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隻心疼他

字數:3767   加入書籤

A+A-


    李存睿沒來是巡視秋闈去了,原來今日一早有考生在試場暈倒。

    這是立朝以來第一屆科舉,也關係到接下來朝廷任免與來日對年輕臣工的栽培,李存睿十分看重。

    消息傳來原是打算讓禮部郎中前去看看,後來一想,又還是親自率隊到了試場。

    前些年戰亂,耽誤了許多人,重開恩科的聖旨下來又還不久,如今前來應試的倒有不少兩鬢斑白的學子,又大多麵黃肌瘦,這些人能夠堅持讀書已很難得,應付九日考試出現狀況也不算奇怪。

    李存睿給禮部下令:“即日起,給所有生員每日加一頓肉菜,一碗湯。”

    戶部侍郎忙道:“今年省內赴試的生員雖比前朝那幾屆大大減少,但也有五六千人,數目龐大,戶部暫且撥不出來這筆款子。”

    李存睿道:“六千人,加九日的肉菜,每人需得多少?”

    “豬肉時價三十文一斤,每人二兩肉算,加上湯菜錢,每日每人需花費八文,一日總數四十八兩銀。九日便是將近四百五十兩。於一個鄉試規模而言,四百多兩銀已經大大超出預算。”

    到底還是因為朝廷窮,國庫空虛,這青黃不接的年月,有些地方還未安定,賦稅收不上來,就是收上來,也還要供給別處用,自然是能省一點是一點。

    李存睿站定想了會兒,道:“戶部能走多少?”

    “至多百兩!”

    李存睿道:“那就不要走公賬了,這筆錢我來出。”

    “這……”在場官員聞言無不動容,都知道李家是家底不薄,但家底也是祖輩傳下來,以及那麽多年為國家朝廷嘔心泣血得到的皇帝賜予的應有的回報。

    如今為了這幫考生,他竟二話不自己擔下這筆銀子……要知道,他太師大人的傣祿,一月也不到五十兩銀啊!

    “太師不愧是下臣工的楷模!”

    李存睿攏手:“馬屁就不要拍了,派個人趕緊地隨顧先生去我府上取銀子吧。兒日漸冷起來,眼下朝廷用人之際,不要再作無謂的折損。”

    李夫人聽李摯把事情完,回到府裏,金嬤嬤也來顧榷已經取了銀子交付戶部侍郎。

    “據那些考生們個個感動得熱淚盈眶,還有些老爺路經之處的廬棚裏行跪拜禮了。”

    金嬤嬤感慨地。

    李夫人低歎:“他呀,這顆心就是豆腐做的,越發看不得人受苦,也越發把差事看得比自個兒重了。”

    金嬤嬤道:“好在朝廷發俸還算及時。不然這眼見著年底了,賬上也難以挪就有得挪。”

    李夫人道:“我倒不心疼那些銀子,隻心疼他的身子。他這操心的命,早年伴君在外就沒吃口好的喝口好的,當了這太師又忙不完的事情,我可真怕他吃不消。”

    金嬤嬤歎氣。又勸道:“皇上對老爺太信賴了,這也是沒法子的事。咱們老爺,將來必定是要名垂青史的。”

    李夫人坐了半日,揉揉額角:“摯哥兒要能早日接班就好了。”

    到這裏她抬起頭:“摯哥兒的婚事,他自己尋思的怎麽樣了?他近來都忙什麽?”

    金嬤嬤斂色:“忙衙門裏事呢。不著急,太太不是容他一年的麽,這才半年不到。”

    “我怎麽不急?”李夫人歎氣,“連晏家的弘哥兒也在議婚了,姚家的淩哥兒也開始了,到時候各家各戶好女兒都給挑走了,他還光著呢!不趁早成親,如何能放開手腳幫他父親?”

    “沒有影響的。”金嬤嬤溫聲勸慰,“咱們哥兒是憑自己本事進的衙門,不是靠的父蔭,皇上心裏有數。

    “哥兒當年有見識,一介文士也敢跟著老爺下戰場,比起程沈兩家子弟,見識與魄力都不知高去了哪裏。”

    李夫人聽著麵色緩和了些,但馬上又嚴肅起來:“沈家倒不去提了。到程家,我今日見著程世源的女兒,真是讓人開了眼界。

    “家裏如今還在靠嫁女兒謀前程,那姑娘也敢打起藍姐兒的主意,打量她程家能比李家強?”

    金嬤嬤道:“還有這麽沒眼力勁兒的姑娘?”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李夫人放了茶,“程家老太爺自身就不正,竟由著填房糊弄,一家子四房人,倒生生被逼出一手好窩裏鬥的本事。

    “那程曄算什麽世家千金?連自己的斤兩都不清楚!”

    金嬤嬤回想著:“奴婢記得程老太爺的弟弟那一支還算端正,家裏鬥起來的時候,程家二老太爺是一文錢沒要分家出府另立家門的,後來也憑自己本事在朝中立足了。當年要是選了二老太爺來傳家多好。”

    李夫人歎氣:“這就是宗法規定傳長的壞處了,不管好壞,隻拚誰先投胎早,誰就有那個命,又不好生教導,哪裏公平呢?”

    主仆倆這裏著陳年舊事,李夫人原本要把李南風傳過來例行敲打兩句,倒是也給忘了。

    ……

    靖王妃這邊廂回府剛下轎,就道:“那個程家是怎麽回事?那姑娘看著怎麽也不像是什麽自重的人?”

    晏衡還不知道內裏,聽她把在薛家的事情了才明白。

    他道:“程家如今這老太爺上位本就不光彩,家裏能出什麽什麽好後輩來?”

    想想又:“那程曄是想嫁姚淩?”

    “這不明擺著麽,淩哥兒雖粗糙了些,人品卻不壞,配這位程姑娘倒是糟踏了。”

    靖王妃搖著頭,提裙進了屋。

    晏衡也覺得姚淩娶程曄是糟踏了,畢竟將來他得有個程淑那樣的姨子呢!

    撇下這層,他回房更了衣,然後就又吩咐阿蠻:“備輛馬車,咱們去罡營外頭轉轉。”

    無論如何皇帝設立這個營衛的初衷是好的,也是必要的,昔年征戰回來的老將沒有一個不是一身傷痛,再過得幾年,就是靖王依然健在,也仍會有將領陸續致仕甚至過世。

    前世裏罡營要是不失敗,朝局雖不一定會很好,但一定不會變更壞。

    但要在營裏全是有背景有實力的子弟裏扭轉局麵,真的隻憑一個夠高的身份就行了嗎?

    他不信。

    因為前世晏弘最後不得不退出就是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