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接連動作
字數:10683 加入書籤
2008年8月8號。
一串非常吉利的數字,這一天,燕京收獲了全國人民的關注。
便是放眼全球,這一天也是一個重大的日子。
很多人都對華夏好奇。
可。
早年間又因為種種原因,他們了解的不多,對於華夏而言,這是重要的對外展示窗口。
對外而言,他們也能借助這次機會了解一下神秘的東方大國。
一次美好的相遇。
李傑雖然看過很多次開幕式,但這一次,他還是帶著家人一起來到現場。
唔。
他待會也有一場表演。
跟央樂團一起進行合奏。
搖滾樂+交響樂,這是向外界傳遞開放包容的姿態。
奧運開幕式和年初的春晚,無不說明主流觀點的變化,連奧運開幕式都上了。
還需要說明什麽?
無需多言!
什麽貓熊解體是始於聽搖滾樂,純屬無稽之談,搖滾樂沒有那麽牛逼的影響力。
它隻是恰逢其會,也隻是一種音樂形勢。
不是洪水猛獸。
不能諱疾忌醫。
要客觀地、正確地、準確地認知搖滾樂。
8月8號當天,奧運開幕式創下了近幾年來的收視紀錄,很多學校、公司、單位都組織了觀影活動。
摩登天空、土豆網、迷笛音樂學校也有相關的活動。
當李傑登台的那一刻,三處地方都爆發出了一股歡呼聲。
既是為李傑本人,也是為華夏搖滾樂。
不容易。
以李傑登上奧運開幕式為標識,華夏搖滾樂守得雲開見月明。
接著。
全國各地都迎來了一陣轟轟烈烈的音樂節浪潮。
很多地方那是不想辦嗎?
是擔心風險!
哪怕隻有百分之一的概率,他們也不想承擔風險,畢竟,別人過去了就過去了。
輪到自己,那可是影響一生的事。
而現在。
春晚也去了,奧運開幕式也上了,指定沒事了,即使有點小問題,那也影響不大。
不是原則性問題都有回旋的餘地。
所以。
辦就辦了。
草莓音樂節的主辦方摩登天空的門檻都快被人踏破了,誰讓一場音樂節能帶來大量的收入呢?
收入≈GDP。
還有一些文化影響力。
這都是當地的主官希望看到的,得到的東西。
不過。
那些音樂節都是後續的事。
奧運收官後,引燃夏天末尾的是一檔音樂綜藝節目。
9月中旬,《樂隊的盛夏》收官夜以4.78%的收視率傲視群雄。
逃跑計劃樂隊奪冠時,毛川現場哽咽地感謝主辦方,感謝摩登,感謝迷笛,也重點感謝了李傑。
賽後。
節目組在土豆網放出彩蛋,李傑將聯合摩登天空、迷笛,以及土豆網啟動‘新血計劃’。
每年投入1000萬扶持獨立樂隊。
並且,土豆網還會開設專門的音樂頻道,這個頻道的架構和油管音樂頻道類似。
未來會跟唱片公司進行合作,第一時間上傳MV。
如果隻是土豆網,他們本身肯定沒有那個關係,但李傑不一樣。
他低調歸低調,那是在外界。
在業內,他還算‘頗有’人脈,偶爾可以發動一下麵子果實。
當下。
時移世易。
唱片公司,乃至整個行業都已經進入凋零期,大量的唱片公司或是削減開支。
或是關門倒閉。
歌手發歌的周期也越來越慢。
發專輯已經變成了一門虧本生意。
所以。
唱片公司很容易‘低頭’,盜版本來就滿天飛了,還糾結個什麽?
即使他們不同意,網上就不會出現歌曲的MV嗎?
怎麽可能!
該出現,還是出現。
這是時代的浪潮。
沒瞧見國外的大型唱片公司都開始放下矜持,歌手一發布單曲,MV就會同步上傳到網絡。
免費!
