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尼米茨的反擊(5,補更)

字數:4409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鐵十字 !
    ps:這是對某天隻有一更的彌補,感謝支持,今日三更完成……
    當天晚間時分,正率領艦隊在弗洛裏亞諾波利斯港口逗留的克蘭克收到了潛艇發來的情報,他率領的增援艦隊和原本欣茨的艦隊已合二為一,剛剛完成人員和物資輸送的任務。由於他的軍銜比欣茨高,職務也高於欣茨,因此合二為一的艦隊由克蘭克擔任最高指揮官。欣茨本來自告奮勇去指揮炮擊艦隊的,但克蘭克卻認為目前不需要再將炮擊艦隊和航母編隊分開,完全可以在一起共同行動,特別是黎塞留號的強大對空防禦火力如果再用於炮擊艦隊簡直就是浪費。
    欣茨當然也更願意指揮航母部隊:雖然德國海軍將領沒一個出身於航空母艦,但這並不能攔住他們對指揮航母編隊的向往——看著船台上以打計算的航空母艦(不區分正規航母和護航航母)和空空如也的戰列艦,傻子都知道未來的戰爭趨勢是哪一種。
    更不必說元首已總結過很精辟的話:“海軍未來在於空、潛、快”,當霍夫曼說“空潛快”時的“快”其實指的不是s艇,而是指導彈巡洋艦、導彈驅逐艦、導彈護衛艦等新軍艦,隻不過其他人的意識裏認為快就是指類似s艇的快速部隊,這充其量隻是中級軍官,要想成為高級軍官甚至海軍元帥,唯有空和潛才有希望。
    現在克蘭克讓自己留下共同指揮並讓戰列艦伴隨而行,說明自己將來也有獨當一麵的機會——船廠那麽多航空母艦不可能隻有一兩個指揮官。
    克蘭克問道:“您認為這支艦隊是衝著我軍艦隊,還是衝美洲共和國而來?”
    “這可說不好。”欣茨沉吟了片刻,“我認為兩者皆有可能,當務之急是摸清楚敵軍的實力。其實我軍擁有多少實力敵人大致是清楚的,如果他們真打算對付艦隊,不會隻抽調很少的兵力。在沒有足夠有力的反證前,我個人認為這支艦隊是衝著我們來的——因為不拿下我軍艦隊美國人絕不可能在巴西展開反攻。”
    克蘭克點點頭,欣茨的判斷和他不謀而合:現在東線、不列顛戰場結束,歐洲戰事已告一段落,南美將是下一階段主戰場,也是這場戰爭最終勝利的最後一個環節。雖然還有南非的因素,但無論欣茨還是他都相信這對德國而言並非難事:東線斯大林1000萬大軍都掃平了,區區南非30萬敵軍還對付不了?
    “馬沙爾將軍和凱特爾元帥先後給我拍來電報:元首已答應繼續向南美增兵,不過還需要一點時間:一方麵我軍剛接收了2艘英國裝甲航母,需要熟悉艦況並展開海試,另一方麵是陸軍部隊正在整補與換裝,同樣需要時間。”克蘭克想了想,“我想與紹肯將軍談一談,聽聽他對下一階段戰事有什麽考慮。”
    紹肯還不知道國內會繼續派援兵來的消息,連忙追問其詳。
    約德爾擬定的南美增援計劃代號“守望”:打算通過2-3次大規模增援行動將南美兵力增加到40萬以上。整個行動涉及規模很大,至少包括3個元帥:霍特和隆美爾,甚至還包括保盧斯。
    隆美爾的任命很好理解,他本來就對美洲共和國負有責任,但約德爾弄不清楚元首為什麽要把霍特和保盧斯也加進來。
    凱特爾卻一語道破天機:“霍特是未來美洲共和國的國防部長,保盧斯將會是總參謀長!這個國家是德意誌人民在南美的橋頭堡,沒有得力的人和部隊看守,元首能坐得安穩麽?至於紹肯和曼陀菲爾,將來就將是這個國家兩個集團軍群司令官。”
    “為什麽不是隆美爾出任國防部長?”
    凱特爾笑著搖搖頭:“元首認為他不合適。”
    “懂了!”
