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蘇維埃反擊戰(4)

字數:3846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鐵十字 !
    ps:晚了一點,抱歉……
    隆隆的履帶聲從高加索平原的春土上傳出,一望無際的鋼鐵縱隊正在快速行軍,從番號上看,他們全是黨衛軍的隊伍——隸屬於黨衛軍雷神之錘特別裝甲集團軍右翼集群(以下簡稱豪塞爾集群)。
    整個行軍陣型以警衛旗隊師打頭,帝國師、骷髏師為兩翼,緊跟在後麵的是希特勒青年師和2個裝甲擲彈兵師,再後麵是搭乘卡車進軍的其他步兵部隊,浩浩蕩蕩地撒出去100多公裏,集群最高指揮官、被人戲稱“老爹”的保羅-豪塞爾黨衛軍大將在一輛sdkfz.251型裝甲指揮車上關注戰役地圖,毫不猶豫地下達一條條作戰命令。
    本來根據他的級別,完全可以享用一輛虎式重型指揮車(用虎式底盤改裝而成,火炮用木頭偽裝,不具備作戰能力),但他嫌這種封閉式的重型指揮車不夠敞亮透氣,還是喜歡師級指揮官們的半履帶裝甲指揮車,然後回頭把虎式重指揮車送給了武裝黨衛軍第三骷髏師師長西奧多-艾克上將,倒不是說艾克怕死,恰恰是因為艾克不怕死,經常衝上一線去,所以豪塞爾認為他有裝備這種重指揮車的必要。
    西奧多-艾克的命運軌跡也由於蘇德戰場的情況變更而得以改變,本來曆史上他1943年就掛在了第三次哈爾科夫之戰,不過現在還是活蹦亂跳地活著並牢牢指揮著骷髏師。
    說起來這些指揮官除了軍銜不斷上升外,職務是很久沒有變化了,像艾克從1939年奉命組建骷髏師以來就是師長,到現在一直還是師長,很多同期的國防軍軍官39年的時候可能僅僅隻是個上校,到現在有好幾個甚至都坐上集團軍司令官的位置,至於像曼陀菲爾這樣的41年的營長現在當到第7裝甲師師長甚至還擔任集群司令官(集團軍級別)的幸運兒就更比不上了。
    但黨衛軍成員首要天條就是服從,而在目睹這些鋼鐵陣容和精銳武力後,即便是再挑剔的指揮官也說不出什麽來——要想升官,後備軍一大堆大將、中將等著和你換位置,在沒有師一級編製且霍夫曼隻熱衷補充舊部隊,不再盲目擴編新部隊後,要想當一個實權師長極為困難,要當到主力師師長就更難,而能率先完成1944型編製改革的精銳師指揮官則是難上加難。理論上現在上校就可以當師長,實際上除部分高炮師、警衛師外,連少將當師長的都沒幾個,大部分一線師師長都是中將在出任,上將同樣屢見不鮮。
    第一次出任集團軍級別指揮官職務的豪塞爾也是躊躇滿誌。說起來他不但是典型的舊普魯士軍官出身,而且和很多黨衛軍軍官的表現不同,他的舉止端莊且賦有禮節,受過良好的正統教育和軍事教育——與迪特裏希、艾克都是截然不同的。
    豪塞爾不僅在陸軍中以中將軍銜退役(1932年),還在一戰中還擔任過第1預備軍的作戰參謀,第38“毛奇伯爵陸軍元帥”團團長和總參謀部參謀官。戰前甚至還去海軍接受過3年的培訓和航空訓練,說起來算是陸、海、空都精通的全麵性人才。
    能在10萬魏瑪共和國國防軍中晉升到將軍是極為困難的,這資曆別說古德裏安、隆美爾、蔡茨勒等人遠遠比不上,就是曼施坦因也不是對手(32年的中校)。整個德國武裝力量體係裏能比他資曆還老的大約就隻有老帥龍德施泰德和後備軍司令官勃洛姆堡了。如果當年豪塞爾不選擇國社而是繼續在國防軍中幹下去,至少一個集團軍群司令官和元帥頭銜是妥妥跑不了的,但他從不對自己的選擇後悔。
    他手中現在捏著史無前例的強大裝甲師,每個師整整擁有378輛坦克(坦殲),200餘門火炮和800多輛各類型半履帶裝甲車。這樣的裝甲師他有4個。而且這些師不像美國那些擁有400輛坦克(坦殲)的裝甲師還拿部分輕型坦克湊數,這全是貨真價實的中型或者重型坦克,無論38噸的豹式還是48噸的虎式,無一不是戰車領域中的佼佼者,即便突擊者坦克殲擊車(t-34底盤),也是該領域無可匹敵的裝備。
