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棋壇新格局

字數:5015   加入書籤

A+A-


    第109章棋壇新格局
    九月,新學期開學之後,工管班的學生發現班上有位同學一直沒到。
    那位叫‘宋仁’的同學跟全國知名的棋手同名。
    不少學生都猜測,這兩個人是不是同一個人?
    還有人膽子大專門去問了輔導員,不過,輔導員什麽都沒說。
    之前,複旦雖然成功招到李傑,但好歹是頂級學府,校方並沒有大張旗鼓的宣傳。
    沒那個必要。
    何況,‘宋仁’一直沒有入學,對方正在小西八參加比賽。
    距離奪冠,隻差一步。
    此次東洋杯,李傑再次入圍決賽,這沒什麽好說的,倒是曹薰鉉的異軍突起,讓人很意外。
    過去這一整年,這位小西八棋手的狀態都不是特別好,哪怕用了一些盤外招,各類大賽中都沒有進過八強。
    然後。
    他這次入圍決賽,踏入賽場時,那是信心十足。
    走出賽場時,那是麵如死灰。
    慘!
    太慘了!
    一共隻下了105手。
    兩天後。
    小西八棋院突然對外宣布,曹薰鉉九段正式退出國際舞台,從今往後,曹薰鉉不再參加任何世界級大賽。
    當然。
    在公告裏,棋院也說明了原因。
    曹薰鉉退出國際舞台的本意是為了小西八圍棋,未來他會多多培養小西八本土年輕棋手。
    絕對不是什麽被打退役了。
    沒隔兩天,曹薰鉉在媒體麵前發表講話。
    他的徒弟李昌鎬會繼承他的意誌,繼續為小西八棋界征戰!
    李昌鎬是小西八新晉崛起的年輕棋手,他和劉昌鶴都曾經向鐵王座發起過衝擊。
    雖然兩人一次都沒成功過,但這並不妨礙外界的認可。
    誰能贏‘宋仁’啊?
    數遍當下的棋壇,不論是現役棋手,還是尚未入段的年輕棋手,反正找不到一個。
    或許,能跟‘宋仁’一戰的棋手還沒有誕生。
    如今。
    中日韓三國的棋壇格局是一超多強。
    超,自然是指李傑。
    他超的太過,太猛,跟其他人壓根不是一個次元。
    剩下的圍棋頂級高手,中方獨占四席,馬小春、劉曉光、曹大圓,以及年輕的常浩,都有正麵戰勝超一流棋手的案例。
    尤其是常浩。
    成長特別迅速。
    而在小西八那邊,劉昌鶴和李昌鎬都是公認的頂級棋手。
    和中韓相比,小日子要迅速不少。
    唯一成長起來的年輕棋手隻有依田紀基一人,其他的知名棋手還是那幫老一輩棋手。
    顯然。
    小日子有點斷代的意思。
    年輕力量太少。
    雖說小西八那邊也隻有兩個,但人家是光腳不怕穿鞋的。
    前麵太差,任何一點小進步都值得大書特書!
    一周後。
    李傑轉道飛回申海,此時距離開學已經過去一個月,他完美錯過了大學軍訓。
    等他回歸校園,延遲一周的迎新會,終於開了。
    李傑作為新生代表,上台發表講話,至此,工管班的‘傳說’也被徹底證實。
    沒錯!
    他們班的‘宋仁’就是世界冠軍‘宋仁’!
    毫不誇張的說,在場的新生們,都是聽著‘宋仁的傳說’長大的。
    從第一屆中日圍棋擂台賽開始,他們一路見證了傳奇崛起!
    然鵝。
    傳奇怎麽跟他們一樣大啊!
    看著台上的李傑,很多學生都有一點不太真實的感受。
    丫的!
    太年輕了!
    雖然他們都是複旦的學生,是旁人眼中的‘天之驕子’,但天之驕子間,亦有差距。
    最後,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李傑走下了主席台。
    類似的報告,過去這些年他不知道做了多少次。
    都習慣了。
    很快。
    他的大學校園生活開始了,不過,他沒有住在學生宿舍,不是因為不習慣,而是不方便。
    作為華夏圍棋的牌麵級人物。
    他要參加的活動不止是比賽,還有各種官方安排的其他活動。
    動不動就要走。
    時不時的又要回來。
    住在學生宿舍,太晚不許出門,太早又進不去,來來回回,實在麻煩。
    所以。
    他幹脆在大學旁邊買了一套房子。
    90年代初,申海的房價,雖然不是白菜價,但跟二三十年後相比,不知道有多便宜。
    學校旁邊買一套,林武峰上班附近買一套,林棟哲單位那邊,他還是買了一套。
    不過。
    林棟哲平時不住那裏,那套房子目前還沒有裝修,是李傑送給他和庒筱婷的婚房。
    麵積不大,也就一百來平。
    林武峰和宋瑩住的那套別墅稍微大點,300來平,一共有六個房間。
    夠住了!
    十月,別人在放假,李傑卻被請去了燕京,先是參加了一場官方組織的國慶活動。
    然後又出發前往佛山參加健力寶讚助的健力寶杯國際圍棋邀請賽。
    這是今年剛辦的比賽,由知名碳酸飲料品牌健力寶讚助。
    冠軍獎金高達300萬!
    健力寶杯是目前國內獎金最高的圍棋比賽,沒有之一!
    看到這個獎金,其他運動項目簡直口水直流。
    太踏馬多了!
    健力寶杯隻是眾多賽事中的一項而已,有媒體專門統計過,國內的圍棋比賽,一年單單獎金總和就有一千萬之多。
    如果算上健力寶杯,那就是兩千多萬。
    換而言之,僅靠比賽獎金,李傑就能年入千萬。
    不過。
    那是外界猜測的數字,事實上他到手的獎金沒有那麽多,除了第一屆應氏杯、富士通杯,國內因為沒有先例,獎金交稅之後都給了他個人。
    後麵的比賽獎金,他個人到手的金額大約隻有40%。
    當然。
    僅限於世界比賽的獎金。
    像國內的各種邀請賽,棋院和體總是不參與分配的。
    分出去的那些錢,李傑不是特別在意,國內圍棋界能夠進步神速,跟錢離不開關係。
    說點過分的話,李傑用他個人的獎金,將華夏圍棋的水平拉高了兩三個檔次。
    現役棋手、退役棋手、棋院、體總等等,都承他的情。
    最直觀的體現,棋院食堂的夥食就是比其他地方好,不少其他項目的運動員,偶爾還會來棋院蹭個飯。
    畢竟,棋院的飯是真香。
    國少隊、國青隊的小棋手更別提了,一個個都是李傑的腦殘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