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訪談錄

字數:3650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文藝時代 !
    “先恭喜啊,終於結束了漫長的戀愛階段,步入婚姻殿堂。”
    楊蘭開了句玩笑,道:“今天你能來我非常高興,早就想跟你聊聊,一直沒機會。其實你給我的感覺有點神秘,就像生活在一座電影的象牙塔裏,跟這個圈子格格不入。”
    “象牙塔到底是什麽意思,是烏托邦麽?”褚青問。
    “有些類似,就是指那些脫離現實社會,躲在自己的小天地裏搞創作的。”
    “哦,有一半讚同吧。我拍戲的時候可能是這種狀態,不拍戲的時候沒什麽兩樣,照樣一天三頓飯。而且我覺得不是格格不入,隻是不想出來活動。”
    “為什麽不想呢?是討厭這些程序和人情往來麽?”
    誒!
    他一聽就曉得是套路,含糊道:“呃,比較懶吧,平時就不怎麽愛動。”
    “拿網上的話說,就是宅男唄……”
    楊蘭笑了笑,誰說這貨難搞啊,這不挺油的麽?她也不再試探,直接進入主題,道:
    “咱們回到剛才的開場,從97年到2003年,你一共拍了9部獨立電影,其中5部跟第六代合作。很多人說,你是大陸獨立電影最好的代言人,但到《盲井》為止,從《天下無賊》往後,這個性質好像就慢慢變了。我查了查資料,你的一些鐵杆影迷很不喜歡這種變化,認為你商業化了,隻想賺錢了,拋棄以前的藝術品質了,你怎麽看?”
    褚青討厭上節目,但演員得盡到義務,必須要配合宣傳。上歸上,有的一走帶過,有的能掰扯幾句,完全取決於節目質量。
    他喜歡楊蘭的切入點,沒那麽諂媚,可著勁兒的吹捧嘉賓的那點榮譽;也沒那麽做作,故意顯得很深刻。碰到這樣的主持人,他還是願意聊聊天的。
    “首先我澄清一點,電影有類型之分,但我接戲的時候,是不看類型的。我以前很窮,基本給錢就去演,隻是找我的都是藝術片,沒有商業片,因為不帥嘛。後來生活能保障了,就憑著自己的喜好去挑,我喜歡這劇本,那我就演,當然也有人情綁架的情況。我早期拍了很多藝術電影,就說我是文藝青年,後來轉商業,又說我背叛藝術,追求金錢……這種強行打標簽的做法,我覺得,覺得挺可愛的。”
    褚青頓了頓,才用了可愛這個形容詞,繼續道:“與其說是我轉型,倒不如說是產業轉型。以前拍商業片賺不到錢,所以藝術片興盛,現在市場火爆,商業片自然就翻身了。其實演員的選擇權非常小,永遠跟著產業變化而變化,就像現在,我再想演一部《小武》都很難,因為沒人拍了。”
    喲!
    楊蘭有點驚奇,沒想到這個見證獨立電影興衰史的家夥,居然會這麽講。她臨時調整了問題,道:“那你認為,藝術和商業該怎麽區分?是故事情節,演員陣容,還是純粹指票房?”
    “都不是,我覺得就兩點,一個是否通俗化,一個是否符合大眾的觀影趣味。像《甲方乙方》,才賣了三千來萬,但它就是部商業片。像《山楂樹之戀》,賣了一億多,但你能說它不是藝術片麽?觀眾有時候會受到宣傳誤導,可本質是不變的。”
    “不過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兩邊影迷一直在掐架,簡直不共戴天。這個你怎麽看?”
    “我就很奇怪啊,有什麽好掐的?”
    褚青喝了口水,道:“一個是感官享受,一個是心靈觸動,它們並不矛盾,也無高低之分。我們真正要重視的,是那些最根本的東西。”
    “比如呢?”
    “比如劇本的邏輯性,演員的功力,導演的水準,意識的表達,甚至服裝、布景、配樂特效等等,這些是掐架的地方。因為我們有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資本進入的速度遠遠大於人才培養的速度。我們不缺錢,不缺明星,缺的是編劇、導演、製片人這一係列的行業人才。”
    “商業性和藝術性,是電影產業的兩大支柱,好萊塢的全球推廣那麽厲害,但他們同樣注重獨立電影。我們不行,看什麽賺錢就一窩蜂的往裏紮,看什麽類型的片子火了,就不管不顧的跟風。從2006年以後,我們就瘸著一條腿在走路……”
    “所以你要做北影節?”楊蘭忽然插了一句。
    “……”
    褚青一怔,這個做字,意思可太多了。他下意識瞅了瞅對方,又瞅了瞅導播,沒言語。
    “沒事兒,隨便說說,我也了解一些內幕。”那女人很嫻熟的挖坑。
    切!
    他又不傻,在腦中挑挑撿撿,方道:“其實很簡單,商業片興盛,就去扶持藝術片;藝術片興盛,就去扶持商業片,這是健康的發展模式。我隻是不想看到,我們的電影人喪失了思考和創造力。”
    這不廢話麽!
    楊蘭也在心裏吐槽,曉得他不肯細說,隻好衝導播示意:“先休息一下吧。”
    “好,十五分鍾後繼續!”那邊應了聲。
    ……
    《楊蘭訪談錄》很短,每期三十分鍾左右,褚青的錄製比較長,分上下集播出。提綱上很清楚,一段談電影,一段談表演,一段談《劍雨》,一段談生活。
    “上次我采訪周遜,她說演員一定要破壞自己,讓角色一點點的進去,不然你演出來的還是你自己。這觀點你同意麽?”
    “同意啊,我也從這個階段過的。不過現在覺得,你不僅要讓角色進去,還得保持自己的意識,呃,聽著有點像精神分裂啊。”
    “你的意思是她不如你?”
    “肯定不如我啊,那麽矮……”丫還伸手比了比。
    “哈!”
    楊蘭曉得他們的交情,壓根沒當真。
    到此為止,一切都很順利,她的選題很巧,沒做什麽回顧啊,盤點啊,感慨啊……拜托,早被媒體扒光了,就聊他沒聊過的。
    或許對方的配合給了她某種錯覺,就開始走收視率的套路橋段,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你對現在的年輕演員有了解麽?”
    “不怎麽了解。”
    “如果讓你給他們一些表演上的建議,你會說什麽?”
    “沒什麽可說的,我還沒到那種指點迷津的程度。”
    嘖!
    楊蘭一聽,就知道玩過了,連忙往回兜,直接舍棄話題,笑道:“那咱們說說《劍雨》吧,這部武俠片跟以往的武俠片有什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