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話:戰象

字數:4532   加入書籤

A+A-




    ()    成吉思汗率領大軍直奔花剌子模國都撒馬耳幹,選擇離城十裏的闊克薩萊作為蒙古軍隊的大本營。通過實地偵察,他發現撒馬耳幹麵環山,隻有城西是平原,便決定將廝殺的戰場放在這空曠的西門外,以利於善長野戰的蒙古騎兵。

    在偵察當,雖然他看到了撒馬耳幹那堅固的城牆,深深的壕溝,鐵製的城門,也在心不斷地讚歎此城確是堅固得名不虛傳,可是他更看重人的因素。

    在巡視間,成吉思汗反複向他的部下說:“城的強大,隻有賴於防禦者的勇敢才行。”

    換句話說,固若金湯的堅城,在怯懦的將士是守不住的,而終為英勇無畏的軍隊所破。為了迷惑城裏的敵人,成吉思汗聰明地實施了借兵於敵的策略,讓各地的俘虜穿上蒙古人的服裝,組成十人一隊,打著一麵蒙古人的旗幟,命令他們一隊一隊地從城下走過,故意向城上的守軍示威。

    這一招還真靈驗,城上的守軍看到城外一隊隊的蒙古軍隊耀武揚威地從城下經過,隻見那鮮豔的戰旗鋪天蓋地,人馬如潮似海,慌忙去向守將報告說:“蒙古的兵馬真多啊,它的人數超過沙粒和雨滴,他們把我們的撒馬耳幹團團包圍,圍得水泄不通。”

    這個借兵於敵的計策,確實使守軍計,他們認為蒙古軍隊人多馬壯,未戰之前,已經起到了一個先聲奪人的威懾作用。雖然攻城的準備已經做好,但是成吉思汗並不急於下達攻城的命令,又派出智勇雙全的哲別、速不台兩員大將,以及脫忽察兒等,命令他們各帶領一萬騎兵,去迅速地追殲謨罕默德。

    為了防止謨罕默德的長子劄蘭丁從南方帶兵來援助撒馬耳幹,成吉思汗又派大將葛答裏、矛撒兀兒等帶領一萬人馬,前往鐵門關、護沙以及塔裏塞,以狙擊可能來的援軍。

    在進攻撒馬耳幹的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成吉思汗向廣大將士說道:“你們已經在闊克薩萊休息了整整天,現在向敵人討還血債的時刻到了,而敵人就在撒馬耳幹城裏,讓我們立刻行動起來吧!”

    成吉思汗的話一說完,蒙古大軍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呐喊著,衝向前去,把撒馬耳幹包圍得水泄不通。此時城裏的西門守將阿勒巴兒汗,不顧主將塔海汗的勸阻,堅持帶領一萬人馬出城,要與蒙古人決一死戰。

    雙方兵馬在西門外的平原擺開陣式,先是用弓箭對射,箭矢如雨似地落在對方士兵間,各自傷亡都很重。一向以愛才聞名於蒙古草原的這位蒙古大汗,他站在高坡上親眼看到阿勒巴兒汗的勇猛拚殺的身影,又見他在拚殺指揮兵馬的卓越才能,不由得在內心深處產生了惺惺相惜的願望,心想能捉住這位大將,該有多好。

    第二天,成吉思汗親自上馬,指揮兵馬攻城,並命令各營將領,搶占有利地形,狙擊城內兵馬出城,誰若放敵人出城,將以軍法處之。這時他意識到花剌子模的騎兵,戰鬥力並不弱於蒙古的騎兵,不放它出城,把它困在城內,慢慢消損它的戰鬥意誌,然後再伺殲滅。

    這一天的攻城打得也很激烈,雖然塔海汗主將決心不大,但是在阿勒巴兒汗的說服帶動下,巴力失馬思汗、撒兒昔黑汗、兀剌黑汗等,各守一門,負責指揮守軍的反擊。

    城上城下,矢石橫飛,弓弩齊發,人喊馬叫,炮聲隆隆。震得山鳴穀應,百裏之內鳥兒不敢停飛。

    成吉思汗親自指揮攻城的戰鬥,先以射石、火焰噴射、火箭投射器、弩炮等進行猛烈襲擊,怎奈城牆堅固,又高又厚,加上城頭守軍抵抗頑強,他們用弓箭,用滾木、礌石進行反擊,一次次地打退蒙古人的進攻。

    西門守將阿勒巴兒汗一邊指揮城上守軍反擊,一麵領兵出城,想把城外攻城的蒙古兵馬殺退,進而衝開一條血路。可是蒙古兵馬在城外頑強狙擊,一批接著一批衝上去,寧願戰死也不肯退後一步。

    阿勒巴兒汗的軍隊高聲喊道:“衝出城去,殺退蒙古人!”

