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畢竟輸了
字數:8066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十號傳奇 !
林一護著足球,飛快地做出了一個半轉身的動作。》 m
他這一轉把自己的後背對向了更靠近他的印度球員。
被阻住腳步的印度球員快速貼緊林一,然後就想要直接從背後斷球。
我靠……有沒有搞錯,貼這麽緊幹嘛?你不熱麽?
林一右腳把球向對手球門的方向一撥,足球剛好在他的控製下躲過了補防球員的腳。
就在兩個人已經要夾住自己的瞬間,林一腳踝一抖,足球從右腳外腳背回到了腳內側。
林一左腿撐地腰腹發力一扭,連人帶球從自己的左手邊轉了過去。
剩下兩名防守球員大眼瞪小眼,而林一已經帶球從一個人的背後衝過去了。
傅博其實已經見怪不怪了,畢竟在幾天的訓練賽裏他見慣了林一這樣精彩的過人動作。
其實轉過了對手的林一遠沒有觀眾和隊友看起來的瀟灑,向前突進的他已經感覺到了呼吸的不順暢。
這種感覺在伊娃開始訓練他兩個月之後,就很少會在上半場的時候出現了。
當然,那是他在氣候正常的場地進行比賽的情況下。
好在林一從來都是勝利至上,從來不會去想著做什麽孤膽英雄。
正是因為這樣,他才在大家都很希望看到他繼續盤帶的時候選擇了一腳傳球。
這一次他把球搓出了一條弧線,足球落向禁區,張維擺脫了防守快步衝向足球的落點。
這是一個淩空抽射的好機會,張維作為一名前鋒,射門的技術還是很全麵的。
之前已經吃過一次虧的他沒有抬頭,而是看著地麵上門將的影子做出了判斷。
掄圓了右腿的他狠狠一腳把球打向了球門,這一次足球打得倒是精準而又刁鑽。
可是印度的門將在林一傳球時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這腳射門對他來說並不意外。
不過張維這一腳的質量也很高,盡管給自己留出了足夠的反應空間和時間,但對手還是沒能把球抱住。隻是單手把球托出了橫梁。
張維對於自己兩次大好機會都沒能把握住遺憾不已,而林一則感覺有個角球也算不錯。
上半場比賽已經進行了十幾分鍾,兩隊都沒有什麽建樹。
汗倒是都流了不少,尤其是中國隊這方麵的球員。
林一把球擺在角旗區。還仔細地調整了一下球的位置,這才開始向後退去。
作為多年來一直被人看衰的的國家隊,定位球一向都是中國隊破門得分的重要手段。
這點沒有因為林一的加入有什麽轉變,而有了林一精準的傳球,角球甚至還被看成了一種十分重要的得分手段。
林一抬起手示意自己的隊友們。中國球員看到林一的手勢之後都心領神會地跑動起來。
其實他們的跑動都隻是幌子,因為林一的這一腳無論如何都是要傳給張維的。
林一開出的角球,並不需要隊友通過跑位去接,更多情況下都是他開出的角球去找他的隊友。
張維也知道林一一定會把球開到自己這裏,所以他在很積極地尋找著對手的空檔。
這回總該有了吧?!
高高躍起的張維心裏抱著這樣的想法,一記甩頭攻門,把球頂向球門的上角。
就像比賽之後張維自己說的那樣,今天上半場的球門,絕對比正常的要小。
看起來的確是飛向球門的足球,打在了橫梁和立柱的交叉處。彈回了禁區。
印度球員快步追上把球大腳解圍了出去,中國隊的進攻再一次無功而返。
看著足球再一次飛出對手的禁區,而比分也還是0比0,林一輕輕歎了口氣。
看起來現在球隊的問題,並不是通過傳球就能完全解決的啊。
想著這些,林一先跑到場邊要了點水喝。
劇烈運動之後不能飲用過於低溫的飲品,這是每一名職業運動員開始訓練的時候就知道的道理。
但像今天這樣,一口水下去感覺自己好像喝了口熱湯的感覺,林一也還是第一次有。
把水瓶子遞回去,林一剛想回場上就被傅博給抓住了。
“適當的時候你可以選擇自己持球進攻啊。不要猶豫!相信你自己的實力啊!”
林一看著教練點了點頭,沒有說什麽。
其實實力什麽的,我倒是沒想太多,隻是這個天氣。讓我有點頂不住啊。
足球再一次被印度球員控製住了,他們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希望能夠有所斬獲。
可惜足球不是想想就可以達到目的的,在林一看來,這個對手的實力實在不夠強。
拋去今天他們好像還不錯的運氣,單從進攻角度來講,他們沒有造成一點威脅。
足球再次被斷。這一次斷球的是李智朗,他抬頭找林一,卻看到林一向自己打出了手勢。
讓我也帶球往前壓?
