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太貪心了

字數:4131   加入書籤

A+A-


    “邢部郎中餘家的長子。”

    李南風愣住“那這門親事可不太如程家的意,程大太太能答應?”

    “不答應又怎麽著?”李舒道,“程家與姚家雖說並沒到實質層麵,但終究是有許夫人在中間提過媒了。

    “到那關頭程家索性不聞不問了,宋國公夫人也不是傻子,還能繼續不成?

    “要說程家也是傻,這麽好的機會,那當口但凡表示點什麽,也少不了他們的好處,這門婚事十有也是成了。

    “他們也不想想,就算姚世子真是凶手,為此被徐祺參倒了丟了爵位,好歹也還是宋國公府的少奶奶,姚淩被父親連累將來也成不了宗子,難道宋國公還會虧待這個長孫?

    “弄得雞飛蛋打,不說許夫人不敢再給他們說媒,別的好人家更加不會拚著得罪姚家去跟他們聯姻,也不知後悔不後悔?”

    李南風尋思“怕也不是勢利眼,隻是不想得罪徐家。”

    又道“這餘家好歹也是六部官員,怎麽也不打聽打聽麽?既有這回事,怎麽偏生就非娶程家姑娘不可?”

    餘家官階低,娶程曄倒談不上跟姚家過不去,畢竟姚家也不可能為個還沒定下來的婚事就攔著人家姑娘不讓嫁人。

    隻是這明擺著程家做法就不地道,餘家還往上湊,不是有毛病麽?

    “餘家也沒什麽背景。程家二房三房都入仕了,據說四房也才中了進士,在六部觀政。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怎麽可能會沒有人願意結交?”

    李舒深吸了一口氣,“而恰恰好呢,程家也需要有這麽個一拍即合的人,雖然沒有顯赫背景,但這樣的人卻往往好驅使啊!”

    李舒這話真是一語道破玄機。

    程家如今地位不溫不火,想圖發展,要麽是攀上地位顯赫的人家,比如姚家這樣的,要麽就是拉上有後勁無勢力的人家,如餘家這樣的。

    程家最起碼家世擺在那兒,家族大,聲勢也是有的,拿餘家這樣的人家當前驅,也有幫助。

    “四姐姐,為什麽嫁個人要那麽多算計呀?”李緣問道。

    李南風輕彈了下她腦門兒“因為太貪心了,想要的太多了。”

    ……

    李家沒人去參加程餘兩家的婚宴,京城裏這麽多官戶,隔三差五就有婚喪嫁娶,程曄的婚禮夾在其中,也並不那麽顯眼,至少對於李晏這樣的頂級權貴來說是。

    當然姚家也不會有人去給這個臉麵,早前姚霑染上官非,怎麽說也算是落難之時,相比較李家薛家的雪中送炭,程家這個心心念念想要把女兒嫁過來當少奶奶的人家,反倒是從頭至尾不見蹤影,哪怕是他們百無一用,能到場有點表示,那也是一番心意!

    宋國公夫人心裏有氣,連日臉色都不大見好。

    裴氏心下卻見寬,勸道“也算是看清楚了真麵目,得虧是沒急著做決定,不然後悔都來不及。”

    宋國公夫人沒做聲,看了眼堂下又問“這幾日都不怎麽見瑜姐兒往上房來?”

    姚韻之撇嘴“有祖母護著,她還不是想來就來,不想來就不來?”

    “住嘴!”姚馨之低斥她,“祖母堂前你也敢胡言亂語,瑜姐兒明明每日晨昏定省從無差錯!”

    “我護著她?”宋國公夫人沉了臉“我護著她?我為什麽不護著她?我們姚家雖然不是什麽世家,早年也沒有那麽大規矩,可自打你祖父建功立業掙下這功勳起,這規矩就必須立起來了。

    “你是國公府的小姐,從今以後行止言語都是顧著體麵的,不能你享受了家族榮譽,卻不把家族聲譽放眼裏!

    “你本該以身作則,可如今反倒是瑜姐兒一個表小姐把規矩守好了,我不護她,難不成還護你?!”

    姚韻之立時噤若寒蟬。

    裴氏和姚馨之也跟著起立。

    宋國公夫人正色跟裴氏道“好好管管她規矩!”

    裴氏稱是。

    宋國公夫人剛出門,何瑜就匆匆來了。

    看到她神色不定,宋國公夫人也沉了氣“上哪兒去了?”

    何瑜環視了一眼屋裏,屈膝道“回外祖母的話,瑜兒上了趟街。”

    “不是昨兒才上過街麽?”

    “……昨兒是去了,回來才想起有幾樣繡線漏買了,今日又去補了回來。”

    宋國公夫人倒也沒說什麽,擺擺手讓她下去了。

    姚韻之隨後出來,狠瞪了一眼何瑜,也走了。

    何瑜完全沒在意她,等人走了,才聲色未動回了自己房。

    鶯兒看了看門外,走進來問“有線索了麽?”

    何瑜攥緊手坐著,搖搖頭“還是沒有。我隻跟到他跟人約了飯局。”

    “他沒發現姑娘吧?”

    “暫時還沒有。往後走就不知道了。”

    鶯兒緊張起來“那姑娘豈不是會很危險?”

    “再危險又怎樣?事情明顯有問題的,我總歸不能半途而廢。”

    鶯兒雙唇泛出白色,坐下來“奴婢萬沒想到,萬沒想到會有著這樣的可能……”

    “世間事想不到的多了去了。”何瑜搖搖頭,扶桌站起來。

    鶯兒跟著起身。

    “你去吧,再去打聽著東院消息,不要露馬腳。”

    鶯兒去了。

    何瑜再深吸了一口氣,撫著案上一株玉蘭花,一把給它掐碎了。

    ……

    入夏之後,京師街頭都開始活躍起來。

    大寧建國到了第三年,經過皇帝的勵精圖治,各司衙門的不懈努力,朝局日漸穩定,逐漸已有了太平氣象。

    街頭衣衫襤褸的人少了,鮮衣怒馬的人多了,就連順天府近半年的奏折上,打架鬥毆以及失盜的也少了很多。

    李南風暗暗琢磨著跟前世同期相比,這世相還要好出兩分,細數起來跟自己與晏衡的重生也不無關係,心裏逐漸篤定,世事總歸難料,不是這變故就是那變故,但隻要小心向前走著去,倒也不見得就不能逆轉命運。

    這麽想著,便連平日並不怎麽放在心上的功課也開始認真做了,無論如何,哪怕是溫習也好,有機會讀書的時候多讀些書總是好的。

    但目前因為雇傭了袁縝,每個月多了八兩銀子的開銷,又不能不籌謀思索這筆開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