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在外而內

字數:2540   加入書籤

A+A-




    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也就是說,如果想要設計出一款好的產品,設計出一款讓市場認可的產品,那麽就應該是讓市場來告訴我們什麽是好的,什麽是他們滿意的,而不是自己想當然地認為什麽是好的,什麽是大眾認可的。這就是自外而內的設計,從用戶的反饋中來了解需求。有很多人會誤會產品的設計本質,他們會誤以為,他們覺得是好的東西,市場就會自然而然地覺得好,這是自內而外的設計思想。一般來說,自內而外的思維方式並不正確,人類的喜好千奇百怪,你覺得漂亮的女生,別人並不一定覺得好看,如果你想要知道大眾喜歡什麽外貌的女生,最好的辦法應該是拿出一萬張照片讓大眾們進行評選,而不是你覺得最好看的那一張。前一種方法是自外而內,通過用戶的反饋來了解大眾的需求,然後開發出符合大眾胃口的產品,而後一種方法是自內而外,自己想當然地設計產品,然後硬生生地喂給大眾。”

    你的意思是,我們公司下一步要做的是自外而內地設計《二次元》,而不是大範圍的營銷嘍?”吳明兩眼認真地問道。

    是的。”夏暮晨點了點頭,他接著說道:“也許,我們采用各種各樣吸引眼球的營銷手段的確會吸引到更多的用戶來下載《二次元》,但是,如果這個《二次元》並不符合大眾的胃口呢?或者說,這個《二次元》並沒有大眾最初所期待的那麽好呢?那麽《二次元》很有可能隻是成為一個短時間的爆品,人們用過一段時間後就對它失去興趣,甚至開始卸載它。這不符合《二次元》的長期發展戰略。”

    按照你的說法,那我們就永遠不用吸引眼球的營銷手段來讓大眾知道《二次元》了,是嗎?”吳明的語氣稍有一些激動,如果以夏暮晨的想法行事,他所有的營銷計劃都將會變得毫無意義。

    不是的。”夏暮晨靠坐在了桌子旁,接著說道:“我的戰略很簡單,先讓少部分用戶使用《二次元》,這部分用戶一定是忠實的,對二次元感興趣的用戶,也可以把他們叫做《二次元》的忠實粉絲,讓他們一邊使用,一邊提出個人的意見和建議,通過匯總他們的意見建議,我們再對《二次元》進行改進,當把它做成一款符合大眾胃口的產品時,然後再進行大範圍的推廣。”

    這樣做與現在就直接大範圍推廣《二次元》有什麽區別嗎?”

    當然有區別了。吳明,你了解那些有著很好口碑的老店的發展曆史嗎?”

    不太了解。”

    那好,那我就來給你講一講吧。”夏暮晨雙手插兜,說道:“一般來說,一家老店的口碑並不是第一天就可以建立起來的,他們都要經曆長時間的日積月累,甚至要經過多次的失敗與重生。一家商店,無論它是做什麽生意的,在剛剛經營的那會兒,一定不會吸引到更多的消費者,因為人們根本就不認可它,甚至,連想要認識它的願望都沒有。為了能繼續生存下去,這家店就必須學會改變,學會多傾聽消費者的意見與建議,然後努力地重新自我定位,完善產品。也許,這家商店的門臉並沒有什麽變化,但是,它的內部卻在一點一點地改變,因為它對消費者意見的重視,使得它的產品越來越符合消費者的口味,而消費者也因此越來越認可這家店。消費者隻要走進這家店並購買了其所銷售的商品和服務,就會從心底肯定這家店,然後,成為這家店的回頭客。同時,消費者也會在有意無意間向其親戚朋友推薦這家店。這樣,這家店的口碑就會漸漸建立,最終,甚至會成為一家百年老店。”夏暮晨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相反,如果一家店在開業的第一天就相當火爆,那麽我相信它一定不可能成為一家百年老店的。原因很簡單,這家店的經營者會誤認為這種火爆的現象將會成為一種常態,他會夜郎自大自己的店是一點缺點也沒有的店,因此,它便不會重視消費者的需求,不會重視市場的偏好,尤其是當這種火爆是它花錢雇人所營造出來的假火爆時,更是如此。人們購買過一次它的商品和服務以後,便再也不會購買了,消費者清楚地知道自己上當了。”夏暮晨認真地看著吳明,說道:“現在你明白了吧,此時的《二次元》就是故事中的一家店的商品或是服務,而我們則經營著這家店。如果現在就利用網絡水軍展開爆炸式的營銷,就如同故事中的第二種店,在剛剛開業那天就把場麵搞得特別火爆,然後吸引大量的消費者湧入我們的店。可是,當他們購買過我們的商品後,就會大呼上當,從此以後,再也不會光臨我們的店了。相反,如果我們隻是先小範圍地經營我們的店,然後多傾聽這小範圍的消費者的意見,然後不斷試錯,不斷完善產品,讓《二次元》越來越符合市場的胃口,當產品得到不錯的口碑時,再大範圍地宣傳推廣,那麽他所能帶來的效果將會完全不同。前者是如同煙花一般的火爆一時,而後者,則是如恒星一樣的永遠燃燒。”

    我們明白你的意思了。”吳明點頭說道:“你是想在《二次元》還不被大眾所熟知之前,先把它做得盡量完善,當它一次又一次地被改造,並得到一定的口碑以後,再把它介紹給大眾,這樣,《二次元》才能經得住市場的考驗。”

    一語道破,總結的很好。”夏暮晨向吳明豎起了大拇指。

    他接著說道:“現在,絕大部分的公司太過於浮躁,他們希望產品剛剛上市時就被市場所認可,甚至希望所有的消費者都去購買和使用它們的產品。然而,他們卻不知道這麽做的危險性。這就好像是一個沒有經曆過訓練的士兵,第一天拿槍就跑到了戰場的最前線,而他的結果隻能有一個,那就是死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