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削微出手
字數:10976 加入書籤
申海,香格裏拉。
“道俊,你確定要在華夏投入這麽大的精力和資本搞汽車廠?”
電話裏,陳養喆的聲音低沉而嚴肅。
“那邊的市場和環境可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麽簡單,政商關係、政策轉向、外部環境、內部環境,方方麵麵都很麻煩。”
“爺爺,您不是跟我說過一個道理嘛,風險越大的生意,往往利潤也會更大。”
陳道俊雖然後世很少接觸華夏這邊的業務,但在他的印象裏,從千禧年到2020年,華夏一直處於高速發展期。
什麽叫發展期?
蛋糕越做越大,遍地都是黃金。
當然。
爺爺提的那些也是事實,這邊的政策風險性很高,如果哪天出了新政策,外商投資占比不得高於50%。
那末,即使起亞占股49%,也會丟失企業內部的話語權。
畢竟。
東風和悅達都是國有企業,哪怕他們有著各自的利益,但遇到重大問題,還是會站在一起。
不過。
應該不會吧?
如果真有這麽大的政策轉向,後世哪會有那麽多外資車企進入華夏市場?
“好!”
電話那頭的陳養喆倏地大笑。
“這才是我的孫子!”
站在企業管理者的角度,起亞重金投入華夏市場,是一個風險比較高的決策。
但,若是站在家長的角度,陳養喆欣賞小孫子的魄力。
換成是大兒子、大孫子,他們恐怕沒有這樣的決策力。
打魚人圈子裏有一句話。
風浪越大,魚越貴!
什麽生意沒有風險?
何況。
關於華夏市場的研判,他們順洋也一直在做,不隻是他們,LG、現代汽車、愛茉莉太平洋、衣戀等等品牌,都或多或少有著在華業務。
區別隻是規模大小,投入多寡。
不多時,陳養喆揮手招來秘書。
“金秘書,記一下,明天讓戰略部門把對華研究策略發一份給道俊,尤其是汽車、電子方麵的,發的詳細一點。”
“完整版嗎?”
金秘書多問了一句。
“嗯。”
既然要發,肯定是發完整版。
“明白。”
跟了陳養喆那麽多年,金秘書知道會長的意思是什麽。
顯然。
會長對陳道俊赴華投資的事,很是欣賞。
一家跨國企業的執掌者,怎麽能沒有國際視野呢?
當下,亞洲範圍內最值得投資的國家是哪一個?
毫無疑問。
華夏。
那邊有著900多萬平方公裏的國土,也有著十幾億的人口,這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
是一座巨大巨大巨大的金礦。
如果不是限製太多,順洋集團早就大舉進軍華夏市場了。
集團內部沒有什麽秘密。
很快。
陳榮基就從總裁辦收到了風聲。
(PS:小西八的叫法不一樣,這裏直接用國內的叫法)
道俊去華夏投資了?
果然。
奇跡投資公司背後的人就是他。
收購起亞汽車那麽大的事,怎麽可能瞞得住?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起亞再不行,也是國民級的品牌。
背後的收購方,藏得都藏不住。
之前。
陳榮基還想鼓動媒體,把奇跡公司打成美資,剛剛經曆過國家破產的國民,如果知道這種事,一定會強烈抗議。
國民品牌怎麽能被美資收購?
然鵝,他還沒開始行動,道俊那個臭小子已經快刀斬亂麻,完成了收購重組。
後來。
陳榮基和準親家,賢成日報的會長一商量,這件事最好是壓著。
收購都完成了,再鼓動情緒,已經為時過晚。
與其做無用功什麽的,不如把賬先記下。
等哪天需要用,再重新掏出來。
嗬。
陳道俊。
阿美莉卡資本的走苟罷了。
買辦。
如果不是,他哪來那麽多錢,收購起亞的資金可不是一筆小錢,上萬億韓元。
他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子,哪來的錢?
甭管是不是,先把髒水潑上去。
隻要陳道俊敢跳到明麵上,那就把他先打成走狗。
這樣的人,怎麽能執掌順洋?
真讓他上了位,順洋到底是他們大韓民國的順洋,還是外人的順洋?
什麽?
