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八嘎!第一必須是我們大日子!
字數:5282 加入書籤
第98章八嘎!第一必須是我們大日子!
1986年,棉紡廠的職工們過了一個‘肥年’。
雖然這個肥年需要打雙引號,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對比其他連工資都發不出的工廠。
他們過年還能發一提蘋果,可不是‘肥年’嘛。
從申海回來的莊圖南看到廠子重新火起來了,心裏也跟著高興。
在這個春節,宋瑩收到了不少禮物。
不過。
在小巷之外的圍棋圈,卻因為一個消息而沸騰!
寶島地區的一位富商宣布舉辦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第一名獎金高達40萬美金!
40萬美金≈380萬RMB≈6720萬日元≈5.2億韓幣。
不論是在經濟更加發達的日、韓,還是經濟欠發達的華夏,這都是一筆巨額獎金。
很快。
跟應氏杯相關的新聞就占據了各國圍棋雜誌、報紙的頭版。
此次比賽采取的是邀請製。
一共18位參賽選手。
其中,華夏占據十個名額,內地七人,寶島三人,日本占六個席位,然後是歐美一人、小西八一人。
看到這份名單,小西八第一個提出嚴正抗議。
隻給他們一個名額,這是赤裸裸的歧視!
是歧視!
第二個抗議的是小日子,不過,小日子的棋院沒有出麵,主要是棋手和棋迷抗議。
太多了!
華夏大陸占有七個名額,這是什麽意思?
應長奇,居心叵測啊!
對方這是明晃晃的向世人宣告,華夏圍棋已經比大日子更利害。
一部分棋迷喊出口號,希望那些受邀的棋手不要不識抬舉,如此有辱國格的比賽,你們應該拒絕參賽!
不然就是賣國賊!
然鵝。
藤澤秀行、加藤正夫、武宮正樹、小林光一、大竹英雄等受邀的棋手並沒有對外表態。
他們悄咪咪的收下了邀請函。
誰會拒絕6000多萬日元的獎金?
如果,如果能奪冠的話,相當於一次性拿了兩個半的頭銜戰獎金。
另外。
世界冠軍的頭銜也很誘人。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誰不想當世界第一人?
雖然之前的中日擂台賽也是國戰,但那隻是中日兩國棋手的比賽,而且還是單敗賽製。
應氏杯不一樣。
它是世界級的比賽。
雖然參賽的隻有四個國家,跟奧運會、亞運會之類的比賽沒得比,但它至少是名義上的世界賽。
並且,半決賽、決賽都是番棋。
番棋賽又給了小日子一點點希望。
他們對這套賽製很熟啊。
‘宋仁’厲害是吧?
那是沒下番棋!
番棋和常規比賽,不一樣。
何況,第二屆中日圍棋擂台賽‘宋仁’都沒有上場,誰知道他現在的水平怎麽樣?
最最最重要的是,中日圍棋擂台賽是沒有獎金激勵的。
有獎金的比賽和沒有獎金的比賽,棋手爆發出來的戰鬥力,那是完全不一樣。
……
日本棋院。
春節期間,應氏杯的各種消息席卷日本棋壇,尤其是那高昂的獎金,更是令各路棋手摩拳擦掌。
雖然邀請製把很多人排在了門外,但隻看‘預披露’的名單,比賽的含金量還是很高的。
不過。
應氏杯也讓小日子很不高興。
第一次世界大賽的名頭怎麽能讓別人搶去了?
要辦!
那必須是他們大日子第一個辦!
這不。
趁著應氏杯還沒有披露具體舉辦時間,日本棋院和關西棋院這對‘冤家’難得的碰到一起。
他們在商量一件事。
兩家棋院擯棄前嫌,聯合發力,一起聯係讚助商、主辦方、後援方,盡快促成一場世界線大賽。
第一的名頭,不能被別人搶走!
如果被人搶走,日後撰寫‘世界圍棋史’,瞧見應氏杯占據第一世界大賽的名頭,那不是膈應人嗎?
就很踏馬難受!
日本棋院和關西棋院的行動效率很快,僅僅用時一周,他們就拉到一個強有力的聯合主辦方。
讀賣新聞,入局!
接著。
富士通收到消息,主動入局。
雖然富士通隻願意提供1500萬日元的冠軍獎金,遠遠比不上應氏杯的6000多萬。
但人家是真掏錢啊。
時間緊,任務重,日本、關西棋院哪有資格挑三揀四。
主辦方有了,讚助商來了,後續的協辦單位,那就太好找了。
至於富士通杯比賽的章程,那更好辦。
小日子的圍棋比賽不要太多,隨便從天元、王座、名人等頭銜戰複製一波就行。
2月中旬,日本兩大棋院聯合《讀賣新聞》正式宣布,第一屆富士通杯世界圍棋錦標賽,來了!
4月15號在小日子棋院舉行揭幕戰!
2月份官宣,4月份就舉辦比賽,主打一個快。
消息傳回國內,應長奇氣的直拍桌子。
小日子,大大滴壞!
他們絕對是故意的!
應氏杯雖然官宣更早,但礙於兩岸關係,以及舉辦比賽經驗不足,應氏杯最快也要到78月份才能舉辦。
此外。
富士通杯的名額分配,也很讓人不爽。
18人名單裏,小日子足足占據九個人,中方名額隻有五人,然後是小西八二人,歐美各一人。
此舉明顯是針對應氏杯。
罵了幾句小日子,應長奇忽然笑了。
搶的好啊!
搶走了第一個世界大賽的名頭,難不成還能搶走第一個世界冠軍不成?
以‘宋仁’的實力,隻要不是發揮失常,奪冠的概率極大。
那一千多萬日元的獎金,不是白送給‘宋仁’?
想到這裏,應長奇能不樂嘛。
看我華夏少年力戰各國頂級高手,然後奪冠。
那畫麵,想想就舒坦。
搶吧。
搶吧。
我有‘宋仁’。
你們小日子有什麽?
看看小日子的棋迷,到時候會怎麽罵你們!
……
姑蘇。
“宋瑩,宋瑩,有電話,燕京來的。”
“來了,來了。”
聽到外麵的叫聲,宋瑩係著圍裙就跑了出來。
燕京的電話,不用想,肯定是棋院那邊來的。
今年年初,在巷口開小賣部的王大媽裝了一部電話,打那之後,巷子裏的人就用上了公用電話。
片刻後,宋瑩笑眯眯的回了小院。
果然是棋院打來的。
兒砸又要出國比賽了,打電話過來是問她有沒有什麽要帶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