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決戰彈汗山 中

字數:4535   加入書籤

A+A-


    從本質上來說,匈奴人從來不承認自己是被鮮卑打敗的。

    想當初,弱小的鮮卑族隻配給大匈奴牧馬。

    而自打匈奴分裂之後,鮮卑人便開始四處征戰,除了匈奴故土之外,就連南匈奴最後一點生存空間也被不斷的擠壓著。

    要說匈奴人沒有仇恨,那是不可能的!

    此刻,匈奴人將滿腔的怒火通通發泄了出去。

    麵對數量與他們相差不多的鮮卑人,匈奴騎兵們的戰意達到了頂點。

    匈奴騎兵迅猛的發起衝擊,肆意揮舞戰刀,或是橫掃,或是劈砍。

    戰馬的嘶鳴聲,士卒的怒吼聲,夾雜在一起。

    大地已然在雙方騎兵的衝鋒下顫抖著,鮮卑騎兵手持彎刀,爆發出了決死的氣勢。

    刹那間,整個彈汗山下馬蹄聲如雷,喊殺聲震天!

    馬蹄所過之處,塵埃衝天而起。

    英勇無畏的草原勇士們,揮舞著鋒利的兵刃殺向了敵人。

    當雙方的騎兵開始接觸的時候,整個天地為之變色。

    嘭!嘭!嘭!戰馬相撞,人仰馬翻的場麵不在少數。

    滿腔怒火的匈奴騎兵,疲於應對的鮮卑騎兵,沒有任何一方產生一絲的畏懼。

    那怕是對撞前的一刻,雙方的口中都發出了各種怪叫。

    戰場上的雙方,如同高速行駛的列車,迎麵撞擊到了一起。

    原本還保持著整齊的陣型,幾乎在接觸的同一時間,向後凹了進去。

    至於那些墜落下馬的騎兵,下場隻有一個,那就是被成千上萬的馬蹄,踩成了肉泥。

    而雙方的士卒,揮舞著兵刃,掀起一陣在血雨腥風!

    但,匈奴人似乎總有用不完的力量,局部人數優勢,使得戰局迅速向著有利一麵擴大著。

    此時此刻,若是從天空望下,原本碧綠的草原,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成暗紅色,隨著時間的推移,暗紅色仍在不斷的擴大。

    而這暗紅色的盡頭,正是在不斷後退的鮮卑人。

    城頭上的公孫續有些愕然,他從來沒有見到過如此景象。

    以往雖然與鮮卑和烏桓騎兵交過手,如初龐大的場麵還是第一次見。

    十幾萬騎兵廝殺在一起,每一秒鍾便有一條鮮活的生命走向了盡頭。

    “不可能的,絕不可能!”素利眼睜睜的看著鮮卑騎兵節節敗退,嘴裏發出了一陣陣呼喊。

    南匈奴的實力早就大不如前,眼前的一切都不是真的。

    哪怕是在一年之前,無論匈奴人也好,烏桓人也罷,都不敢輕易的招惹鮮卑部落。

    可眼下的實際情況卻是,這些英勇無畏的鮮卑勇士,正被匈奴騎兵殺的節節敗退。

    騎兵的長處在於他的機動能力,而眼前的十幾萬人混戰,經過第一次的衝鋒之後便絞在了一起,完全沒有速度可言。

    匈奴騎兵的身後,張燕的黑山軍早已列陣完畢。

    由於黑山軍全是步卒,此刻,他們正等著賈詡最後的將令。

    張燕的身邊,太史慈、廖化及其手下數百名衛隊整裝待發。

    如此大規模的作戰,隻要是個熱血男兒,都不想錯過。

    “元儉,汝不保護賈軍師呼?”太史慈望著一臉興奮的廖化問道。

    早在雙方匯合之後,賈詡的安全就全部交給了廖化負責。

    至於太史慈,早就對這場最終的決戰期待已久。

    “子義兄,賈軍師與羌渠單於就差稱兄道弟了,何來危險一說?”

    廖化沒好氣的白了太史慈一眼,如此大規模的會戰,他當然是想參加的。

    太史慈望了望,匈奴王旗下的賈詡,與羌渠單於有說有笑的指點著江山,完全沒有一點緊張之色。

    在其身後不遠處,史阿的身影落入了太史慈的眼中。

    二人雖然沒有交過手,但史阿的伸手,絕非一般人能匹敵的。

    見此,太史慈便不再多言,隻要賈詡有人保護就好。

    這樣一來,他就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大戰之中。

    片刻之後,王旗下的令旗舞動,太史慈、廖化、張燕三人對視一眼,而後率領著大軍緩緩向前。

    由於太史慈、廖化等人皆乃騎兵,因此這數百人的騎兵便先一步的呼嘯而去。

    隨著兩萬黑山軍加入戰場,鮮卑人的劣勢又擴大了。

    騎兵一旦失去了速度,再陷入步卒戰陣之後,隻有被屠殺的份。

    當然了,如果實力夠強,已然可以突圍而出。

    可眼下,彌加明顯不具備這樣的實力。

    就在雙方激戰正酣的時候,彈汗山的東邊傳出了整整的號角,素利轉頭望去,烏桓騎兵的身影出現了。

    於此同時,彈汗山城門大開,三千白馬義從正在緩緩而出,為首的黃忠、張飛、嚴綱三人蓄勢待發。

    在匈奴人出現之後,素利便急忙調走了駐守在小路的萬餘騎兵。

    這也是為何,張飛出現在這裏的原因。

    鮮卑的王旗下,闕機父子一左一右的保護者素利。

    糾結了半晌,闕機還是選擇撤退了,可他的騎兵仍舊在城外監視著。

    一旦白馬義從出城,便會與其發生激戰,至少可以保證素利不會腹背受敵。

    如果素利有失,那麽這場大戰的結果不言而喻。

    但眼下的情況,鮮卑人已經處於了絕對的劣勢。

    看著踏頓的王旗出現,素利的麵色更加的凝重起來。

    為了抵擋烏桓騎兵的騷擾,他早就嚴令軻比能、魁頭率部阻攔。

    可如今烏桓人出現,隻能有一種解釋,那就是軻比能與魁頭敗了!

    其實,情況並不是素利想的那般,軻比能與魁頭,此刻仍在與踏頓的烏桓騎兵激戰。

    踏頓的王旗之所以出現再次,完全是因為烏桓人又曾兵了。

    雖然隻有不到三萬人,可踏頓已經下定了決心,此戰必須取勝。

    三麵受敵的鮮卑素利部,此刻已經陷入了絕境之中。

    但如果素利此刻選擇突圍,也不是沒有機會。

    但,高傲的素利並沒有這樣的想法!

    為了鮮卑的名譽、為了證明自己還是西部鮮卑的大王,素利選擇了決死一戰!

    可惜的是,素利並不知道漢人有句俗語,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如果是公孫續麵對如此局麵,必然會選擇撤退,好漢不吃眼前虧的道理素利不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