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十二生肖

字數:4431   加入書籤

A+A-


                      鹽村和銅村的地位在丁部落中很重要,因此兩個村中戰士的比例較高,加上從交換來的奴和新加入的部落中訓練戰士,填補了兩個村戰士的空缺。目前,兩個村都是兩個連的標準配置,鹽村就是鼠和婦兩人做連長。不過因為鼠和婦兩人還負責村中建設任務,戰士的管理主要由六個排長共同安排,隻是重大事項還要交予鼠、婦兩人決定。
    鹽村地位特殊,和它的發展方向有關。鹽村的主要工作就是製鹽,包括粗鹽和細鹽,然後利用粗鹽和周圍的各個部落進行交換。交換的過程中收集各個部落的信息,包括人員構成、生存方式、食物采集內容及重要的地形圖,還有他們與周圍部落的關係圖。
    鹽村的交換方向或者說貿易路線主要是向西、西南發展,如黑水部落已經不再是他們主要的交易對象,已經深入到黑水澤南岸狂蛇部落、神蟲部落。至於西方,則已經到達黑狼部落、逐鼠部落,甚至快要接近更遠處的雪山部落。
    既然是主打貿易,那麽公平、誠信就是交換過程中首要原則,在這個處事原則下,有一杆公平的稱將會更加令人信服。鹽的交換可不能再像之前一樣,用目測力石大小來進行。
    鼠和婦在匯報了鹽村的當前情況之後,丁奇將目光轉向犀角旁邊一位中年男子身上。
    “李衡,好久不見,你可是鹽村的老人,不知道上次給你布置的任務完成得怎麽樣了?”
    李衡滿臉激動,聽到丁奇喊自己,高興地猛點頭,立即起身跪到地上,五體投地,直呼荒神。
    “荒神,您真是大荒的神啊!您講到的那可真是神賜之物,我已經按照荒神的要求將杆稱製作出來,現在村裏麵已經有二十杆稱之多,大稱小稱都有!”
    激動的衡起身,從身後的椅子旁邊拿出一個盒子,雙手呈遞給紅蠍,再放在丁奇麵前。
    李衡,原名叫木,是力部落中僅次於醫巫和頭領的部落成員,算是醫巫的儲備人選,和雲一樣。雖然因為年齡的關係,上任醫巫將位子傳給了雲,但他和頭領藍虎經常一起出去交換,閱曆很豐富。去鹿部落的第一次交換,他就跟著去了。當時,對荒神製作的天平稱和扁擔那是記憶猶新,特別是天平稱更堪稱是神賜之物。自打那之後,他就迷上了那個天平稱。
    鹽村成立之後,他隨著運鹽的隊伍去過一次寧城。當丁奇聽說他是藍虎頭領的隨從交換人員,並對天平稱癡迷之後,就對他特別看重,將一項重要的工作交給他,並賜名衡。加上力部落已經被賜姓李,他的名字即是李衡。
    從其名字就能看出來,丁奇安排的任務就是將“度量衡”之中的衡即稱製作出來。
    目前部落中的“度”已經解決,利用多功能瑞士軍刀上的鋼尺製作出來許多竹木米尺,精度都已經達到毫米級。至於“量”則利用空的某大牌子礦泉水瓶(500)和細沙進行測量,用木料製作出來升和鬥,一升就是1000,一鬥等於十升。
    而衡是有參考,一斤的重量也利用空瓶裝水的方式計算出來,但合格的一杆稱卻是沒有製作出來。這個重任,丁奇就交給了衡,同時給他的還有那個空水瓶。
    當然,丁奇也沒有給衡太多的想象空間,免得難為他,直接給對方畫出來以前使用的杆稱樣子,讓他回去自己製作。沒想到幾個月不見,他真成功了!
    打開盒蓋,出現在丁奇麵前的是一杆用杉木製成的杆稱,上麵刻畫了長短不一的許多線條,不是星卻均勻有致,看刻度應是二十斤稱。提線下麵包裹有銅片,上有提鈕和稱鉤,有些醜但做工還算細膩的提鈕上各有一根提繩。一塊用純銅製成的稱砣擺放在木盒一角。
    從提扭上來看,衡費了不少心思,稱鉤也是用青銅彎成。
    拿起稱,將衡遞過來的幾種稱量物一一掛在稱上,都很標準。
    丁奇很滿意,發自內心的高興。
    “衡,你做得很棒!我都不知道該如何獎勵你。這樣,你隨下一批運鹽的隊伍前往寧城,我會讓雄鹿長老給你單獨給你安排一個院子,你過去多培養幾個製稱的學生,我要讓你衡的名字傳遍大荒!”
    這比任何褒獎還要激動人心,受到鼓舞的衡再次匍匐在地,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與會的人員鼓掌歡呼,為衡能有這樣的待遇而高興。
    接下來,丁奇又仔細叮囑衡一些注意事項,特別在星稱上指點他,讓他能有更大的進步。
