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殿選之茶藝(2)

字數:353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茗香美人 !
    茶藝是茶道的表現。茶道在中原千百年曆史中源遠流長。唐代茶聖陸羽著《茶經》中有: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
    其中便是這茶道之集大成。
    茶藝中,選茶之後便是擇水,擇水之後便是選器。在周朝,什麽樣的茶具配什麽樣的茶都十分有講究。要求更高的還有煮茶時需要擇一處高雅之處。如清風、明月、鬆吟、竹韻、梅開、雪霽等種種妙趣和意境,這才堪堪顯出茶道精髓。
    選茶,擇水,選器之後才是開始茶藝。不過目前的殿選茶藝女官一概從簡
    現在第一步選茶還未擇水,德妃便發了話。誰都不知道為何德妃要突然這麽問。這明顯是開始考校了。
    德妃坐在鳳座上,神色淡然:“因都在殿中這茶藝考校便從簡。不過本宮還是想聽聽諸位的看法。為何選手中的茶呢。”
    九女人中開始有人局促起來。
    德妃目光轉到了左手第一位上。她問:“你先說吧。”
    沈靜月看去,那女子五官深刻,應該是外族人。那少女期期艾艾半天,道:“奴婢覺得……覺得這茶很香,定能讓娘娘飲用舒心。”
    德妃擺了擺手,立刻身邊的內侍上前一步,冷冷道:“不留!”
    那女子驚了下,連忙不住磕頭哀求:“德妃娘娘開恩!德妃娘娘開恩!奴婢真的會煮茶,奴婢會的……”
    德妃連看都不看,便有宮人將此女帶了下去。
    左手第二位是桑卓耳。她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同伴回答錯了一句就被拉下去,頓時麵色發白,心驚膽顫。
    德妃問:“你繼續說。”
    桑卓耳忍著驚慌,拿起手中選的茶聞了下,道:“啟稟德妃娘娘,奴婢選的是鷹嘴嶺,這是家鄉的茶。這茶香讓奴婢想起了親人,是以想煮這茶。”
    德妃微微點了點頭:“還算有點想法。”
    桑卓耳聞言立刻鬆了一大口氣。接著是下麵的幾位,有的就投了巧,說某某茶香獨特,有的還盛讚德妃的美貌。
    到了劉儀婉。劉儀婉嬌聲道:“奴婢選的是雪龍茶,這是周國享譽已久的紅茶。聽說德妃娘娘喜歡喝……”
    她話還沒說完,德妃的目光就投了過來。
    她淡淡道:“好了,下一個。”
    劉儀婉不知德妃是喜還是怒,戰戰兢兢地低下了頭。到了沐鈴,沐鈴恭敬地道:“選茶關乎品茶者的喜好。德妃娘娘喜好中原茶,奴婢今日雖是殿選考校,但卻是為娘娘煮茶。是以奴婢選了紅梅茶。”
    德妃問:“為何不選雪龍?”
    沐鈴恭敬道:“蓋因雪龍色正,醇厚大氣,事宜在娘娘會客等重要場合品嚐,方顯大氣。紅梅色稍清雪龍,但香氣撲鼻,猶如初春紅梅花綻開。奴婢又鬥膽知道娘娘喜好梅之高潔,是以今日挑了紅梅。”
    德妃聞言十分滿意點了點頭:“這一番話說得甚是得本宮的心意。選茶勢必要為了品茶者喜好來。”
    她說完看向下一位,淡淡道:“下一位呢?有什麽高見?”
    她話音剛落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她。桑卓耳麵上隱約有幸災樂禍。方才沐鈴回答得很不錯,幾乎無懈可擊。現在沈靜月
    沈靜月行禮,不慌不忙道:“《神農·食經》:“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誌”。中原茶聖陸羽有曰: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
    這兩句一出,殿中皆驚。原本並不在意的德妃精神為之一振。她沒想到這一批的茶水房女官甄選竟然有一位能出口成文的女子。
    沈靜月繼續道:“是以茶是關乎身體、德行必不可少之物。今日殿選考校茶藝,弘揚茶道是娘娘為揚德之舉。修習茶道便是修習自身。今日奴婢選的是秦之新茶長相憶。”
    “哦?”德妃問,“是何原因?聽這茶的名字像是女子對情郎的思念。不像是適宜在此處用的茶。”
    沈靜月微微一笑:“娘娘此言差矣。此茶是沈家遺人千辛萬苦從周國逃至秦國,以馬嚼茶為母茶樹,以茗香雪枝葉移栽之,融了秦周兩國的茶種。此茶味初入苦卻不澀,入喉冰爽,苦中回甘,回甘中又有清苦。”
    她頓了頓,繼續道:“猶如女子思念情郎,苦澀中憶起往日甜蜜,心中又喜又酸楚。此時殿選人人倦累,不適宜端正大氣的雪龍,也不適宜茶味苦澀酸的鷹嘴嶺,紅梅茶過於香氣撲鼻,隻有茶香清淡,味道雋永的長相憶更適合此時飲用。”
    德妃聞言笑了,對左右道:“你們聽聽,這選茶也能說出一番大道理。”
    左右一位葛黃太監服的內侍笑道:“娘娘,這種選茶本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不管是思鄉也罷,為娘娘的喜好選茶也罷,還是這位的道理也罷。都隻是博得品茶者一笑罷了。”
    德妃對沈靜月道:“你講得不錯。本宮且看你如何擇水。”
    沈靜月麵上一肅。她知道德妃當真是會點茶道,不然也不會親自來提問。她欠身行禮,開始擇水。
    旁邊的參與茶藝殿選的眾女中,有的幸災樂禍,有的羨慕,還有的不屑一顧。幸災樂禍的是沈靜月引起了德妃的注意,隻要她一個不慎就有可能被貶出宮去。羨慕的是,沈靜月若是過關,極有可能被封為三品女官。還有不屑一顧的則是怨恨沈靜月此時的鋒芒畢露……
    人人心思不一。殿中越發寂靜了。
    沈靜月從三甕中水中各自嚐了一下,最後挑了一青瓷細口瓷瓶的水。
    “為何選這水?”德妃問。
    沈靜月道:“茶聖陸羽《茶經》有言‘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湧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頸疾。又多別流於山穀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潛龍畜毒於其間,飲者可決之以流其惡,使新泉涓涓然酌之。”
    “是以,山水最為佳。有山木濾之水中沙石,對人最好。”她指著白瓷廣口的瓷瓶道:“這水是河水,渾濁有土氣。”
    她指著另一個細口白瓷道:“此瓶中是井水,井水便是泉水積蓄而成,本來理應擇此水,但奴婢嚐到了魚腥氣,應是井中有魚蝦。不宜煮茶。而第三個青瓷細口的瓷瓶中是溪水,溪水甘甜,應是從山後小溪源頭取之。”
    此番話出,德妃驚得站了起來:“你竟然都嚐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