    當然,蘇聯人新出的is-1\is-2對部隊還有一定威脅,但豪塞爾也不是沒有應對之道,他手裏還捏著4個裝備虎2坦克的重裝甲營——由於雷神之錘的投入時間拖到了5月下旬,虎2坦克重裝甲營裝備數量達到了8個——豪塞爾集群拿了4個,霍特元帥拿了1個,古德裏安拿了3個。
    而且豪塞爾相信國內一定有比虎2更好的坦克在準備,因為他親口聽元首說起過還有頂級虎王的存在。,
    讓他滿意的不僅有這麽多坦克,更讓他滿意的是全部搭載半履帶裝甲車前進的裝甲擲彈兵和裝甲炮兵們,這賦予了全師無與倫比的機動力,為保障如此龐大的機械化裝備運轉,整個師還配備了3000多輛歐洲標準卡車。
    德國陸軍以前標配的軍用卡車是歐寶閃電,在西歐閃擊戰時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北非依然也有不俗的表現,但在東線,歐寶閃電遇到了標準化道路通行不足的問題。歐寶的標稱載重雖然號稱2.5噸甚至3噸,但實際上在惡劣道路情況下需要打折。總體而言歐寶的表現算是不錯了,比梅賽德斯、博格沃德、nsu的卡車都要好。但卡車這個東西最怕人比人,在繳獲美製的通用gmc十輪大卡後,霍夫曼就對歐寶產生了不滿。於是便下令在歐寶閃電的基礎上結合美軍技術生產新的卡車——代號歐洲標準卡車。
    經過3個月的設計,這種新卡車很快就定型了,車頭與歐寶現有的車頭一模一樣,但其餘底盤、傳動、發動機都進行了更換,實際上與美國貨基本一模一樣。換而言之是歐寶的腦袋加美國十輪大卡的身子。當然德國設計師沒有簡單地照搬照抄,他們把美國的gan公司的247g4匹馬力升級到了116匹。
    實際上這款發動機研製成功好幾年了,最初準備使用在輪式裝甲車上,更早的還有1038g匹馬力)是準備使用在2號坦克上的,但一直以來德國由於受限於原油不足,合成燃料隻出汽油,而把柴油集**應海軍的結果就是陸軍中很難看到柴油機。但自從拿下中東後,德國石油的供應情況大為好轉,甚至連合成燃料工廠的生產都慢慢減少甚至終止了,節約下來的煤炭全部投入了發電——由於超級炸彈項目的存在,第三帝國耗電量急劇增長。
    同時,與日本物資貿易展開後,大量天然橡膠開始輸入(這是日本用於貿易的第二大拳頭產品,第一大是金銀),原本消耗的原油合成人工橡膠也變得暫時沒有必要,天然橡膠不但更便宜而且耐用性更強,這部分燃油消耗也繼續減少,甚至連坦克都開始轉變原本硬邦邦的鋼製輪,開始使用部分橡膠產品。
    柴油供應大為好轉之後才有t-34底盤車輛大量服役的情況,但新問題又開始出現,由於海軍的柴油耗費量也保持穩定——英加航線屢屢被主力航母編隊打斷,潛艇想破交都找不到人,除了s艇們和新型的xxi潛艇出出風頭外,很多老舊潛艇都開始趴窩了。於是意想不到的新局麵產生了,汽油、柴油消耗不平衡的問題開始出現了,國內居然出現了柴油囤積的局麵。浪費是舍不得的,為了有效配比,隻能減少汽油消耗加大柴油消耗,於是柴油卡車便提上了議事日程。
    霍夫曼同意了這種靈活變通的思路,於是德國(歐洲)標準卡車便誕生了,這種卡車在惡劣路況下標準運輸量3噸,在公路或其他通行狀態良好的地麵上,可以輕鬆實現5噸的載重量,這次換裝過程中,不但重裝備全部換成了新型號,標準卡車也全麵上市。
    黨衛軍主力裝甲師率先完成1944型編製換裝說實話並不是毫無爭議,畢竟上次1943型換裝時是黨衛軍和國防軍各半的局麵,但在元首的堅持之下,各方麵最終通過了,第一批換裝的9個裝甲師中有7個是黨衛軍師,另外兩個名額給了飛行堡壘和裝甲教導師,雖說接下去就要對國防軍大規模換裝,但現在大戰在即,有新坦克供應肯定要優先保障原單位補充,其他裝甲師忙於作戰恐怕一時半會也騰不出手換裝。
    況且,時間先後不正是充分說明國防軍對黨衛軍這麽多年來的犧牲和戰功予以的認可麽?雖然也有人提出如果部隊都按照1944型換裝,財政和國力根本無法承受的,但豪塞爾努力不去想這些事。
    元首曾經信心百倍地喊出口號:“美國士兵的生活條件是世界一流的,德國士兵的裝備條件是世界一流的”,他對此深信不疑,隻要元首說的就一定能做到,再說,元首也沒說全部換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