本來就是外人的。
那種事,普通人哪會想那麽多,順洋的股權結構又那麽複雜,怎麽都好解釋。
……
三天後。
陳道俊收到了國內傳來的資料,是爺爺的心腹秘書金秘書專程送過來的。
“金秘書,麻煩你了。”
看到金秘書親自飛來華夏,陳道俊當然知道對方的來意不止送資料那麽簡單。
“小少爺客氣了。”
金秘書微微一笑,很是謙遜。
送資料這種小事,當然是什麽人都行,他來,一是帶來會長的‘指示’,二是為了示好。
華夏有兩句古話。
一句話叫一朝天子一朝臣,還有一句是‘天恩難測’。
會長就是順洋集團的天,也是他的天。
關於繼承人的抉擇,形勢很不明朗,哪怕是他這種跟了二十多年的老人,也猜不透會長的心思。
不過。
有一點,他可以肯定。
眼前的順洋三代小孫子,一定有機會,並且傾向性還很大。
能把一個私生子的小兒子列入序列,僅憑這一點,已經足夠說明很多事。
隨後兩天。
金秘書將順洋在華夏的一部分關係介紹給了陳道俊。
隻是,令他意外的是,一直沒能看到小公子的身影,‘潤基’去哪了?
雖然好奇,但金秘書的生存法則中有一條。
主家的事情,不該問的,別問。
有時候,知道的事情太多,未必是一件好事。
李傑去哪了?
他去了鵬城。
企鵝那麽大的公司,當然得入個股。
入股的過程,很順利。
小小投了300萬美金。
千禧年之前,也是為數不多投資企鵝的機會,這時候的企鵝還沒有找到盈利方向。
一旦增值服務項目被企鵝發展起來,那時候,企鵝就不會缺錢了。
投資完企鵝,李傑又去了一趟香江。
那邊有一家叫GOYOYO的搜索企業也值得投資投資。
這家企業要比千度入局更早,在早期中文互聯網圈,GOYOYO的名聲比千度大多了。
這一次,李傑前往香江,一是投資,二是給創始人秦桉指點一下迷津。
不要抱著Linux不放。
還有。
別想著什麽都要。
什麽都要,往往什麽都得不到。
另外。
他還給秦桉提了一個建議。
改名吧。
悠遊這個名字,不是很順口。
“千百度?”
戴著眼鏡的秦桉驚訝道。
“對,我很喜歡你們華夏的一位詩人辛棄疾,他的那首‘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真真是千古名句。”
李傑笑著道。
“我覺得這個名字用在搜索領域,好像也很合適,如果你覺得千百度的名字太長,千度,百度,也不錯。”
“陳先生,請容許我想一想。”
換成是其他人,秦桉絕對不會這麽好說話,哪怕是投資人,那也不行!
但眼前這一位投資人跟其他人不一樣。
對方不僅懂企業,懂投資,還懂技術,在大方向上,比他看得更遠。
一言以蔽之者。
對方的肚子裏有幹貨。
很多的那種,還不吝嗇指點。
當然。
有錢,舍得投入,也是關鍵中的關鍵。
“沒事,這隻是一個小小的建議。”
李傑聳了聳肩:“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你手裏。”
對改名什麽的,李傑沒什麽執念。
隻要能替代千度,成為中文第一引擎,叫什麽名字都不重要。
至於秦桉有沒有那個能力,李傑一點都不擔心。
有他這個投資人在,悠遊能走上邪路嗎?
走不了!
再說,人家秦桉的技術也不差。
悠遊搜索最早雖然誕生在香江,但它的開發者秦桉卻是一個內地人。
1994年,秦桉來到香江中文大學攻讀計算機語言學博士,97年,他就開發了第一款中文搜索引擎。
不過。
跟那些淹沒在曆史中的眾多互聯網創業者一樣,悠遊沒能度過互聯網寒冬。
倒在了黎明之前。
現在。
不一樣了。
李傑來了,太陽就有了。
什麽寒冬?
