們順著溪水行船,一路的風景秀麗唯美,袁烜都忘記了路程的遠近。
沿著溪水行了大約半日光景,忽然遇到一片桃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可能是因為身處山林,這裏的桃子還沒有落盡,許多碩大的桃子就那麽掛在樹枝,讓人忍不住想要摘幾個來嚐嚐。
桃林長達幾百步,中間摻雜著別的一些花木,花草鮮嫩多姿,落英繽紛的散在地上極為美麗。
袁烜對於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詫異,其餘三人卻已經習以為常,繼續往前行船,不久就到桃林的盡頭。
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源地,於是便出現一座高山,山腳下有個小洞口,洞裏雖然黑暗卻有仿佛有光點斑駁。
袁烜隨著三人下了船走進了洞口,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
這是一片新天地,而他身後的黑洞就仿佛是一個傳送門!
呈現在袁烜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人為種植的苗木。
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有人在田野裏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世俗之人完全一樣。
袁烜震驚無語,陶淵明寫過膾炙人口的《桃花源記》,文中所記錄的和袁烜剛剛經曆的一模一樣。本以為那是陶淵明內心幻想出來的烏托邦,但袁烜沒想到真的有桃花源,想來那個武陵漁人真的誤打誤撞進入過這個世界。
村裏的人看到是華娘子等人回來了都很高興,男女老少都衝了過來。
“華姐姐,華姐姐你可回來了,小虎子好想你呀!”
“華姐姐,花花也想你,你都有半年沒回來了,娘親都說花花長高了!”
“……”
大人們都衝著華娘子行禮,而且執禮甚恭,從而可以看出他們是真心擁戴尊敬這個隻有十七歲的小姑娘,當然這個時代或許她馬上就要是老姑娘了。
除了大人的行禮,天真的小孩子圍著華娘子轉悠那完全就是眾星捧月,被圍在中間的華娘子臉上難得露出燦爛的笑容,或許是之前沒見過她笑,袁烜第一次從她的臉上讀出了慈祥和煦的母愛光輝,和外麵那個殺伐淩厲的女漢子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風格。
錯覺,這一定是錯覺,袁烜堅持認為那帶著光的笑容是屬於老父親般慈祥欣慰的笑容。
“伏大叔,這位小哥是誰呀,怎麽從來沒有見過!”
老穀裏人丁不旺,加上老弱也就五百來人,彼此之間都很熟悉,突然間來了個新麵孔自然叫人好奇。
“這是我鬼穀派少主,也是門主拜入仙門後所收的弟子。”
忽然聽得袁烜身份如此尊貴,場中不管白眉老者還是黃發稚童都向袁烜恭敬行禮,那禮節雖然和外界類似,但卻顯得更加莊嚴複古。
袁烜也不知道這些人的身份,更不知道該如何稱呼,所以隻能學著他們的樣子還禮。可能是因為手法不對,引得眾人一陣哈哈大笑,尤其是那些小孩子更是歡樂,一個個拍手跳腳的,有個別膽子大的還過來幫著袁烜把手指擺正確。然後又是一陣歡快的笑聲,華娘子在人群裏捂著嘴偷笑,隨口而出一句“真笨!”
看著身邊的一群小孩,袁烜顯得很不好意思,自己急急忙忙趕來,也忘記了給他們準備禮物。
“不好意思,哥哥什麽都沒帶,下次給你們帶些糖吃!”
小孩子們麵麵相覷,都不知道這個漂亮的小哥哥說什麽。
“什麽是糖?”
什麽是糖?這在袁烜看來不應該是一個小孩子的問題,他前世的世界裏,五六歲的孩子誰會不知道,即使再貧困的家庭誰能不知道糖,誰又沒有吃過糖。
這些孩子不知道,那是因為他們沒有吃過。看著他們身上的補丁和有些菜色的麵容,再看看大人們尷尬的神情,袁烜能猜到這裏的物資匱乏到了怎樣的程度。
“糖是一種專門給小孩子製作的零食,是和蜂蜜一樣甜的東西,蜂蜜你們總吃過吧!”
“吃過,虎子吃過,我爹爹上次采藥的時候給我帶了些回來,可甜了!”
“那好,下次哥哥給你們買來,讓你們吃個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