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章驛卒為難
字數:4278 加入書籤
嘶!
直接出關!
幾位尚書聞聽此言,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其實莫說是他們,就連昨晚已經聽過一遍的李東陽,再次聞聽到這裏的時候,也忍住眉心一皺。
膽大!
實在是太膽大了!
殿下無拘無束慣了,可是那虎賁軍也不該跟著他胡鬧啊!
而且,李東陽還知道,殿下之所以在那裏出關,更為主要的是他們在那裏,發現了韃靼軍伍的蹤跡。
也是在此時,劉健的話語,也開始說到這裏。
“殿下出關,除了其他緣由之外,更為主要的是,是他在陽和口關外,發現了韃靼軍伍活動的蹤跡,按著本官所得知的情況,陽和口之外的韃靼軍伍,兵力應該在六萬到七萬之間,他們之所以出現在那裏,就是為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用達延汗在大同的三十餘萬軍伍做掩護,而他們則是率領著精銳兵馬,準備從陽和口犯邊,繼而和大同關外的達延汗,完成裏應外合的計劃。”
我去!
劉健說到這裏。
幾位尚書剛剛有所緩和的神色,瞬間又變得緊張萬分起來。
雖然,他們已經知道了結果。
可是在聽到劉健說到這裏的時候,還是忍不住一陣後怕。
這幸好是碰到了太子殿下,要不然就憑借陽和口的那些兵丁,如何抵擋住對方六七萬的兵馬,更為主要的是,如果沒有太子殿下的剛巧碰上,那接下來的戰局,可能就真會如之前達延汗所計劃的那般,裏應外合,直接將大同擊破。
幾位尚書一臉緊張,後怕的感覺更是陣陣襲來。
劉健則是在稍稍停頓之後,一臉嚴肅的衝著幾位尚書強調道:
“所以,朝廷之前所收到的,關於韃靼三十萬大軍犯邊的數字,是不準確不確切的。”
“這個數字,是沒有包含這支秘密軍伍的,所以此次整個韃靼犯邊的兵丁總數,其實已然達到了將近四十萬的龐大數目。”
嘶!
幾位尚書瞳孔一縮,又是一陣倒吸涼氣之聲。
而劉健之所以如此強調這件事情,也是不想讓殿下和虎賁軍的功勳埋沒,故而他在強調完這一點之後,就開始繼續說了下去。
“殿下率領虎賁軍殲敵,對方全軍覆沒,殿下將他們的屍骸築成京觀後,繼續率領虎賁軍深入草原。”
“據說期間又遇到了一支為大同城外兵馬運送糧草的韃靼軍伍,雖然人數隻有萬數多人,但是他們所攜帶的糧草數目頗多,甚至因為這支運送糧草的隊伍被圍攻,還引得大同那邊的韃靼兵馬分兵十餘萬前去救援。”
劉健說到這裏,朝著一旁聽的有滋有味的驛卒望去,問道:
“這個事情本官說的對吧?”
驛卒聞言,猛的抬起頭朝著劉健望去,慌不迭答道:
“稟告大人,是對的。”
驛卒說完這句話,怯怯朝著劉健看了一眼的他,忍不住繼續說道:
“當時那十來萬韃靼兵丁突然離去的時候,吾等也是一臉懵逼,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最後還是王總兵告知吾等,說太子殿下如今就在草原,那十萬大軍可能就是得知了這個消息,衝著太子殿下去的。”
“所以,也正是因為如此,大同邊軍齊出,不計代價攻擊對方大營,雖然吾等在那次大戰之中損失慘重,但也成功將那離去的十萬大軍吸引了回來。”
驛卒說到這裏,神情明顯變得悲傷了許多。
此次大戰,大同邊軍最大的傷亡,就是在那一戰發生的。
故而當他想起此事的時候,心中不免還是有些悲慟難受萬分。
劉健皺眉,在大同聽聞過此事的他,內心也有些悲戚,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後,繼續說道:
“接下來的事情,就如之前這位兄弟所言的那般,夜晚的時候,殿下在城外送來旨意,雙方約定好信號。”
“等到爆炸聲響起,大同邊軍衝出城門,結果外麵所發生的種種,本官至今還沒有尋到答案的情形。”
劉健說著說著,突然冒出了這麽一句話語。
緊接著。
劉健好似是想到了什麽一般,目光突然轉向一旁驛卒的同時,出言問道:
“你應該是親身參見過那場戰鬥吧?所以當時發生了什麽事情,你也應該親眼見到的才是。”
“現在,你能將當初發生的情形,告知本官嗎?”
呃……
驛卒原本在旁靜靜聆聽,以防再有之前那般突然叫到自己的情況。
可是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聽著聽著,劉閣老居然開始問詢起了自己,並且他所問詢的,還是之前殿下三令九申,切切不可外傳的存在。
故而。
驛卒一時間,根本不知道如何是好。
回答?
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若是有人告訴的話,劉閣老不會有此一問。
不回答?
那自己勢必要惹來閣老的怒火。
堂堂大明首輔,對付自己這麽一個小小的兵丁,那簡直是在為容易不過。
驛卒大腦飛轉,思慮再三之後,還是決定裝作沒有聽見。
即便閣老再問的話,自己大不了搬出殿下就是。
驛卒想到這裏,雖然心中依舊是忐忑不安,但整個人的神情,已然漸漸變得淡定了許多。
劉健盯著驛卒,等待著他主動出言解惑。
可是讓他失望的是,麵前的這個驛卒和之前他所遇見的其他兵丁一般模樣,沉默以對。
劉健見狀,知道自己無法從驛卒這裏得到答案的他,輕輕歎息了一聲後,道:
“算了,我也不為難你了。”
劉健看向幾位尚書,繼續說道:
“後麵的事情,具體的情形,除了親曆之人外,外人無從知曉,而且親曆之人就如眼下這位兄弟一般,都被殿下下達了封口令,外人問及的時候,根本不會回答。”
“所以,當初的情形到底是什麽樣,本官也沒有打探到,但是後麵的種種,本官卻可以繼續講下去。”
“等到大同邊軍按著約定的信號,衝出了城門之後,就看到韃靼大營已經一片火海,再往後就是大同邊軍開始清理屍骸,繼而再發現了有萬數韃靼兵丁已經逃離,隨後又奉旨追擊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