隨便觀看。
就是這麽現實。
好歹是一個曝光渠道。
哪怕一百個,一千個裏麵有一個人購買正版專輯,那都是賺的。
如果因為一個視頻成為歌手的粉絲。
那更是血賺。
反正,華納、麥田、滾石、百代、環球等等唱片公司都跟土豆網簽了合作協議。
他們願意提供MV版權。
當然。
土豆網也會給予一定的版權費用,以廣告分成的方式,錢或許不會太多,比例可能低了一點。
但。
還是那句話。
蚊子腿再小也是肉。
與此同時,土豆網也啟動了第一輪融資。
視頻網站太花錢了。
尤其是帶寬成本,高的出奇,李傑當初投資的那筆錢已經快燒幹了。
再不融資,公司運營都成問題。
相較於其他視頻網站,土豆網的融資並不是問題,是別人求他,而不是他求別人。
什麽高盛、IDG、紅杉等等資本,都搶著投資。
無他。
《樂夏》出名的同時,土豆網也收獲了巨大的流量,在大洋彼岸,金融危機的預兆已經越來越明顯。
資金也有避險的需求。
華夏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渠道。
這裏局麵穩定,人口眾多,擁有大量的適齡勞動人口,受教育的程度還非常高。
如果能把市場培育起來,這裏會是一個非常好的消費市場。
想想那人口,即使收入低一點,那也是一個天量數字。
何況。
經曆過奧運,很多外企都重新認識了華夏,各地又出台了各種優惠政策。
所以。
大量的外資湧入國內。
土豆網如今是國內流量最大,知名度最高的網站,公司估值已經來到兩億美金。
沒錯。
就是兩個億。
互聯網企業的估值就像是吹氣球。
以《樂夏》第一季、第二季的熱度,給土豆網帶來的知名度,溢價50%依然有大把的資本入局。
李傑當初投資土豆網真沒什麽賺錢的心思。
但。
它還是賺了。
當初投資的5000萬RMB,現在已經暴漲十倍,而這隻是第一輪融資,後續還有B輪、C輪。
以及上市。
眼下正值金融危機前夜,都需要出口。
中美是蜜月期,中資企業要上市的難度遠遠低於其他時刻。
快一點,土豆明年就能上。
慢一點,頂多2010年。
爭當第一家上市的視頻網站,這是土豆網內部喊出的口號。
赴美上市在當下,那是非常有麵子的事。
很快。
土豆網就完成了A輪融資,融資金額5000萬,但,它的後綴是美金。
收獲大量現金的土豆網,豪氣十足,簽約當天,土豆宣布,追加投資!
什麽1000萬?
少了!
1000萬變2000萬!
這隻是現金的扶持,未來,獨立樂隊、獨立音樂人在土豆網上傳視頻還能獲得一定的廣告收益。
這筆錢不多,卻是細水長流。
消息一出,搖滾圈、獨立音樂圈,歡聲雷動。
土豆來了,青天就有了!
簡直是大善人。
然後。
李傑在這兩個圈子的威望進一步增加。
什麽是話事人?
別人得服你!
別人為什麽要服你?
跟你混,或是有麵子,或是有口飯吃,或是其他相關收益。
如果三天餓九頓,狗都得跑路!
隻有正兒八經的帶來利益,甭管是什麽利益,都會有人跟你混。
逃跑計劃也在消息傳出後寫了一篇博文。
他們第一個響應。
新專輯《世界》的MV將會第一時間上傳至土豆網,隨後,華納、麥田、百代、新索、滾石、環球等等唱片公司紛紛跟進。
傳!
都傳!
