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浮出水麵
字數:6008 加入書籤
清邁機場。
香江督察何蔚藍滿臉陰沉的鑽上了暹羅官方的車子,她的臉色,非常臭。
李問竟然逃了?
時隔一周,暹羅官方才給他們發出通報!
瑪德!
一周時間都夠李問全球飛三遍了!
直到現在都沒抓住,再想抓住他,恐怕沒可能了。
說實話。
他們追查偽鈔集團那麽久,連一點蛛絲馬跡都沒查到,這次,如果不是他們內哄,估計還抓不到對方。
接下來兩天,何蔚藍在事發地,以及李問可能落腳的地方,來來回回不知道找了多少遍。
但,無一例外,全是白跑。
此刻。
李傑已經逃到了金三角。
對於這邊,他很熟。
哪怕沒有《邊水往事》那一段,他也熟,因為這邊是他們美鈔的‘傾銷地’之一。
前些年,他們還滅掉一個軍閥。
當然。
電影裏開無雙那一段,純純是編的。
真當是拍電影?
幾個人的小隊就能把一個軍閥頭子滅了?
真要那麽容易,人家怎麽混成軍閥的?
那次剿滅,李傑和假鈔團隊的人,完全沒有參與,連現場都沒去。
他隻知道是‘阮文’動用關係幹的。
至於是什麽關係。
他不知情,阮文也不可能告訴他。
逃至金三角,花了幾天時間,李傑暫時安頓了下來。
一看任務絲毫沒有完成的架勢,他一點也不意外。
如果隻是逃出來就能獲得自由,那未免也太簡單了一點。
畢竟。
越獄的技術含金量,很低。
看來。
他還要另尋他路。
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李傑一直遠程觀察著暹羅警方的動向。
都是信息時代,想要遠程監控,簡直不要太簡單。
拉網式排查了大半個月,暹羅警方果斷降低了排查力度。
什麽通緝犯丟了?
那跟他們有關係嗎?
問責?
我都把違規人員處置了!
不僅處置了,還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排查!
你們還想怎樣?
又能怎樣?
老子就擺爛了!
雖然暹羅那邊擺爛了,但李傑肯定不會回去。
傻子才回去呢!
不過。
令他倍感意外的是,秀清竟然還留在暹羅境內。
是的。
秀清仍然沒走,這一點,李傑很確信,因為正規的出入境記錄裏沒有她。
包括她常用的幾個身份,一丁點離開的跡象都沒有。
除了秀清的事,李傑最近還在查那個陌生人的訊息。
那個遞紙條的人到底是誰?
這個問題困擾了他很久。
雖說他人沒法去現場,但互聯網時代,誰說一定要本人去調查?
他可以雇傭別人嘛。
用比幣交易,根本不會留下任何痕跡。
而這,也是比幣的價格為什麽會持續暴漲的緣由。
黑產、灰產,太喜歡比幣了。
隨時可以兌現,還查不到來源,從前,那些受會的人,喜歡美元、歐元之類的高幣值貨幣。
幾十萬塊,換成美元、歐元,體積直線縮小。
現在?
比幣很少啊。
無法追蹤,體積還更小,更隱秘。
一塊小小的硬盤,裏麵可以裝著幾千萬、乃至幾個億,甚至更多。
夠膽你就裝!
委托了一家活躍在暹羅的情報機構後,李傑就開始享受生活。
他喵的。
在牢裏的那段時間過得太難受。
最無法忍受的就是吃的問題。
哪怕後麵有錢了,吃的也很差,頂多幹淨了一點,絕對算不上美味。
轉眼。
又半個月過去,李傑左等右等,始終沒有等到調查結果。
直到這天。
那個調查團隊上線了,他們聯絡使用的不是什麽外界通用的通訊軟件,而是李傑個人搭建的聊天軟件。
用外人的,他不放心。
自己搭建的軟件,他可以百分百保證,不存在泄密!
【你好,李問】
看到這條消息,李傑不禁有些驚訝。
幹活那麽糙?
被抓了嗎?
然後被人順藤摸瓜找到了自己?
【你是?】
【你可以叫我史密斯探員】
史密斯探員?
李傑摸了摸下巴,這名字,真的一點誠意都沒有,不過,加了探員兩個字,對方的身份,呼之欲出。
【CIA?】
【YES。】
【可以見麵聊聊嗎?】
見麵?
鬼才跟你們見麵。
【我覺得就這樣聊天,也挺好的】
剛出虎口,李傑哪會再入狼穴?
不過。
對方直白的承認了自己的身份,也解決了李傑的一個疑惑。
如果是CIA的話,一切就說得通了。
對方有能力做到。
但。
另外一個疑惑又隨之而來。
CIA為什麽要偷偷摸摸的聯係他?
以老美在全球的影響力,直接要人,才更加符合風格吧?
或者。
CIA是想要放長線,釣大魚?
【別擔心,我們對你沒有惡意】
另一邊,一個留著絡腮胡的中年白人男子,一邊打字,一邊借著翻譯軟件進行翻譯。
【我可以向你承諾,隻要你願意出現,我們會將你列入到保護計劃裏】
【護照、綠卡,乃至入籍,我們都能解決】
【前提,我們需要見一麵】
李傑懶得搭理那些餅。
跟我畫餅?
【有什麽問題,你直接問吧】
看見這條英文的消息,史密斯總算鬆了一口氣。
中文,太踏馬難了。
【你的老板是誰?】
【老板?我沒有老板。】
【嗬嗬,李,你知道人與人之間該如何建立信任嗎?第一步,我想應該是誠實,你覺得呢?】
【我很誠實】
【你的老板才是畫家吧?她是誰?】
英文單詞裏,他和她不僅單詞不一樣,讀音也不一樣,瞧見那個女她,李傑暫時收回了打字的雙手。
這個CIA,有點東西啊。
查到了阮文?
應該不是。
如果真查到了,老美何必拐彎抹角呢。
頂多是懷疑。
原因也很簡單。
藝術品交易,向來是洗米的重災區。
什麽當紅畫家,隨便一幅畫能賣幾百萬、上千萬?
梵高聽到了都想跳出來打人。
畫家的作品,死後才值錢。
畢竟。
隻有死後,畫家的作品數量才是可控的。
物以稀為貴。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古董為什麽貴,因為少啊。
像阮文那樣年紀輕輕成名,畫作價值又高,關鍵還是一個華人,如此多的buff迭加在一塊,想不引起關注都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