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3】小騙子遇到大騙子

字數:3446   加入書籤

A+A-




    半個月後,不斷地有老人去各個有規模的專業釣具店打聽聲光報警釣魚竿的情況。

    對於老人來說,聲光報警釣魚竿更具有實用價值,因為大部分老人的眼神不太好,看不清魚咬鉤的情形,經常產生誤判,有了聲光報警就方便多了。

    於是,那些釣具店的老板們開始和以前的供貨商們聯係,但都沒有結果。

    印刷精美的產品彩頁一般來說都會被老板們保存下來,特別是和自己的主要經營方向有關係的產品宣傳頁,更是不可能隨意丟棄,不一定啥時候就能用得著。

    釣具店的老板們開始翻找各個廠家或者上遊商家送的產品宣傳頁,趙度廠子裏的聲光報警釣魚竿就再次進入了他們的視野。

    他們接二連三地與趙度聯係後,稍高的價格讓他們有點猶豫,隻有兩家店一共進了三十套。

    這三十套很快就被那些來打聽過聲光報警釣魚竿的老人們買走。

    有了銷售業績,商家就有了經營的動力,也會下力氣推廣,市場就這樣被打開了,陸陸續續地不斷有像模像樣的店麵要求趙度供貨,而且還帶動了廠子裏其它產品的銷售。

    被騙達人周儷有點明白了:“趙度,那些老人是你雇的吧?”

    趙度點點頭:“當然是。”

    “那些老人買釣魚竿的錢也是你出的吧?”

    “當然是我出,不早點給商家動力哪行!”

    郝俊開口了,“你們既然叫做廠子,想必資金還算充足,那時還不如給看得上眼的商家鋪貨,效益不見得差,畢竟市麵上沒有同類產品競爭,隻要那些商家和錢沒仇,一定會下大力氣宣傳的,可以多招攬顧客。”

    趙度解釋說:“我父親的思想比較保守,我那時還沒接過管理權,而且廠子也不算太大,所以流動資金不多,到處鋪貨不太現實。就是從剛才那件事之後,雖然被父親笑罵為小騙子,但我算是證實了自己的能力,從父親手裏接過了管理權,不到半年廠子裏的效益就翻了個番。但沒想到去參加一個大型交易會時,因為開始高估自己的能力了,內心也有些膨脹,竟然遭遇了一個專業大騙子,被一紙合同詐騙了!”

    在那個交易會上,一位全身名牌的客商帶著一套功能相當牛掰的釣魚竿樣品尋找可以製作的廠家。

    這套釣魚竿沒有一個漢字,在和他達成意向之前也不可能全部拆開研究,但是高價格和大批量的誘惑還是吸引了不少廠家的眼球,趙度也躍躍欲試。

    和趙度一起參加交易會的有個廠子裏的技術骨幹,對於60天內出成品的要求不敢貿然承諾,向趙度建議最好是先做出個樣品來,如果合格才能準確地計算出人力物力的投入和消耗,才能知道那麽高的價位能不能產生讓人期待的高利潤。

    趙度知道,技術骨幹的話不是沒有道理,但那麽多廠家都想爭搶的肥肉,不也說明了可行性是看得到的嗎?所謂英雄所見略同,那些廠家來參展的懂技術的人員不少,總不至於都看走眼吧?

    眼看著別人有達成交易的可能,一直想做一筆大生意的趙度決定爭奪這個訂單。

    在一番唇槍舌戰和勾心鬥角之後,趙度和那位客商草簽了協議,和廠子裏的技術骨幹一起拆解那釣魚竿。

    因為沒有圖紙,技術骨幹一直擔心搞不清楚電子部分的集成電路,打開罩殼以後才發現,集成電路上的標識完好,並不像某些廠家出於保密的原因,把所有電子元件上的文字清洗去或擦成毛茬。

    其它的電子小元件就用不著仔細看了,像什麽三極管、二極管、電阻、電容、電感之類的都很容易區分,即便是看不清標識,隻要用儀表一量,數值、材質、型號之類的比較容易搞清楚。

    機械傳動部分的一個內棘輪引起了技術骨幹的注意,這個內棘輪的複雜程度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以他20多年的從業經曆,竟然從來沒有見過這麽複雜的內棘輪。

    在客商一再催促能否最終確認接單的情況下,在其他廠家一直虎視眈眈的目光中,趙度采取了一個較為穩妥的方式,商議之後,那位客商同意把交貨日期由60天延長到了75天。

    趙度廠子裏來參展的所有人員一致認定其它部分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60天應該可以完成訂單,多出來的15天不至於連個內棘輪的問題都解決不了。

    由於牽涉到690萬元的訂單能否順利交貨和通過驗收,經過協商,趙度需要交納69萬元的保證金。

    為了更加有保障,趙度和那位客商簽訂了正式合同之後進行了公證,並把保證金交由雙方認可的中介機構保管。

    回到了廠子裏,趙度立刻把所有的技術人員召集到一起,研究內棘輪的問題。

    內棘輪的材質是工程塑料,首先考慮到的當然就是注塑工藝,趙度立刻和有合作關係的注塑廠聯係。

    在一次次的描述之後,趙度得到的答複竟然是都沒有把握完成這種工藝!

    趙度一邊安排其他人員抓緊時間籌備其它原材料,一邊帶著那個內棘輪連夜出發,直奔1800多裏外的全國最大最有聲望的注塑廠。

    由於樣品複雜、要貨比較急,注塑廠的副總工程師親自接待了趙度。他仔細端詳著那個內棘輪,搖了搖頭,告訴趙度,他們注塑廠做不了這麽複雜的模具,專業的模具廠開發這種模具也可能需要好幾個月,所以半個月內交1萬多件成品根本就不可能。然後推薦趙度去一家和他們有業務往來的全國最專業的模具廠,隻有他們做得出模具來,注塑廠才能生產出來。

    趙度再三感謝之後,又跑了1600多裏才到了那家模具廠。

    因為是注塑廠的副總工程師介紹過來的,模具廠裏的副總工程師和車間主任一起接待了趙度。

    車間主任翻弄著那個內棘輪,略一計算就吃了一驚,這得多少塊模子拚起來?恐怕得20塊!

    再仔細一看,至少也得24塊不說,而且那麽精細的小玩意兒,24塊模具哪能對到好處!而且消泡的阻力也不會太小,報廢率至少95%!

    副總工程師非常讚同車間主任的觀點,勸趙度把那單生意辭了,因為那個合同可能是個無法完成的訂單,很可能就是一個騙錢的圈套,而且設圈套的人非常熟悉製作模具的現狀。(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