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在工地搬磚的魯班大師

字數:4639   加入書籤

A+A-




    王宇所屬世界,2023年。

    魯班,伽利略,張衡三人來到現代世界已經近兩個月。

    一開始三人被眼花繚亂的現代世界吸引,他們花了半個月時間來接觸這個世界。

    坐電梯,走在柏油馬路上,看上一班堵得一路的車子,抬頭欣賞著身邊的各種高樓大廈。

    下館子,逛商場買東西,進電影院,擠地鐵,乘高鐵,坐飛機……

    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後,三人開始進一步去接觸各自最感興趣的事情。

    魯班大師,想搞清楚一座數百米高的大廈是如何建造而成的。

    伽利略,想知道這個世界的物理知識,什麽牛頓定律之類的……

    張衡,對汽車的製造,對地鐵,高鐵,火車,飛機等的製造十分好奇。同時,衛星,天氣預報等技術也感興趣。

    王宇與詹雅茹合作後,詹雅茹便很快為魯班,伽利略,張衡三人解決了在這個世界的身份問題。

    同時,盡可能的安排三人進入他們各自感興趣的事物的公司中。

    魯班大師就進了一家國際建築公司,學習現代建築技術。

    張衡,進入了一家大型的汽車製造公司。

    伽利略,則是先尋找他感興趣的物理知識,同時詹雅茹為他提供一個實驗室。

    ……

    魯班大師進入建築公司後,簡單了解一番,便決定從最基本的學起。

    他到了一個建築工地,搬磚,砌牆,貼磚,打混泥土,見識各種建築機器……

    “空心磚,竟然有如此多多好處。”

    實心磚,魯班在華夏帝國已經見識過,但現代世界各種空心磚已經大量使用,了解其的作用原理後,這位魯班大師稱讚不已。

    “不過,這個世界的高樓,多是框架結構,一體建築……其中技巧太多,太多……”

    見識越多,魯班越發感歎現代建築的“鬼斧神工”。

    尤其是,許多新的建築材料,聞所未聞。

    “鋼筋,水泥……則是這世界各種高樓的基石!”

    短時間內,魯班大師也認識到了現代世界建築的基礎所在。

    一切建築,離不開鋼筋和水泥。

    到後來,魯班無奈歎道“這就是所謂工業基礎嗎?……無論是我那個世界,還是華夏帝國,都無法建造這個世界的高樓!”

    魯班大師已經意識到,現代世界的各種高樓大廈,雖然以鋼筋和水泥為基礎,但要想完成宏偉的高樓,更離不開各種建築機器,建築技術,新的建築材料……

    也就是一係列配套的建築工業基礎!

    他是來現代世界學習的,但魯班知道應該由易入難。

    “水泥,鋼筋,瓷磚,實心磚,空心磚,基本的建築原理……這些才能用在華夏帝國?”

    魯班講究學以致用,考慮現代世界建築上的東西,那些現在能用到華夏帝國去嚐試。

    “此工地上的事情,有了初步了解,接下來或許應該先去了解水泥,鋼筋,空心磚,以及其他一些建築材料的製造。”

    魯班有了下一步打算“建築知識,可以私下不斷了解。”

    ……

    另一邊,張衡在一家汽車製造公司。

    他首先了解的是一個汽車內部構造,以及運行原理。

    一個多月下來,張衡也抓住了一個汽車製造的核心。

    “最重要的是動力係統?”

    張衡了解到的是現代世界製造汽車的關鍵,但在他看來,還有更重要的,比如橡膠輪胎,焊接技術,車用鋼材,電動機……

    “要想在大漢,或者在華夏帝國製造一個汽車,根本不可能……甚至連橡膠都不能製造!”

    汽車製造十分讓張衡感興趣,但同時也覺得無奈,沒有工業基礎,他在大漢或者華夏帝國根本造不出汽車。

    “先從橡膠,發電機,鋼材等製造開始?……還有各種螺絲螺帽,也十分重要……從何處先入手呢?”

    張衡有些迷茫,心裏感歎製造一輛汽車都如此艱難,那地鐵,高鐵,飛機,衛星……如何能用在華夏帝國去?

    “不得不說,這個世界,太神奇,有太多的不可思議!”

    了解越多,張衡感歎越多。

    ……

    伽利略一邊。

    他一邊研究物理知識,一邊在實驗室進行實驗。

    “微積分,萬有引力……牛頓,真了不起!”

    曆史上牛頓學過伽利略的理論知識,如今伽利略來到現代世界,卻在學習牛頓的理論知識。

    三位學者,在現代世界樂此不疲的學著各自感興趣的知識。

    與此同時。

    在古代,有兩位聖人,也在討論思想理論的事情。

    在老子和孔子的世界裏。

    老子從華夏帝國離開後,返回他所屬的世界,然後用傳送符去見孔子。

    老子到了孔子居所,將曆史聊天群中從王宇那裏要來,並由王宇快遞給他的《辯證唯物主義理論》一書取了出來,與孔子一起研讀。

    兩人一首一本。

    原本是王宇從現代世界帶到華夏帝國的書籍之一,被老子看到,並被書中內容吸引,便從王宇那裏要了兩本。

    “此書中之思想,甚秒!”

    老子是孔子的老師,得到好書,便想著與孔子分享。

    “多謝老師贈予。”

    接過書,孔子先是仔細觀察封麵“這便是老師所提及的紙張,並用此編纂的書籍?……上麵的字不同於列國任何一種文字……”

    “沒錯。”

    老子到來書,笑著說道“此書是曆史聊天群的群主王宇所贈,是用紙張記載文字,文字乃是群主王宇家鄉之文字,需要開啟曆史聊天群中的萬能翻譯器,你我才能識得。”

    “紙張……的確神奇。”

    孔子也翻開書,第一眼是注意到書中密密麻麻的文字,同時開啟曆史聊天群的萬能翻譯器,便可認識,不過他有疑問,道“老師,書中文字,不是刻上去的,難道是您提到過的印刷術?”

    造紙術,印刷術,在老子第一時間見到後,就通過曆史聊天群私信告訴了孔子。

    “非也。”

    老子搖頭,道“我問過群主王宇,他說此書不是印刷而成,而是通過其他更為先進的技術打印而成,被稱作為“打印技術”,具體的我也不知。”

    雖然老子和孔子,名義上是師徒,但更是亦師亦友,老子沒有以“老師”而自居。

    “打印技術?”

    既然老子也不知道,孔子沒有再問打印技術的事情,轉而問道“老師,之前您說已經知道造紙術和印刷術,可是真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