隨後,土豆網又官宣了一個新綜藝。
一檔打歌綜藝節目,跟光線傳媒合作。
國內其實非常缺少類似的綜藝節目,遠的不說,就說日韓地區,他們那邊都有專門的音樂打歌綜藝。
包括港台地區,也有。
比如金曲龍虎榜就是一檔打歌綜藝。
再比如,日韓的很多偶像團體、歌手,不管大牌還是小牌,都會上節目宣傳。
而國內這邊沒有類似的綜藝。
很多港台歌手來內地宣傳新專輯都是去《快樂大本營》之類的節目。
然而。
快本不是一檔專業類的音綜節目。
它宣傳的重點是歌手本人。
這一次,土豆網和光線以及摩登天空合作的新節目是專業打歌節目。
不搞那些亂七八糟的嘉賓名單。
有李傑這個超級金牌製作人坐鎮,嘉賓邀請根本不是問題。
別的不說。
往後滾石旗下的歌手發歌,都會來這檔節目宣傳宣傳。
最最最關鍵的是,這檔綜藝節目不是一檔單純的網絡綜藝,它走的是光線早期的模式。
光線、摩登天空負責節目製作,然後交給其他電視台進行播出。
其實,最完美的狀態是,節目不僅跟電視台合作,還要跟廣播合作。
如果有廣播點播數據進行參考,節目的排名會更加權威一點,最最最好還有一個銷量統計數據。
金杯銀杯,都不如銷量來的實際。
隻是。
廣播數據還有那麽一丟丟的可能性,雖然廣電係統內部的關係錯綜複雜,想要統計全國數據,那太難了。
但,如果隻是跟幾個台,或者某幾個地區的廣播台達成合作,還是有可能的。
銷量統計,那就是不可能的事。
沒人有那個牛逼。
成本太高。
還有,版權市場太過混亂。
海外的公告牌、UK單曲榜、Oricon銷量周榜,哪個不是發展幾十年,一點一點構建起來的榜單。
隻是花時間,李傑也不介意慢慢耗,萬事開頭難,先搞一個榜單出來嘛。
但。
它需要的不止是時間。
還要官方的政策傾斜,要嚴厲打擊盜版,都說盜版很難禁,其實也不盡然。
後來為什麽能做到?
歸根到底是力度,是成本的問題。
當盜版的成本太高,風險太大,那些盜版商自然會尋找其他的出路。
後來能做到,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點。
彼時,實體唱片已經完全‘死亡’,歌手發行實體專輯,更多是一種紀念。
緬懷一下。
歌迷購買專輯也不是為了聽,是為了收藏。
誰會收藏一張盜版專輯?
沒有人!
沒人買盜版專輯,盜版商無利可圖,打擊起來就更加方便,當然,音像出版社的倒閉潮也有很大的影響。
不要小看這一點點阻力。
上千家音像出版社合力,他們的影響力可不低,畢竟,音像出版社的業務不止音樂專輯。
還有一些其他東西。
而且,這些人也算在廣義的文藝圈裏,他們背後的關係也是盤根錯節。
誰還沒點關係?
當這些關係合在一處,且關係到飯碗,關係到生存,那還不是往死裏使勁。
是以。
李傑從來沒想過做什麽全國範圍內的專輯銷量統計,那麽做得罪的不是一個人。
還有那些唱片公司。
注水都是慣例。
如果,如果李傑把這件事辦成了,數據也經得起查驗,那麽,打的是誰的臉?
看看人家宣傳銷量五十萬,上百萬,結果一看銷量隻有幾萬,十幾萬,二十幾萬。
那不是捅了馬蜂窩?
不過。
辦法總比困難多,做不到精確的數量統計,可以列出一個‘參考性’榜單,以抽樣調查的方式。
數據結果也不給出真實的數據,而是用百分比來顯示。
這個也不是什麽創新。
灣灣那邊早就這麽幹了。
不公布真實數據,不是因為灣灣地區統計不到真實銷量,而是真實銷量太難看了一點。
沒眼看啊。
說是天王,一看銷量十幾萬張?
難道不打臉嗎?
那些公司還怎麽買通告,如果一直是十幾萬,那也沒關係,但,幾年前、十年前不是這樣的。
那時候都是幾十萬,還得是大幾十萬。
所以,與其公布出來準確數據,不如隻公布排名,百分比,這樣的話,大家都好看。
至於真實的數據?
也有。
統計機構那裏有全套的數據,有需要可以花錢去買。
李傑要做的榜單比寶島那邊還要粗略一點,更不準確一點,在列出榜單時,他會明確標準數據來源。
不會搞那種‘字’很小,很難找的解釋。
不權威就是不權威。
搞那些小動作有什麽?
除了打歌綜藝、排行榜之外,迷笛音樂學校也有一係列的大動作。
開分校了!
金陵、申海分校,幾乎同時啟動。
那邊是基礎教育,教導的對象是青少年,沒有那麽多的輸出,也沒有亂七八糟的東西。
模式跟藝校類似,隻是老師有區別,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樂隊前往學校進行授課。
什麽銅臭味玷汙藝術,那不是爭議。
有錢才能談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