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找到了

字數:5247   加入書籤

A+A-




    第13章找到了
    送完巧姑三人,李傑又在杭城逗留了幾天。
    70年代末的杭城,明顯還帶著幾分土氣,街上行人的服裝普遍是黑白藍灰,很少有那種豔麗的色彩。
    不過,對比前麵兩年,老百姓的麵貌有了一些顯著的變化。
    那種瘋狂,少了很多。
    兩天後,李傑乘車返回了烏義縣。
    新年過後,各種活動依舊沒少,回去之後,他基本沒怎麽閑過,這兩天在華金,過兩天可能就去了安吉。
    不是在開會,就是在開會的路上。
    李傑配合東奔西走,也不是全為了上級任務,更多的是辦自己的事。
    每到一地,他都會有23天的采風時間。
    遊走在各大鄉鎮。
    有官方背書,走到哪,介紹信一亮,那是暢通無阻。
    正因為有這層便利,他才會配合宣傳。
    雖然這種走訪有點碰運氣的成分,但還真不是全無收獲。
    三月份。
    他在安吉的一家中學花名冊就看到了駱玉珠的名字。
    然後,他找到了安吉縣溪龍鄉中學的校長。
    “唐校長,有件事想麻煩您一下。”
    “小陳老師,您說。”
    五十多歲的唐校長,很是和藹,作為鄉鎮中學,真的沒想到,竟然能把狀元村的老師請過來。
    是的。
    陳家村如今已經有了‘狀元村’的稱號。
    一次考上十八個大學生,可不是狀元村嘛。
    看到李傑上課之後,唐校長算是服了。
    原來課還能這麽上?
    寓教於樂。
    在他看來,小陳老師雖然年紀不大,但卻做到了真正的因材施教,哪怕隻是上兩天課,也會找到花名冊,然後對照過往的成績,一一進行針對性指導。
    每天晚上都是下半夜熄燈。
    整理花名冊的同時,小陳老師還會在上麵做備注。
    說實話,這種教學方式對他們的衝擊力很大,很大。
    溪龍鄉中學原來的教學方式,基本是照本宣科,沒辦法,真正的優秀教師,哪會來他們這旮旯。
    好老師都在縣裏、市裏、省裏。
    他們中學老師的平均年齡接近四十歲,接受的都是老一輩的教育。
    “是這樣的,我想做一次家訪。”
    李傑將筆記本推到他的麵前“這幾個學生的家裏,我想去看看。”
    低頭掃了一眼筆記本,看到上麵寫著的六個人名,唐校長開口道。
    “我能問問為什麽嗎?”
    “在翻看成績單時,我發現這幾個學生的功課下降的很快。”
    李傑解釋道“之前我在其他學校也發現過類似的情況,所以,我想去這些學生家裏看看,找找其中的原因。”
    “最後,再進行總結。”
    “哦。”
    唐校長點頭道“是這樣啊,小陳老師,我能跟著一起去嗎?”
    “當然。”
    李傑笑道“唐校長你對學生家庭比較熟悉,有你陪著的話,工作更好做。”
    商定好明天家訪的事,李傑又給教育部門回了一個信。
    他會在溪龍鄉多留幾天。
    理由嘛,開個課題。
    跟蹤走訪鄉鎮中學學生成績快速下降的原因。
    搜集足夠多的樣本,然後寫一篇報告,再根據原因,進行討論,商量解決的辦法。
    既然是跟蹤走訪,肯定不是一槍頭的買賣。
    未來,每隔一段時間,都會上門回訪。
    就跟那些紀錄片一樣,跟蹤回訪時間長達幾年。
    ……
    ……
    次日。
    李傑跟唐校長以及一位年輕教師一起踏上了家訪的路,一共六個學生,預計需要兩天時間。
    第一家是白龍村。
    走訪結果跟李傑預想的差不多。
    還是錢鬧的。
    對方已經準備輟學了。
    所以,考試什麽的,根本無關緊要,黃翔既沒有想過讀大學,也沒有想著出門幹活。
    而是遵循家裏人的安排。
    種地,幹農活,掙錢娶媳婦。
    既然碰到了,李傑當然會勸一勸,黃翔過往的成績不錯,跟對方聊了一會,雖然黃翔比較內向。
    但邏輯思維能力很強。
    如果繼續上學,好好讀書,未必不能考個大專,或者大學。
    不過,他家裏人並不怎麽支持。
    十五歲的孩子,擱在村裏,已經是一個小大人了,可以當成年勞力,家裏多一個人上工,就能多一份收獲。
    接下來幾家,情況都大差不離。
    有人是被動,有人是主動。
    這些學生並沒有想太多,畢竟,這是70年代,不是千禧年之後,信息傳播渠道有限。
    位於農村的學生,不會想那麽多。
    家裏怎麽說,那就怎麽做。
    其中一個學生,他們家甚至給他找好了媳婦,讓他明年就結婚。
    這種情況,擱在這年月,其實很常見,別說是這會,就是十年後,二十年,一些偏遠地區也時有發生。
    對此,李傑沒有盲目硬勸。
    有些家庭條件還可以,學生意願比較強烈的,他會勸一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不得不說,搬出教育部門‘專家’的名頭,還是很唬人的。
    那些條件實在太差的,他沒有這麽做,家裏都快揭不開鍋,哪有錢供孩子讀書。
    救急不救窮。
    這種情況,李傑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頂多給他們出出主意,打開一下思路,讓他們多關注上麵的政策。
    後年,小崗村模式的風,大概就會吹向全國各地。
    雖然指靠種地,掙不了大錢,但包產到戶總比之前的模式要好,更能激發社員的動力。
    又過了一天。
    李傑跟唐校長終於來到了最後一家。
    白鶴村。
    也就是駱玉珠的家裏。
    一進村裏,李傑就圍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
    糖的味道。
    白鶴村跟陳家村一樣,也種甘蔗熬糖。
    “唐校長,你好,你好。”
    他們剛到村口,村支書就迎了上來。
    “這位就是省裏派下來的專家吧?”
    “真年輕。”
    唐校長板著臉道“別看小陳老師年輕,那可是有真本事的,去年高考,他一個人就教出了18個大學生。”
    “大學生知道吧,天之驕子,以後都是國家幹部!”
    聽到這話,村支書心中一震。
    我滴個乖乖。
    這娃娃,這麽厲害?
    怪不得年紀輕輕就成了省裏的專家。
    “沒有,是他們學得好。”
    李傑笑著道“老師再好,學生不積極,那都沒用。”
    喜歡諸天萬界之大拯救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諸天萬界之大拯救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