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沈教授,上線!

字數:4883   加入書籤

A+A-


    半個月後。
    李傑完成畢業答辯,順利拿到博士學位,接著,他從近代史史料學研究室調到了社科院下屬的社科院大學。
    社科院大學既不是985、211,也不是雙一流學科、雙一流高校,一般而言,這類學校統稱為四非院校。
    但這座17年成立的社科大學的錄取分數線卻異常的高。
    在大部分省分,分數要過985才能錄取,並且,每一屆招收的學生都很少。
    一屆隻有4、500人。
    具體類比的話,可以參考申海海關學院,明明是專科院校,錄取分數線卻比很多本科院線還要高。
    李傑入職社科院大學的同時,職稱從研究院變成了教授。
    兩者都是正高級。
    雖然互換的概率比較小,但凡事都有例外,不論是學術能力,還是職稱,他都符合轉換標準。
    接下來他的主要職務是一邊帶本科生,一邊搞學術。
    社科大學計算機教研部的教學任務很輕鬆,畢竟,社科大學是一座文科類院校。
    計算機專業隻是剛剛成立的,這個專業的學生總共就200300人。
    平均到年級,一個年級隻有340人。
    除了身份的轉變,還有一件事的變化最大。
    科研經費!
    史料學研究室每年的科研經費是有限的,全室一年的科研經費隻有三百萬。
    畢竟是文科類單位,經費不像理工科那般寬裕。
    來到社科大學,那就不一樣了。
    李傑一個人一年就能申請道三百萬的科研經費,想要訓練一些大模型,速度快多了。
    充足的經費,意味著更多的算力。
    他研發的文物圖片修複,準確率一路從68%,飆升到了98%。
    不止是靜態的圖片,還有動態的視頻,也一樣能夠修複。
    近期,他跟北影廠、上影廠等老牌電影製片廠達成了合作,對方會將以前的一些老片子送過來,進行修複。
    李傑下一步研發的方向是甲骨文破譯工作。
    這個項目也是一個大坑。
    甲骨文研究一直是比較有爭議的地方,畢竟,除非穿越回當時的那個年代,不然的話,現代的任何解讀都有可能出錯。
    另外。
    甲骨文的數據庫資料太少。
    這也不利於破譯工作。
    跟人腦相比,AI的破譯效率會更高,因為AI是非常客觀的東西,不像人腦,總是充滿各種主觀性。
    即使有意識的避免此類情況,人腦偶爾還是會做出一些非理性的判斷。
    正因為研究方向是偏文科領域的緣故,李傑才會被上級調到社科院大學,否則,他不如去水木大學教書。
    當然。
    要是去了水木大學,教授恐怕沒那麽容易,再怎麽說,水木大學都是國內最頂級的高校。
    不可能一步到位。
    頂多是一個副教授,然後過個一兩年再專職教授。
    ……
    燕郊。
    看到‘沈磊’歸國,而且還進入高校,一躍成了教授,謝美藍已經沒話說了。
    早知如此,她哪會離婚?
    那一個月的離婚冷靜期,說什麽,她都得反悔。
    雖然高校教授的工資也不咋地,一年也就三十來萬,但社會地位跟之前的助理研究員,那是截然不同。
    名望、金錢,兩樣總得沾一樣!
    又看了一眼沈琳的朋友圈,謝美藍決定眼不見為淨。
    她今天要去相親。
    半年前,她終究還是踏入了高端相親俱樂部的‘坑’,經過數輪篩選,她找到了一家比較靠譜的俱樂部。
    會費不是特別高。
    一年四萬五。
    平均一個月3750元,交了這筆錢,紅娘一年會給會員介紹十二個比較優質的男性。
    並且保真。
    如果有虛假,對方承諾全額賠付會費。
    這是明確寫入合同的條款。
    過去這半年,謝美藍陸陸續續相了五六個,平均一個月認識一個。
    但,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對象。
    因為職介所對‘成功’男性的定義很簡單。
    長相、年紀、性格,統統不是重點。
    錢是唯一的衡量要素。
    謝美藍見過的那幾位相親對象,保底身家五千萬往上,其中,有一半是拆遷戶。
    說實話,她不太看得上拆遷戶。
    那些人的錢,不是憑借能力賺到的,而是拚運氣。
    另外三位,一個是創業者,一個是互聯網大廠的IT精英,最後一個是暴發戶。
    她跟那個創業者談了一個月左右。
    最後,兩人還是分了。
    那人一點都不尊重她,太過以自我為中心。
    半個小時後,精心打扮過的謝美藍,打了一輛網約車往市區趕。
    住在燕郊就這麽一點不好。
    來回不太方便。
    平時上下班,謝美藍都是乘坐公共交通,畢竟,之前欠下的債務,她還沒全部還完。
    不過,快了。
    最多今年年底,她就能還完債務。
    到時候她第一件事是就是搬回市區去住!
    她再也不想每天上班一個半小時,下班還是一個半小時。
    哪怕加班比較多,還要四處出差,日常留在家裏的時間不多,她也要搬回市區。
    因為隻有住在市區,她才覺得自己留在了燕京。
    約莫一個小時後,謝美藍趕到三環的一處日式餐廳。
    &nasake。
    &nasake,就是日料的一種,這類餐廳沒有固定的菜單,每天的餐品都是主廚根據時令食材進行製作。
    這家日料店的人均消費是2K+。
    是一家比較高檔的餐廳。
    在走入餐廳之前,謝美藍還有一些期待。
    從紅娘提供的照片來看,今天的相親對象長得不錯,收入也不低,年收入百萬+。
    燕京本地人,有兩套房,一套是學區房,另外一套是大平層。
    然鵝。
    看到對方跟她招手時,謝美藍隻有一種感覺。
    天塌了!!!
    塔喵的!!!!!
    這人是個照騙啊。
    媒人給的照片,不說有多帥,至少五官端正,看起來斯斯文文的。
    現實卻是……
    不提也罷。
    謝美藍很想轉身就走,但出於體麵,她沒有那麽幹。
    第六個了!
    七個相親對象,隻有一個還不錯的。
    接下來,謝美藍很敷衍的跟相親對象聊著天,幾乎是明牌,但對方好像看上了她,即使冷麵相對,還是非常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