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煮屍碎屍案(三)

字數:8049   加入書籤

A+A-


    這個小區的詢問暫時告一段落,警員們準備帶著拷貝的jiān kòng錄像離開。

    在出門崗前,一直沒有出聲的蔣招娣忽然問道:“你們的工作除了在這裏執勤,還有其他的內容嗎?”

    保安隊長稍稍一愣,才說道:“當然不是。我們每天還要巡邏的,一個班巡邏要兩三次的樣子。巡邏的時候,我也沒注意到有人提著這樣的大塑料袋,你們有誰注意過嗎?”

    “沒有……”

    “晚上也巡邏?”

    “晚上當然也要巡邏,一晚上兩次,上半夜一次,下半夜一次。”

    保安隊長肯定的說道。

    蔣招娣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去業主的樓上嗎?”

    “這,一般倒是不去的,除非是有什麽事情,否則我們一般是不上樓的。每一次有事情的話,最低也是兩個人一起去的。這兩天都沒什麽事情,我們也有工作日誌的。”

    保安隊長的話讓蔣招娣稍稍失望,不過仔細一想也對。如果要是保安們隨意上樓巡查的話,說不定那些業主也會擔心了,萬一要是哪個保安的手腳不幹淨呢?

    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

    所以,除非是業主有什麽事情,不然的話他們是不會上樓。

    “我明白了。你們注意打聽一下,看看誰家有異常的事情,諸如長時間的煮肉的味道,如果能夠tí gòng重要的線索,我們警方采納之後,會tí gòng一定的xiàn jīn獎勵的,不會低於一萬塊。”

    蔣招娣的心中沒有抱著多大的希望,不過還是說了一遍。

    警方對tí gòng線索的人員有一定的xiàn jīn獎勵,這並不是市的首創,很多的地方都已經在執行了。

    效果很好,畢竟那句話說得很對,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也許警方的排查總是有疏漏的,這樣tí gòng一定的物質獎勵,大大刺激了群眾的積極性,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在這裏沒有找到相關的線索,蔣招娣等人也沒有泄氣。

    這種管理嚴格的小區,犯罪份子隻要不傻,要麽是不在這裏,要麽就是極度小心。

    他在這裏居住的話,這裏是他煮屍的地點,那麽警方就輕鬆多了。

    畢竟jiān kòng器幾乎遍布了每一個角落,黑塑料袋子那麽大,隻要認真瀏覽這個jiān kòng錄像,總能夠發現的。

    就怕和這裏毫無關係,那麽蔣招娣他們就做了無用功。

    也不能說是無用功,排查的地點越多,範圍也就自然縮小了。

    蔣招娣又去了另一個小區。

    這個小區有年頭了。

    有年頭,就代表著管理和各方麵的情況和新開盤的小區相比大大的不足。

    比如說這個小區,是開放式的。

    也就是說,沒有外聘的保安。

    事實上,很多老舊的小區都是這樣。

    興建的時間很長了,那時候,連車位都沒有預留,自然也考慮不那麽的周全。

    因為比較老舊,所以,房子的價格是偏低的,一些有錢的住戶,選擇了搬離這裏,將這裏出租給外來務工的人員,這就造成了一點,那就是這個小區的情況極其的複雜。

    所以,排查工作也就相對很艱難了。

    再難也要排查。

    警員們一家家的敲響住戶的門,詢問著大同小異的問題。

    那就是這兩天聽沒聽到什麽特殊的響聲,或者聞到什麽味道之類的。

    排查的人員很有經驗,蔣招娣隻是了解了一下工作進展,就知道,這個小區排查完,順利的話,也需要兩天左右。

    畢竟,不是每一個住戶現在都在的,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在上班,隻能挑他們下班之後,再次前來。

    這就意味著,排查的時間大大拉長了。

    回到市局,蔣招娣先關心了一下交通部門的消息回饋。

    讓蔣招娣失望的是,回饋的消息不容樂觀。

    因為那裏並非是主幹道,加上其他方麵的原因,僅有的兩個shè xiàng頭,已經損壞了有一年多的時間了,沒有修。

    也就是說,想要從jiān kòng錄像中找到當時拋屍的這個人,是不可能的了。

    隻能寄希望於周邊其他街道完全的shè xiàng頭,看看有沒有發現。

    已經有警員拷貝了相關的錄像,正在快進著觀看。

    蔣招娣又去了一趟法醫那裏,得到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有什麽發現。”

    “蔣局,情況很糟糕。這具屍體經過我們的拚湊,發現隻有一半。另外進行了初步的檢測,得到的信息幾乎沒有。它被開水煮沸好幾個小時,組織細胞和信息已經完全被破壞了。我們正在努力的根據他的顱骨情況,希望能夠還原出這個人的外貌特征。”

    這算是唯一的一個好消息了。

    “還原外貌有把握嗎?”

    “基本上不存在技術上的難題。”

    法醫肯定的說道。

    這個凶手可以說算漏了一點。

    孫廣得到的這些肉塊,包括了一個完整的被煮得麵目全非的腦袋,如果是從前的話,很難複原出死者的真麵目。

    但是,現在技術力量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不要說這具了,就算是埋在地下幾千年古人的外貌,也能夠通過技術手段進行還原。

    前提當然是顱骨保存著完整。

    這具屍體就是如此。

    “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我們集中組織人員力量,明天這個時候,肯定能夠拿到準確的結果。”

    “好!”

