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劉備取蜀
字數:3086 加入書籤
這時候的蜀中立刻陷入了全麵的危機,由於劉備集團擁有“天書”輔助,凡是效忠劉備的都被賜予技能,連能力都獲得了些微的提升,所以這導致劉備集團對蜀中擁有更加絕對的優勢,再加上有劉璝、鄧賢、吳班、吳蘭、雷銅、法正、張鬆和孟達等人的暗中策應,劉璋大軍現在可以說是連戰連敗,僅僅一個月不到的工夫,劉備就從梓潼殺到了綿竹了。
“什,什麽?劉備現在都已經來到了綿竹城下了?”聽到這個消息的劉璋頓時麵如土色,對著麾下的眾文武說道:“諸位可為我定計,下一步應該做什麽?”
這時候隻見張鬆上前拱手說道:“主公,其實你也看得出來,現在我們幾乎沒有任何希望了,主公麾下將士們死的死,降的降,想要繼續保住這份基業恐怕已是癡人說夢,所以,依鬆之計,主公莫若率眾投降吧,劉使君為人仁義,隻要主公歸降,最起碼能夠保住性命,而且還能衣食無憂的過上一輩子,對於現在的你來說,已經足夠了。”
卻見一旁的黃權站出來,大聲說道:“張鬆賣主求榮,像這樣的人有何顏麵生在世間?如今卻對著主公指手畫腳,實在該殺!請主公殺了張鬆,清除奸賊,整軍備戰,我們在成都還有五萬之眾,還有巴郡及南部各郡的將士,加起來不下十萬人,而劉備逆賊偏師遠來,且被困在北疆,隻需假以時日,待得劉備兵糧用盡,軍心疲憊之際,就是他的大軍瓦解之時,還請主公早作決斷啊。”
劉璋一聽此言,臉上頓時現出了一絲的猙獰,剛想說話,就見軍士稟報道:“主公,不好了,綿竹守將泠苞被部將張翼刺死,張翼那廝率領綿竹守軍打開了城門,向劉備投降,如今綿竹已經失守,賊兵,賊兵馬上就兵臨城下了”
“什,什麽?連連綿竹都失守了?這,這”劉璋一聽這話,剛剛凝聚起來的勇氣頓時消散於無形,整個人像是泄了氣的皮球一般,苦笑著對黃權說道:“公衡,現在又如何?”
隻見黃權大聲說道:“主公,現在並非是最後時刻,我們不是沒有希望,請主公率領部眾速速離開成都,下官定然率眾誓死抵抗,為主公撤離爭取時間,之後主公再召集各郡兵馬一起援助,勝負還未可知啊!”
“哼,勝負未可知?黃公衡,你也太高看自己了吧?主公現在坐擁成都,都未能擊敗劉使君,如果出逃之後,恐怕就沒有能力將他擊敗了,現在以成都和南部諸軍投降劉使君,將來還會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如果抵抗到底而失敗的話,可是要麵臨著性命之憂,你為了自身的名聲而不顧主公的性命,這才是真正的不忠!”
“你,張鬆,你真是夠可以的,自己不忠也就罷了,反而如此無恥,對於自己的背叛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主公,你可千萬不能聽他的啊,老主公千辛萬苦建立的這一份基業,可不能就這樣斷送了啊”
“好了!你們都少說兩句行不行?”劉璋被張鬆和黃權的爭論吵得頭暈腦脹,大聲喝道。
等到所有人都停下來之後,劉璋歎息著說道:“可憐我蜀中這幾年動蕩不安,去年是那趙韙鬼鬼祟祟,被人引誘,反叛於我,我們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把他給平定,然而這也導致我蜀中元氣大傷,否則也不會對於張魯的進攻而無可奈何,今日再遇劉備之禍,我如果竭盡全力相抗的話,或許能夠得勝,然而得勝之後呢?張魯一定會乘虛而入,到了那時你們讓我用什麽去抵抗?更何況劉備還有荊州和交州的兵馬。如果大舉入川,我們或許連勝利的機會都沒有,唉,我這個人無德無能,不能給蜀中百姓帶來一點好處,又怎麽忍心把百姓帶到無休止的戰亂之中?玄德公這個人既有能力,又是仁義之人,我相信他一定有能力守住益州,給百姓帶來好日子,所以我決定,向他投降”
“啊?什麽?”
“主公,要三思啊。”
那些忠於劉璋的文武一聽這話,全都大驚不已,對著劉璋跪倒在地,哭訴著說道。
這時候忽見一人上前說道:“主公之言,正合天意。”
眾人一看,這人是巴西西充國人,姓譙名周,字允南,現任劉璋麾下的從事。
劉璋一聽這話,連忙問譙周說這話是什麽意思。
隻見譙周說道:“下官夜觀天象,見群星聚於蜀郡其大星光如皓月,乃帝王之象也。更何況在一年之前,有童謠唱道:若要吃新飯,須待先主來。此乃預兆。不可逆天道。”
黃權一聽這話,頓時大怒,立刻請求劉璋殺了譙周,以免其妖言惑眾,然而劉璋卻揮手阻止道:“譙允難向來精通天象,他之前的預料也無一不準,由此可見天意如此,殺之何益?既然如此,那我也沒有必要再去掙紮了,這就考慮投降的事情吧。”
“主公三思啊。”
黃權、劉巴和吳懿等人全都跪倒在地,再次流淚勸道。
張鬆、法正和孟達則是心中大喜,互相對視一眼,難掩心中的得意,他們是最開始主張讓劉備取西川的人,並且在取西川的過程中立了大功,相信隻要追隨劉備,將來一定會得到重用的。
這時候隻見劉璋搖了搖頭說道:“我意已決,不必多言,法孝直,前番你曾經代表我出使過玄德公,一事不煩二主,這一次還是你去吧,見了玄德公,一定表明我的誠意,我現在別的不希望,隻希望能夠平平安安的過一輩子,讓我的家人保住一條性命,心裏就滿足了。”
“諾!下官一定將主公的意思向劉使君表達清楚,同時下官向主公保證,就算是拚了性命,也一定會保證主公及家人的安全!”
法正一臉的堅決,對著劉璋鄭重說道。
其實這也是法正提前與張鬆、孟達二人商議好的,不管是從劉備眼下的利益出發,還是從他們的名聲來講,保全劉璋都是最正確的選擇。
當然,法正也相信劉備這樣的明主絕對會同意這麽做的。
劉備在聽聞劉璋要投降的消息之後,頓時喜出望外,連忙率軍來到成都,對著劉璋流淚說道:“並非是備不行仁義,實在是形勢所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