    杆稱的誕生,將會對整個大荒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會議結束,篝火晚會也即將進入。作為丁部落的頭領,被大家眾星拱月一般迎上一處高台。照例,丁奇進行了一番打雞血般的鼓舞,令得鹽村眾人異常興奮。不過,丁奇的一句“吃好喝好”讓大家的情緒再上一個台階,雖說沒有酒。
    酒的產量太少了,現在還沒有奢侈到隨便供應的程度。
    丁奇在鹽村又呆了一天,察看了周圍的地形,包括適合種植作物的地方。此次前來,丁奇帶了一包種子和不少葛根,親自教導鹽村負責種植的人如何耕種。至於農具和牛,早就在一趟趟的運鹽過程中送到鹽村。
    部落想要近幾年全部穿上葛麻製作的衣服,就得加大種植麵積。前段時間蒼鷹長老帶隊去鹿村參加交換會,其中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接收銅村送過去的葛根種子和根頭,在鹿村周圍進行耕種。今年秋天,在采摘完葛根和葛根纖維之後,這裏也將發展製酒和紡織產業,將貿易的種類增加。
    製鹽業是鹽村乃至整個丁部落的支柱產業,可謂是冶煉之外的第二大產業,甚至比製陶還要重要。丁奇在鼠的陪同下參觀了鹽村采鹽和製鹽場,對一些細節問題提出改進意見。鼠以前匯報過,為了製鹽方便,專門引了一條小河過去,減少運鹽礦的時間。
    此時看過去,滿目蒸汽升騰。蒸汽越多,證明製鹽產業越紅活。曬鹽的陶盆一排排擺放整齊,延伸到整麵向陽坡上。由於葛麻布的出現,現在鹽村製作出來的精鹽比以往更好,雜質更少,所以村裏現在產出的鹽分為三種,粗鹽、細鹽和精鹽。以前的精鹽作為細鹽來賣,目前產出的精鹽隻供應寧城和三個村。
    以前過濾好的細鹽水是直接熬煮成鹽,占用的人力、工具比較多,如煮鹽工人、伐木工人還有運輸木頭工人。現在直接將過濾好的鹽水攤曬在專門製作好的大陶盆中,利用大自然的力量進行曬鹽。人工節省大半,木材節約80,效率也提升近三倍。
    這都是在丁奇指導下完成的。
    畜牧業也是鹽村一項重要工作,要充分利用周圍的草料喂養出更多的牲畜,除了自給自足,還要供應寧城。這個任務也是不輕,不過鼠和婦卻是不擔心,拍胸脯保證一定完成任務。
    婦拍得啪啪響,波濤洶湧,看得丁奇眼皮直跳,內心卻替鼠的兒子鼠來寶擔心,你說這麽好的資源,咋就乳水不夠呢?胸大屁股大,可是大荒上好生養的標誌啊!
    作為鹽村另一項特色產業,狗的繁育可謂紅紅火火。鹽村的狗場中已經有接近二百條狗,其中幼犬接近五分之四。鼠做過匯報,從狼轉變馴化的母狗中,已經接近有五分之一的母犬可以一年生育兩窩狗,這是一個明顯向狗的特性進行轉移的標誌。對狼來說,一年就生一窩幼崽,基本也就是在三四月間,這算是低海拔地區狼類的繁殖特點。所以,部分還未完全馴化成狗的狼此時在狗場中已經生育了一窩幼崽。
    從鹽村出發,繼續向西,丁奇帶領一行不到七十人朝著原厚土部落所在地前行。再從厚土部落轉而向北,一路疾馳八天左右即可到達烏金部落所在地。
    眾人一路走走停停,速度倒是不慢。十二位勇士在紅蠍的安排下,處在隊伍最前方遊走。他們在紅蠍請示丁奇之後,專門成立一個班,對他們進行單獨管理。像行進途中的訓練,這可是從奔那裏就開始的老傳統,出行、訓練兩不耽誤。至於安排休息地點、清除障礙、驅趕野獸等,都是他們分內之事,包括打獵。
    作為班長的辰龍居中調度,將前方傳過來的消息匯總之後再向紅蠍進行匯報。辰龍原名螳,是一個湮滅在曆史浪潮中部落裏的一個奴,因緣巧合之下,竟來到丁部落,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不弱的身手,成為十二勇士中的第一人,並被荒神賜名辰龍。
    至於其他十一人名字,都被喜好起名字的荒神根據他們的體貌特征逐一賜名十二生肖中某一名字。比如排名第二、肌肉虯結的寅虎,排名最後賊眉鼠眼、靈活異常的子鼠。
    十二生肖的命名,雖是丁奇借用老祖宗的智慧結晶,但從側麵也反應丁奇起名有些上癮,另外可能就是他有點懶,懶得想名字了。還好,他沒有給十二人起甲乙丙丁之類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