    蔣招娣的心中算是鬆了一口氣,又詢問了幾句,才離開了這裏。

    這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知道了死者的外貌,就可以調查死者的身份,知道了死者是誰,就可以從他的社會關係入手,一環扣著一環,抽絲剝繭,慢慢的就能夠找到凶手的蹤跡。

    而不是像現在一樣,隻能單一的進行排查。

    蔣招娣對這個案子跟進了一個上午,這才暫時放下這件事情。她處的位置不同了,除非是大案要案,不然的話,不會親自的接觸下麵的案件,不然的話,蔣招娣會被忙死。

    這個案子的性質太過惡劣,不止是出了人命,所以,蔣招娣才額外的關注。

    臨近下班的時候,蔣招娣又到了這個專案組。

    她很關心這個案件的進展情況。

    “大致的情況現在如何?”

    “各單位排查小組沒有得到有用的線索……”

    “外貌還原正在進行中……”

    “jiān kòng錄像已經分析完成,沒有發現疑似目標的嫌疑人。”

    一條條的消息匯報了上來,蔣招娣的臉色很平靜。

    “接下來的工作安排的怎麽樣?”

    蔣招娣看向了負責這個案子的組長。

    “報告蔣局,我安排排查人員繼續進行排查,因為有部分人員白天的時候不在,隻有這個時間段,他們是在家裏的。我們爭取不漏過每一個對象……”

    蔣招娣點點頭,表示讚同。

    第二天法醫和技術部門有了消息,這個人的外貌已經還原出來了。

    當然,還原的外貌不可能有胡子,相似度雖然很高,也不是沒有缺陷的,大概隻有熟悉的人才能一眼認出來。

    死者的部分信息被發布到網上還有各個下轄的派出所,以及其他的省市。

    現在網絡很發達,隻要有人報了失蹤案,那麽就可以讓他們進行辨認,希望可以盡快的得到死者的身份。

    不止光靠這一點。

    警方內部當然也在進行圖像對比。

    如果有記錄的話,也就是有案底的人員,就會很快對比出來。如果沒有的話,那就十分的麻煩了。

    戶籍科有著國內所有人的zhào piàn,隻是那是一個海量的工程。

    死者的性別已經確定,為男性。

    去掉女性這個龐大的數字,再去掉未成年人這個數字,剩餘的數量,也足以讓任何人絕望。

    所以,從這一點分析是不可能的。

    第三天,排查工作全部結束,沒有發現這個案子的有用線索。倒是發現兩個網上在逃犯,算得上意外收獲了。

    一時間,偵破工作陷入了停頓中。

    蔣招娣召開了專案組的會議。

    將所有的卷宗看完,蔣招娣的臉上看不出任何的喜怒哀樂,平靜的問道:“這就是你們交出的答卷?死者是誰不知道,相關的線索幾乎為零,你們下一步的工作打算怎麽做?”

    她有些生氣的看著專案組的組長。

    組長分辨了一句:“蔣局,這個案子很棘手。咱們能做的都做了。一共排查了將近千人,案發到現在,所有的專案組成員每天睡眠的時間都不足四個小時……”

    蔣招娣擺擺手,很是粗暴的打斷了他的話:“不要和我說你們有多辛苦,我當然知道你們的辛苦。這是我們的責任,你們想想,死者意外遇害,他的家庭,他的妻兒老小又是什麽樣的心情,咱們的這份辛苦,找出凶手才是值得的!說說下一步的工作吧,我隻要結果!”

    她的態度很強硬。

    不是蔣招娣的心腸硬,難道就因為他們太辛苦,就放棄追查凶手嗎?

    顯然,這樣的事情蔣招娣是做不出來的。

    “我會安排人員進行第二次的排查,另外就是想辦法核實死者的身份。”

    組長說出的這個方案,讓蔣招娣很失望。

    第一次排查沒有結果,第二次就能夠有結果嗎?

    很顯然夠嗆。

    “目擊者的情況正常嗎?”

    蔣招娣想了想,詢問道。

    她對組長說出的方法不置可否。

    “根據咱們jiān kòng人員得到的記錄情況來看,我們判斷,這就是一對普通的老夫婦,他們不存在作案的可能性。”

    “那好,撤銷對他們的jiān kòng吧……”

    蔣招娣這樣下了決定。

    對孫廣的監督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那是浪費人力物力。

    “明白!”

    “做事吧。盡可能的想到有用的方法,我不希望這個案子成為眾多未破解案子中的一員。”

    “是!”

    蔣招娣回到辦公室,打開電腦。

    她進入到了內部網絡,這個案子的大部分情況,已經在這裏留下了相關的資料。

    沉吟了片刻,蔣招娣將這個案子發送到了一個特定信箱中。

    這就代表著,這個案子不好辦,需要集思廣益,有些權限足夠的人會看到這個案子。

    偶爾的時候,他們會給出自己的意見。

    這些意見,有的天馬行空,但是未嚐不是一個新的思路。

    趙燚所在的部門就是如此。

    吳悅負責的就是相關案件的分類。

    全國各地的疑難雜症的案子,吳悅進行歸類,不止是她一個人在做著這樣的事情。

    趙燚看到這些案子,會拿出來一部分進行討論,然後將他們的思路發回原單位。一些特殊的案子,他們也會接手。

    這一點,趙燚他們有很高的自由度。

    今天,趙燚在眾多的案件中,發現了這個來自市的特殊案件。

    對發送人,趙燚一看就知道,是蔣招娣,這讓他不禁有了幾分的興趣。

    蔣招娣一向是不服輸的,如果有幾分把握,她也會選擇獨立攻關,隻有全然沒有什麽頭緒的事情,才會提交。

    這樣的案件幾乎鳳毛麟角,可見蔣招娣是一個很驕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