    他們一次又一次地發起衝鋒,使蒙古軍隊死傷慘重。由於花剌子模國的戰馬身材高大,衝擊力更強,使那些體形短小的蒙古戰馬,阻擋不住,不得不敗退下來。

    第天的戰鬥剛才展開,忽聽西門嘩啦啦的一聲響,一隊花花綠綠的龐然大物衝了出來。原來花剌子模人驅趕著二十頭戰象,每頭戰象的背上都披著五顏六色的鐵甲,讓它們走在騎兵的前頭,作為開路的先鋒,對蒙古騎兵進行衝擊。

    這戰象果然厲害,每頭戰象的身後,都有專人用繩牽著,並用皮鞭在後麵不斷地抽打著,硬逼著它們向前奔跑。於是這些力大無比的龐然大物,怒吼著向前衝去。它們又竄又跳,又粗又長的大鼻子,一會兒高高揚起,一會兒左右甩動,還有的戰象,從它的長鼻子裏噴出一股很大的水柱,如瀑布一般衝向前去。

    蒙古軍隊雖然勇不可擋,可是麵對這支戰象的隊伍,他們起先還想抵抗,轉眼之間,被大象的鼻子連甩帶打,再加上猛力地衝撞,立刻便支持不住,呼啦啦的一陣連響,便潰亂不堪、一敗塗地了。

    於是戰象在前麵又衝又撞,又踩又踏,後麵是阿勒巴兒汗的騎兵隊伍,他們舉起戰刀,左砍右劈,殺得蒙古騎兵紛紛墜馬,剩餘者不敢戀戰,不得不落荒而逃了。

    此時站在高崗上的成吉思汗看得分明,眼看自己的兵馬如大山倒下來一般,敗得那麽慘烈,又見戰象隊伍如此猖狂,心焦急萬分。突然情急生智,他猛然看見耶律阿海站在前麵,不禁眼睛一亮,立刻下令讓耶律阿海趕快領著炮隊,去把那隊戰象殲滅掉。

    耶律阿海得令之後,立即帶著他的炮隊,迎著那隊狂奔著的戰象,連續發射弩炮,並用火焰噴射、火箭投射器等,向戰象頭上、身上連續打擊,頓時有幾頭戰象被打死,有的被火燒傷,於是它們掙斷了拴著的繩索,扭頭向回跑,把阿勒巴兒汗的騎兵衝得零八落,紛紛躲避。

    而察合台的隊伍負責追殺著阿勒巴兒汗的騎兵的任務,那支被大象追逐的軍隊是術赤指揮的,這時候也返身回來,加入殲滅戰象的洪流,一齊叫喊著,殺向前去。

    後來戰象逃回城裏,阿勒巴兒汗也帶著他的騎兵隊伍回到城裏,清查以後,發現二十頭戰象死了六頭,有九頭受了傷,隻有五頭戰象無恙,但已經累得精疲力竭,嚇成一堆肉泥,睡在地上一動也不動,像是死了似的。

    阿勒巴兒汗很生氣,他原以為今天會取得完全的勝利,用戰象作開路先鋒,把蒙古兵馬衝垮,自己領騎兵隨後追殺,爭取一舉擊潰成吉思汗的隊伍,為撒馬耳幹解圍。沒想到黃鼠狼未打著,反而惹了一身腥。

    若不是自己的戰馬跑得快,不被蒙古人活捉了去,也會被逃回的戰象撞死、踩死的。他愈想愈氣,忽然又得到城內部分法官和教長出城投降的消息,恨得咬牙切齒。

    原來城內兵馬被打敗回城,有一些伊斯蘭教的首領和一些披戴頭巾的長老們,趁著阿勒巴兒汗等領兵回城的會,悄悄出了城門,直接奔向蒙古大營,要求拜見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高興地接見了他們,並從打開了攻城的突破口。

    於是那些伊斯蘭教的首領與長老帶著術赤的兵馬,從西北門裏順利地進到城裏,占領了這座城門。等到城牆被推倒之後,成吉思汗的大軍便浩浩蕩蕩地開進撒馬耳幹城裏,迅速消滅了城上的守軍,占領了全城。成吉思汗隻用了八天的時間,就攻破了這座被謨罕默德吹噓為不可攻破的城市。

    聽說教主與長老獻城投降,蒙古兵馬已經進城了,守城的主將塔海汗無法,隻得隨著阿勒巴兒汗等一起,把萬八千多兵馬帶入城堡。原來撒馬耳幹城由部分組成,不過這個城市的部分是由南而北,依次排列,先是城堡,接著是內城,最後才是外城。

    這座城堡全用石塊建成,牆體堅固,阿勒巴兒汗把兵馬安置在城堡各要害處,又將射石等守城器械運進城堡之內,準備與蒙古人對抗到底。但是成吉思汗領兵進入內城之後,沒有忙著攻打城堡,隻是派一支兵馬將它包圍起來,采取圍而不打的策略,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內城方麵。

    高大堅固的城牆被推倒了,又深又寬的護城壕溝被填平了,蒙古兵馬大隊大隊地開進城內,耀武揚威地走在撒馬耳幹的大街上,任意地把馬放到綠草如茵的公園裏去。

    按照成吉思汗對占領城市的習慣命令,全城居民必須集起來,聽候處置。不一會兒,城裏的男女居民,以一百人為一隊,由蒙古人監視著,一律趕到城外去。

    隻有那些去晉見成吉思汗的伊斯蘭教首領、長老們,才受到庇護,但必須在繳納一定數量的罰金之後,才免於出城。受到這種優待的,當時有五萬多人。在居民,有萬名技師、工匠、鐵匠等被留下來,分配到蒙古各軍團服務,青年男子從事土工作業,一部分麵相英俊的青年到軍隊裏從事雜務勞動。

    接著傳令官傳達了成吉思汗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攜帶財物外出,藏匿者格殺勿論,反抗命令者一律處死。”

    之後蒙古將士開始進行搶掠,很多躲在地窖、地洞裏的軍民走出來投降,未投降的人都被立即殺死。

    下載免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