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全城名人

字數:5388   加入書籤

A+A-


    第22章全城名人
    棉紡廠。
    啪!
    啪!
    啪!
    張書記親自將一百塊獎金,以及一張電視機票交到了李傑手裏,下麵的人,響起一片掌聲。
    然後。
    合影、留戀。
    最近這幾天,李傑的日常基本上都是這樣。
    這邊拍照,那邊拍照。
    今天《姑蘇日報》采訪,隔兩天電視台就來了,還有廠辦的廣播室、廠報。
    街道、區裏的也少不了。
    他的照片登上了當地的多家報紙,姑蘇電視台也進行了報道。
    反正成了名人。
    宋瑩最近這段時間,走路都帶風。
    到哪都會帶著兒子,四處炫娃,經這麽一遭,李傑徹底成了別人家的孩子。
    回到姑蘇後的活動比下棋累多了。
    鬧騰了小半個月,直到臨近開學,李傑的耳根子才清淨了幾天。
    但,也沒清淨多久。
    宋瑩也沒忘記大兒子的事,拿到那一百塊獎金+電視機票,夫妻倆商量了一陣,趕在開學前買了一台電視機。
    14寸熊貓黑白電視。
    400塊一台。
    家裏買了電視機,附近的孩子天天往家裏跑。
    林棟哲成了附近的孩子王。
    9月1號。
    李傑成功入學廠辦幼兒園,正式開始上課。
    隔壁的莊圖南,也成功就讀一中。
    市一中的條件,遠勝於廠辦附中,不僅有大操場、籃球場,還有專門的實驗室、音樂教室、圖書館。
    師資力量也比附中更好。
    那些老師都是精挑細選的優秀教師。
    或許是被弟弟刺激到了,林棟哲決定發憤圖強,好好讀書,爭取跟莊圖南一樣考上一中。
    庒筱婷雖然年紀不大,但小孩子也是有好勝心的,開學後,她上課更認真了。
    雖然林家買了電視,但她很少去看。
    不像林棟哲,每天至少要看半個小時的新聞聯播,再看半個小時的其他節目。
    這年頭的電視節目很匱乏。
    沒有什麽二十四小時不斷播,很多時候都是一片空白,沒有節目播就不播。
    李傑對這個年代的電視節目完全提不起興趣。
    他幾乎不看電視。
    就這點小事,又被巷子裏的其他家長拿出來誇,每次有孩子調皮搗蛋挨揍,都有人把他拿出來作對比。
    上過電視後,他的名氣已經不局限於小巷。
    轉眼間,他成了全市兒童的‘公敵’。
    很多人連他的麵沒見過,就記住了‘宋仁’這個名字。
    在幼兒園裏,有幾個小霸王還想欺負他,但被他小小的‘教訓’一頓後,再也沒人那麽幹。
    孩子又不傻。
    挨了揍,老師還要偏袒揍他們的人。
    誰沒事再找事?
    於是。
    那幾個小霸王轉變策略,從欺負變成孤立,對此,李傑反倒是覺得省心。
    跟小孩子,真的沒什麽共同語言。
    他這個年紀,又不太好跟大人交流,所以,他的大部分時間都是擺弄棋盤,看看一些‘科普’書。
    提前識字,好處多多。
    時光飛逝。
    轉眼就到了秋天。
    某天,莊家老太太不小心扭了腳,雖然受傷不算嚴重,但醫生說明需要靜養。
    平日裏莊家老大爺是真的大爺,從來不做家務。
    老太太一扭腳,短時間內也沒法幹家務。
    至於小兒子莊趕美和他媳婦,那更是大爺。
    家務?
    誰做啊。
    理所當然的,莊家召開了一次家庭會議,經過莊家老大爺乾綱獨斷,照顧莊家老太太的重任交給了莊超英一家。
    本來。
    他們一家是讓庒筱婷去老小家裏,但黃玲早已經不是當初那個任人揉搓的大媳婦。
    欺負她?
    她忍就忍了!
    欺負她孩子?
    誰也不行!
    最後,莊家老太太被接到莊超英家裏,由他們夫妻兩人照顧。
    “超英啊,那個小神童是不是住在這裏?”
    來到小院,老太太瞄了一眼林家。
    “對。”
    莊超英微笑道:“年年是他們家的小兒子,下圍棋特別厲害,暑假的時候拿了全國第三。”
    “他們家怎麽不見人啊?”
    望著緊閉的大門,老太太追問道。
    “上班,上學呢。”
    “啊?”
    老太太驚訝道:“那孩子不是才五歲嗎,上什麽學?”
    “年年學東西比較快。”
    莊超英不緊不慢道:“常用的幾百字,他都認識了,一百以內的加減法,十以內的乘除法,心算都沒問題。
    所以就送去了幼兒園。”
    “這麽聰明?”
    老太太繼續問道:“他們家平時是怎麽培養的,吃什麽,喝什麽啊?”
    問這個問題,老太太當然是為了愛國、愛華兩個小孫子。
    那兩個孩子讀書有點不太開竅。
    “就平常的東西,米飯、蔬菜、肉蛋奶。”
    黃玲一眼就瞧準了老太太的心思。
    其實。
    跟老太太有一樣想法的人,那不在少數,八九月那會,經常有人慕名而來。
    還有人專門向黃玲打聽‘年年’是怎麽教育的。
    望子成龍嘛。
    有時候,黃玲如實說了,那些人還不太高興,覺得自己騙了他們。
    另一邊。
    老太太點了點頭。
    “回頭你把小神童帶過來我看看,我來過這麽多次,還真沒怎麽見過他。”
    “好。”
    莊超英樂嗬嗬的應了下來。
    不過。
    ‘年年’那孩子平時確實不怎麽出門,大部分時間都在擺弄棋盤。
    要不怎麽說,成功沒有僥幸呢。
    如果不是專心學習、研究,‘年年’哪能勇奪全國第三,還給家裏掙了一台電視。
    安頓好老太太,黃玲便騎著三輪車先出去了。
    這三輪車是借來的,用完了當然得還。
    還完車子,她又去了一趟副食品店,看看能不能買點肉,圖南最近上了初中,學習壓力大,得好好補充補充營養。
    她也不求圖南跟‘年年’那樣厲害,她求得很簡單,好好讀書,先考上一中高中部。
    再考個大學。
    沒有上過大學,是她和莊超英一輩子的遺憾。
    現在有那個條件(高考放開),不讀大學,太可惜了。
    至於筱婷。
    黃玲沒有重男輕女的想法,女人一樣可以讀書、考大學,不求讀名牌大學,隻要是大學生,都行。
    排了半個小時的隊,黃玲拎著半隻豬腳,半斤肥肉回了家裏。
    豬腳是給老太太買的,以她對老太太的了解,第一天不給她沾點葷腥,回頭指定會私下說她。
    後者那半斤肥肉,則是用來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