    約德爾馬上回過神來:霍特外交能力出眾,為人平和,善於處理錯綜複雜的局麵,隆美爾打仗是不錯的,可當國防部長還不夠格。至於保盧斯,一貫就是元首心腹愛將,當年曾擔任過副總參謀長,出任美洲共和國總參謀長也算是人盡其用了。
    霍夫曼對保盧斯的感覺經曆過很複雜的變遷:一開始痛恨其在曆史上葬送了第六集團軍,然後又輕而易舉地當了汙點證人,果綜斷將其從第六集團軍司令官位置上南下並放逐到西線,但真到西線後,保盧斯非但沒有一蹶不振,反而琢磨出更多花樣來,一方麵替霍夫曼緊緊盯著龍德施泰特,另一方麵還組織了假想敵司令部,各項工作幹得很出色,這讓霍夫曼又點頭嘉許。
    尤其是在奪取直布羅陀要塞過程中,保盧斯發揮出色,順利達成了目標,讓霍夫曼覺得這個人還是可以用的——放在一線統兵廝殺可能不行,但擔任總參謀長綜合策劃應該不錯,考慮再三後,決定將其放在美洲共和國總參謀長的位置上,他相信保盧斯能夠完成這個任務。
    “40萬?”聽到這麽龐大的數字,紹肯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驚訝地反問道,“元首是打算占領整個巴西?”
    “不,元首交代我時可沒這麽說。”克蘭克微笑道,“而且這40萬兵力不僅著眼於目前,還著眼於未來幾年防禦美洲共和國的需要。”
    出發前霍夫曼對克蘭克的指示是很明確的,在新一批增援部隊趕到前海軍必須協同紹肯維持住南美局勢:
    最佳選擇是鞏固美洲共和國防禦並擴大對蒙特羅的影響力,現在既然蒙特羅已政變成功,那就是要擴大蒙記巴西政府的控製範圍;
    次優選擇是幫助蒙特羅保住聖保羅州和裏約州這兩個人口密集、心理意義重大的區域;
    萬不得已時可放棄巴西政府,但必須保住美洲共和國。
    但真抵達南美後,克蘭克發現戰局比設想得還要樂觀,對南美局勢要價不由自主地又提高了一些,解釋說:“從元首態度來看,打完南美、南非戰役後,美德間應該可以實現停戰,我推測元首心理要價不外乎以下五點:
    第一,德國實質性控製南非——這和我們無關,那是古德裏安元帥的工作;
    第二,實質性控製巴西政府,至少要形成兩個巴西,德國和美國一家控製一個巴西政府;
    第三,讓歐洲三國拿下英屬、荷屬、法屬圭亞那,德國分享委內瑞拉石油;
    第四,包括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秘魯、玻利維亞在內的拉普拉塔集團親近我國,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可以親美;
    第五,保證美洲共和國的生存空間。”
    紹肯笑了起來:“如果按照您這些條件,南美的仗還有的打,確實需要40萬軍隊,現在美國人別說兩個巴西,連美洲共和國都不肯承認呢。”
    克蘭克聳聳肩:“這可由不得他們,如果我們達到這個目的後美國人還不肯認輸,元首說不定會繼續聯合日本向多米尼加、波多黎各、古巴、巴拿馬進軍,總而言之,除了美國本土不打,其他美國勢力範圍都可予以打擊。”
    他揮舞著手臂,模仿霍夫曼的聲音說道:“美國人不肯服?我就打到杜魯門或杜威服為止!”
    紹肯點點頭,表示理解了,然後詢問下一批增援部隊抵達的時間。
    “下一批部隊可能8月15日從歐洲出發,月底前抵達這裏,人數應當不會少於3個師。”
    8月15日這個日期選定是霍夫曼經過深思熟慮的,一方麵海軍新拿到的航空母艦將形成戰鬥力,另一方麵國防軍換裝和緊急整補也將有所成績。
    目前德國1944型編製除教導師、飛行堡壘兩個裝甲師外,其餘全安排了黨衛軍,因此第二波1944部隊主要給國防軍,第二波進行換裝的是第1、第個裝甲擲彈兵師。
    根據統帥部的計劃,由於要裁撤150萬陸軍,再加歐洲戰事已基本終結,所以1944型裝甲師不可能全部普及換裝——既無必要,經濟與後勤也不可能承受全部換裝。施佩爾初步考慮到1944年底分別完成20個1944型裝甲師和16個裝甲擲彈兵師的編組。
    目前黨衛軍已有7個1944型裝甲師,國防軍已有2個,等於今年還需再完成11個裝甲師編製。為完成150萬裁軍任務,最高統帥部除大刀闊斧削減步兵師番號外,還決定削減6個裝甲師的番號。
    說是削減6個,實際一個都沒少。因為4個裝甲師打算拆解、重組後變成海軍陸戰旅,陸軍賬麵上少了4個裝甲師,海軍會多8個陸戰旅,另外2個裝甲師將充當預備隊——將其餘各師缺編和部分老兵退役後的缺口直接這兩個裝甲師的人員進行填滿。
    步兵們就沒有這麽好運氣了,1942年、1943年動員的新組建師基本都要裁撤,凱特爾一口氣將所有300多、400多番號的步兵師全部列入裁汰範圍——反正這一口氣至少要幹掉50個步兵師以上。
    聽完這些介紹,紹肯欣然接受了克蘭克提出的作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