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蒼天為證

字數:3145   加入書籤

A+A-


    東戎人又來了,成千上萬。

    他們這次不是帶著彎月刀來的,他們拿著挖土的鐵鎬,鏟子站在東戎與濱海邊境。

    蕭沐衝說開山引水,首先要將濱海和東戎的新舊河床挖通,疏導開,使樺江的一部分水像以前一般經濱海,流東戎入東海。所以按蕭沐衝的規劃,他們要挖通曾經幹涸淤積的河床,還要在兩國交界修建一處蓄水湖,防止幹旱或洪澇。

    驕陽似火,大地幹裂,一大片被幹死的秸稈半掛著枯葉,向人們述說著沉默與死亡,呼喚著洶湧與澎湃。

    按照林天浩的圖紙與分工,東戎人和濱海人要先在南溪鎮之東開鑿新湖。人們拿著自家農具來到那片荒原,原本以為可以拋開仇恨的濱海人,看到那些年年來燒殺搶劫,使他們失去家園的東戎人,他們手持農具鐵鍬等怒目瞪著那東戎人,不讓他們走近一步。

    東戎人似乎料到會遇到這般情況,他們不進也不退,頂著火辣辣的太陽等著,他們等著那個叫蕭沐衝的人來解圍。他們現在隻相信他,是他給了他們東戎希望。

    蕭沐衝一行的確騎著快馬往南溪鎮趕來,當他遠遠看到對峙的人群時,隻見高祥鎮長拖著長刀嗬斥開圍堵在東戎人麵前的百姓,喧鬧咒罵的濱海百姓看著眼裏充滿血絲、臉色憋得通紅的老鎮長,紛紛給他讓道,禁了口。

    老鎮長走到人群最前端,看了一眼東戎人,轉身回頭對濱海百姓道“我的老妻,我的三個兒子,三個兒媳,幾個孫子孫女都被這幫喪盡天良的東戎人殺了,大夥兒說說,我是不是應該將他們千刀萬剮。”老鎮長情緒激動,臉上青筋直冒。濱海百姓群體呼應,舉刀舉鍬要跟東戎人拚一場,即便打不過,也要發泄心中的怒氣。

    跟著蕭沐衝的蕭寒和林天浩聽了正準備上前阻攔,騎在雪影馬上的蕭沐衝卻阻止了喊住了他們。示意他們等等看。

    隻見老鎮長舉起那把拖刀,示意眾人安靜,他轉身看向那些東戎人,盯著盧達全他們幾個一直賠禮道歉維持東戎秩序的族長看了許久,開口道“可仇恨隻會讓我們兩敗俱傷,讓我們東嶽的百姓步他們東戎人的後塵,蕭大人頂著被朝廷處分的壓力給我們濱海百姓、給我們子孫後代創造活下去的機會,我們不能被眼前的仇恨蒙蔽心智,我們必須要聽蕭大人的指示,放東戎人來開河”

    百姓們鴉雀無聲,舉著的刀叉也放了下來,很多人想起來,今天來的目的也是開鑿新湖。本來緊張的東戎幾個族長聽了心中甚喜,他們一起走到老鎮長麵前單膝跪下,準備拜謝。不想老鎮長長刀指向盧達全脖子怒道“我並沒有忘記跟你們的仇恨,”盧達全臉色大變,肩上扛著老鎮長的長刀一動不動,眾人也大驚。

    “倘若老鎮長殺了我盧達全,能心中寬慰,請老鎮長動手吧。隻望能成全開山引水的工程,造福百姓。”盧達全鎮靜下來拱手道。

    隻聽老鎮長道“我成全你們,但我高老頭曾經發誓,若要開山引水給你們東戎人,便從我頭上踩過,如今我不能食言,我要在這片土地上永遠看著你們,倘若東戎人再犯一次我濱海百姓,便叫上天懲罰你們東戎六族盡絕”他手指蒼天宣誓,言辭激烈鏗鏘,轉身遠遠看了一眼蕭沐衝他們,看了一圈眾人,隨即舉起拖刀揮向了自己的脖頸,頓時血濺青天,又如雨落大地,身子便倒在了兩國交界的土地上。

    “老鎮長”

    “老鎮長”

    濱海百姓失聲痛哭,盧達全他們幾個鎮長也失聲呼喊,他們確實對不住這個老人家,雖然那些殺他家人的族人並沒有來,但他們每次都是一起來的,有什麽區別。

    “哢嚓嚓”先前還驕陽似火的天空,頓時風雲滾滾,電閃雷鳴,一陣暴雨驟然降臨,降落在幹涸了多年的大地上,降落在痛哭的人們身上、臉上,降落在木愣愣地看著濱海百姓哭泣不知所措的東戎人身上,降落在躺著的老鎮長身上,將那一地的鮮血衝成了溪流,蜿蜒流向田野,流向那片將要開鑿新湖土地。

    暴雨很快停歇,湛藍的天空,太陽又似火球一般掛在了天邊,還未喝夠水的秧苗,又被曬得耷拉著瘦弱的葉子。

    蕭沐衝等人已經下了馬,哭泣的人群給他們讓開了道,濱海百姓喝東戎人都靜靜地看著他,濱海百姓心痛,還未開始動工,就死去了一個老鎮長,東戎人擔心老鎮長的死又給他們添了新的罪名。

    蕭沐衝站起身來,鳳眼環視黑壓壓的人群,忽然掀開紫色長衫,“嚓——嚓”兩聲撕下兩片白色裏襯,將一片白色布條紮到了頭上,一片係在腰間,對盧達全和東戎人道“蒼天為證,濱海百姓願意聽從老鎮長意願,洗去一切血海深仇,老鎮長此舉感天動地,東戎六族欲化幹戈為玉帛,共同開山引水澤被子孫,今天就當舉族為老鎮長戴孝磕頭。”

    說罷,轉過身對著老鎮長便跪了下去,重重地磕了三個頭。老鎮長,原來你將高賢這孩子托付給我時,便有了這樣的打算,原來你說讓東戎人給你磕頭,便是為了徹底平息了東戎與濱海百姓的恩怨,你才是真正為了百姓著想的人,我蕭沐衝深感慚愧。

    “嚓嚓”盧達全幾個族長,紛紛效仿蕭沐衝撕下了自己的衣服,跪在了老鎮長麵前,重重地磕了幾個頭,不是三個,是九個。

    “嚓嚓”身著白衣的東戎人和濱海百姓都撕下了自己的衣服,為老鎮長戴上孝,紛紛跪倒。

    附近村莊的婦人孩子帶著大堆麻布孝衣趕來,東戎鄰近的村莊的老人、婦人攙著孩子也穿著孝衣趕來,他們的老人有些年齡比老鎮長還大,也戴著孝布,火雲軍將士集體卸甲披孝站在了原野之上。高高堆起的柴火之上,老鎮長慈祥地閉著眼睛,鄉親們已經給他整理了衣服,梳理了頭發。

    蕭沐衝抱著穿著孝服的高賢,站在最前麵,四周的人們,東戎的,濱海的,穿插著,不分彼此地一圈圈站在柴火周圍,蕭沐衝一聲令下“點火”

    蕭寒等人舉著火把,分別從四個方向點燃了柴火,田野之上。頓時火光衝天,濃煙滾滾。隻聽蕭沐衝抱著孩子跪下高聲喊道“送老鎮長。”所有人,白茫茫一片,悲痛地、虔誠地、鄭重地跪了下來,跪在那片曆經幾百年戰火的土地上,跪在老鎮長的鮮血流淌過的土地上,跪在那片承載生存希望的土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