外麵的寒冬跟悠遊內部有什麽關係。
他的子彈庫裏的資金,那是源源不斷,他回國之時,賬戶裏的資金是5000萬美金。
一個月不到,這筆錢已經增值78%。
從5000萬變成了8900萬美金。
他的錢和別人的錢不一樣,具備繁殖能力,隻要他想,隻會越來越多。
如今,他要做的是把錢‘變現’。
躺在賬戶裏的錢,如果不用,永遠隻是一串數字,帶不來影響力,也無法提高地位。
……
一周後。
李傑從香江飛回了申海,這時,金秘書已經回了小西八。
如果不是陳道俊馬上也要回去,他還準備繼續在香江多待幾天。
“阿爸,這個是爺爺帶過來的資料。”
套房內,陳道俊把那一大迭資料推到了李傑麵前。
“您有空的話,可以看一看。”
“嗯。”
李傑隨手翻了幾眼,大致看了看梗概。
單從梗概部份,這份研報,寫的還挺有水平的。
研報的主筆人應該是一位華夏通,不然的話,寫不出味道那麽濃的報告。
“你準備什麽時候走?”
“後天吧。”
陳道俊抿了抿嘴:“回去之後,我準備先在員工內部開一個動員會,順便培訓一下他們。”
雖然工廠還沒有建立起來,但一些準備工作要提前做了。
比如,提前培訓員工,讓他們做好外派到華夏的準備。
陳道俊也想借著這個機會把他上輩子的父親安排到派遣名單裏。
這樣的話,他就能名正言順的給前世的父親升職加薪。
另外。
家屬也可以安排過來。
來華夏這段時間,除了考察工廠之外,他也在申海、鹽城、江城等地逛了逛。
相比於國內,這邊好像還挺宜居的。
如果他前世的父母能來這邊,憑借他們的收入,在華夏儼然是中上層。
活的不會那麽累。
何況。
有他的暗中照應,他們的收入隻會越來越高,過個幾年,如果實在不適應,還能回去嘛。
到時候,憑借在華工廠的資曆,又能升一次職。
不過。
這些事他都是埋在心底。
誰都沒說。
“嗯。”
李傑點了點頭:“你盡快,這邊的業務,最好快一點找到接受的人,我還有別的事。”
“別的事?”
陳道俊裝傻充愣。
說實話,他真舍不得換別人來。
無他。
老爸的能力太強了。
如果不是老爸,起亞在華投資的事哪會這麽順利?
換成其他人,且不說有沒有那個能力,單單信任問題就很讓人頭疼。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嘛。
“別問那麽多。”
李傑懶得點破小兒子的心思。
“跟你的投資沒關係,而且,日後時機到了,你自然會知道。”
投資圈實際上也沒有什麽秘密。
一旦企業上市,各種信息一公開,股東哪能藏得住?
即使李傑套了好幾層殼,那也沒用。
因為人家的公開是全公開。
除非代持,否則根本瞞不住,至於代持的風險,DDDD。
不是什麽人都有資格代持的。
“好吧。”
陳道俊又抿了抿嘴。
“阿爸,不管你做什麽,我都支持你,不過,起亞這邊的事,還得麻煩您多照應照應。”
說著,陳道俊苦著臉道。
“要是投資失敗,我想要買下順洋的計劃,可就全泡湯了。”
“你為什麽要執著於買下順洋呢?”
眼看話說到這了,李傑順著話,削微擴展了一下。
“買下一家企業,哪有締造一家財團好?”
“阿爸,您太高看我了。”
為什麽要買下順洋,那是陳道俊的終極秘密,不論是誰,他都不會說。
所以,他隻能用別的理由。
“想要白手起家創立一家像順洋這樣的企業,那種事的難度太高,我做不到啊。”
“道俊啊。”
李傑嗬嗬一笑。
“你也不要妄自菲薄,新公司成長為順洋,別說是你,就是你爺爺年紀四十歲,放在當下,他也做不到。”
“我不知道你為什麽有這種想法,但執念太強,有時候會影響到個人的判斷。”
“要記住,條條大路通羅馬,想要解決一件事,未必要一條道走到黑。”
“多謝阿爸的教誨。”
沉吟片刻後,陳道俊開口道。
“我會銘記在心的。”
“記住就好,人最難看清的就是自己,一次不行,可以多嚐試幾次。”
李傑又補充了一句,隨後便沒再聊‘買下順洋’的執念。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想要改變,也非一日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