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破口(求首訂!)

字數:2909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清末1909 !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上架第一更,兄(yi)弟(shi)姐(fu)妹(mu)們,求首訂!)
    如果見過一盆水澆在熱油裏是什麽場麵,那就能很直觀的想象出當載灃的上諭發布後,請願團那邊會作何回應,發出尖銳爆炸聲和滾滾濃煙的不止他們,還有全國各地持續關注請願運動的地方立憲派人,以及督撫大員,地方谘議局,各種數不清的民間團體,和唯恐天下不亂的革命黨。
    他們在失望之餘還不斷的唉聲歎氣,稱這是中國立憲之路的重大挫敗,朝廷的自私做法無論如何也不會接受,在報紙上大肆宣叫的同時,甚至還有個別人做出了割腕斷指的極端事,用來宣泄自己的憤怒。
    在知道請願被回絕的消息後,京師請願團特別是請願團裏的幾位骨幹人員仍然不死心,一方麵繼續上奏請求收回成命,另一方麵暗地裏組織小規模的抗議活動,以宣明它們的態度。不過有了上次步兵衙門嘩變那件事,這些人還沒聚集到一塊,都被巡警廳的人馬迅速驅趕,收獲成效不大。
    官方已經給出了回應,就這樣,第一次請願基本宣告失敗,持續十幾天的努力化為烏有,“速開國會”也成了泡影,但如果僅僅這樣就認為請願活動走到了終點,那未免太低估了他們的意誌和決心了,事實上,他們此前也沒有抱太大的希望,如果請願一次就能成功,那就不叫中國的朝廷了,他們確實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在朝廷拒絕他們的訴求之後,請願團的應對緊隨而至,所有人員就地改組,“國會請願同誌會”呼之欲出,會上重新選舉了更為專業的領導核心,並且把“國會一日不開,此會斷不可解散”的口號明明白白寫進了同誌會章程。除了在北京設立中央總部外,他們還在各省各要鎮設立分部,借此聯絡天下,共舉大事,倒逼政府退步,從這方麵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不可否認,君權至上的時代已經遠去,不管願不願意,身處當下的人都得接受這個現實,如果說慈禧在世時,還能勉強維持朝廷威嚴這塊破門麵,那接力棒交到載灃手裏,已經是一塊燙手的山芋,二十六歲的年齡已經無法駕馭這個風雨飄搖的龐大帝國,複雜的人和複雜的事讓他心力憔悴,而請願團的人也根本沒有把他的告誡放在眼裏。
    就在第一次請願運動偃旗息鼓之後,一場更大規模的請願活動已經在醞釀當中,隻不過因為農曆新年即將到來的緣故,這種趨勢稍稍延緩了一段日子,不過完全可以預料,在將來不遠的日子裏,更多的人,以及更為強勢的民意,將會從四麵八方匯集到北京城。
    這次載灃還能單純的用公告文字說“不”嗎?
    良府,葉開坐在書房裏,軍諮處的一遝文件整齊的擺在桌子上,等待著他的翻閱。
    請願團的每一位骨幹,做的每一件事,見得每一個人,這些消息一字不落的出現在了葉開的機密文件上,作為提供這些準確消息的情報機器,這個任務舒清阿的情報廳完全能夠勝任。在後者的手底下,一個涉及全國的情報幹線已經初具規模,更別說首先設立的京師股,那更是重中之重。
    自始至終,葉開都在觀望,聲勢浩大的請願風潮,不僅是一場庶民的狂歡,更是葉開靜靜觀察的一次初步實驗,投石擊水,觀湖中魚。他要通過手頭上的反饋信息,了解更真實的狀況,隻有這樣才能做出更為精準的判斷,便於他下一步的動作。
    說白了就是一句話,葉開需要在民眾和載灃之間做出個比較,到底還民眾的呼聲更勝一籌,還是朝廷的指令更有說服力,這涉及到以後的站邊問題。
    王朝沒落日,這個比較尤為關鍵。
    將這些文件一張張閱讀完,葉開的結論越來越清晰,這次波及全國的請願運動已經不僅僅是表麵文章,而是匯成了一股滾滾民意,人數之多,範圍之廣,前所未有,而且具有可持續性,其中就包括那個新成立的“同誌會”,世人皆稱此會隱然一政-黨也。
    請願一旦成功,立憲派從統治階級分到的權力自然到手,即便是失敗了,也會法不責眾,這種沒有任何政治成本的買賣,大眾自然熱衷於是。
    “同誌會”不會善罷甘休,請願運動影響力還在逐漸擴大中,照著這樣的局勢下去,民眾和政府之間的鴻溝將會越拉越大,曾經發生的一幕難保不會重蹈覆轍,而曆史將會進入一個死循環,到了那時,葉開此前苦心經營的一切都會前功盡棄。
    麵對這種局勢,葉開不得不采取行動,請願團的呼聲雖不是葉開的本意,甚至完全背道而馳,但就如同王文韶說的那樣,“民意不可違”,任何企圖違抗民意的想法都會被狂熱的大眾摧噬的什麽也不剩,縱觀前生後世,不管什麽顏色的朝代,這種事發生的還少嗎?
    葉開需要小心翼翼的取舍,在民眾和官方之間製造一個平衡點,把握好這個度,委實不容易,這也是為什麽他不著急動手的緣故。
    將手頭的文件擱下,葉開深呼吸一口氣,外麵響起的鞭炮聲越來越透出一股喜慶的氣氛,但他心裏卻不怎麽輕鬆。
    仿佛麵對一個糾纏在一起的線團,要想解開,除了精準的手頭動作,敏銳的眼神,還需要一顆冷靜的頭腦,葉開把視野盯向了那個人,在局勢變成死局之前,他手中握著最高權力。
    “韓春兒,備車,去攝政王府。”
    葉開衝外麵吩咐道,站起身,在這個請願活動暫時停止的中斷期,他終於要邁出第一步。
    毫無疑問,載灃就是那個突破口,在這場浩大的請願運動中,他作為政府最高負責人,占據著主動地位,至少目前還是。
    既是那個最後拍板喊是的人是他,那解鈴還須係鈴人,從他這打開日後的死局,就顯得十分有必要了。(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