隊長的這個指示他覺得有些迷惑,但按照教練的部署,他還是嚴格執行了林一的要求。
李智朗帶球直接壓到了印度隊的半場,並且繼續向前帶著。
林一並沒有很著急地前插,而是跟他站在了平行的位置上,兩個人齊頭並進。
其實李智朗對於自己的盤帶技術並不是很有信心,不過印度的防守也不怎麽樣嚴密。
本場比賽在場邊沒有做出太多指揮的傅博都覺得嗓子有點幹了,他拿起一個水瓶子灌了一口,差點把自己嗆住。
“這是什麽水啊!喝了這種水,球員都容易在球場上燒起來。”
說到這他扭頭看去,才發現替補席上的球員和身邊的助手們,也都是滿頭大汗。
感受著這個溫度,再想到比賽之前自己看到的賽程和比賽期間的氣溫。
傅博終於明白了一點,這屆比賽,最大的對手,也許是這見鬼的天氣啊。
上半場比賽就如同這天氣一樣沉悶,直到兩隊球員走下球場,比分還是定格在0比0,沒有改變。
回到更衣室裏。林一什麽話都沒說,先是狠狠洗了洗臉。
這抹了兩把之後,大家明顯感覺他們的隊長白了一個色度。
這地方,不僅燥熱不堪。而且空氣中還有不少沙土灰塵。
傅博思考了一下,最後還是叫住了林一等人。
“上半場比賽打得不錯,你們下半場好好休息一下,咱們換一套陣容,也好讓大家都能夠得到熱身的機會嘛。這就是一場熱身賽。不要因為這比賽讓自己太累了。”
這幾天的相處下來,林一也清楚了自己的主教練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傅博這個人比起卡馬喬可就和善多了,不僅如此,很多時候他也很會為自己的球員著想。
就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這隻不過是一場熱身賽,球員體能才是最重要的。
“教練!要不我再打一會?下半場進個球?”
傅博搖了搖頭,“算了。看你現在這樣子也知道你水土不服,你還是先休息一下,適應適應這裏的環境吧,想打比賽過幾天都是比賽。”
像林一這樣主動請戰的。除了他自己還真就沒有其他人了。
其他首發的隊友聽到教練的安排大部分都是長出一口氣,還有人直接就轉身去洗澡了。
林一站在更衣室中間,沉默了片刻,一副不太甘心的樣子。
看他這樣的表情傅博是有點意外的,一場熱身賽,他都看得這麽重麽?
這倒是跟卡馬喬跟我說到的林一有些不同呢,也許那個外國人對他有些誤會?
雖然不甘心但是林一也不會去挑戰主教練的權威,又洗了洗臉他也準備上替補席了。
下半場比賽換了方向,中國隊由麵光的一方轉為了背光的。
上半場很舒服的印度,這個時候就遭罪了。
但是場地的交換對於局麵似乎沒有什麽影響。中國這邊沒有了林一之後,進攻顯得遲鈍了起來。
替補林一出場的也是國內有名的中場球員,來自北京的張稀哲。
訓練賽中林一也見識到了他的水平,雖然說比起自己在多特蒙德的隊友梅希塔良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是如果說在二十二歲以下的隊伍裏,那絕對也是翹楚級別的。
可是下半場登場的張稀哲,還有他在俱樂部的隊友中鋒譚天澄兩個人都沒什麽感覺。
下半場打了十分鍾,中國隊都沒能把球打進對手的禁區裏。
到了二十分鍾的時候,還沒有一次射門命中球門範圍之內。
等到了下半場第三十分鍾,一直被壓製的印度隊居然在反擊中打進了一個球。
雖然這個球看起來有點瞎貓碰到死耗子的成分。可好歹人家1比0領先了。
看到對手進球的時候,林一的反應可謂是相當精彩,正喝水的他直接一口水噴到了身前隊友的脖領子裏。
他身前坐著的是上半場跟他一起首發的後腰李智朗,李智朗嚇了一跳,還以為阿曼居然下雨了。
對手這腳進球隻用了五腳就完成了,門將抱住譚天澄的射門之後開向中場。
中場球員一個淩空擺渡,把球送到了中國隊的半場。
第三腳是印度前腰的直塞,第四腳則是上半場沒什麽機會的中鋒的回做。
之後那名前腰跟進就是一腳,臉上擺明了是“進了算我命好,不進算你命好”的意思。
結果表明今天是他的命比較好,下半場登場的門將董春雨雖然做出了撲救動作,可是居然還是被足球飛進了球門。
傅博搖了搖頭,這個球能進,隻能說印度的反擊真是足夠犀利的。
張維看著那個進球之後瘋狂慶祝的前腰,轉身對身邊的林一說,“我現在忽然感覺,運氣好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林一看著比分,又想起上半場他們被對手拒之門外的那些射門,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之後的十五分鍾裏,印度隊好像打出了士氣,居然一次次地嚐試著給中國的球門造成威脅。
董春雨在失誤了一次之後還是保持好了心態的穩定,對手幾次射門都被他擋了下來。
其實每一次把球開向前場的時候,他都會在心裏不斷地問著自己。
剛才的那腳射門,是比張維的準還是比林一的更有威脅?
平時訓練裏我連他倆的射門都能擋住不少,今天居然被這個印度人打進一個世界波?!
那個印度前腰這時其實也在心裏嘀咕著:我究竟要不要告訴大家那一腳其實我踢疵了呢?
全場比賽結束的時候,比分還是1比0,印度人沒有繼續上演奇跡,而中國球員裏也沒誰站出來打開這個局麵。
主教練吹響哨子的時候,心裏的感覺都是終於解脫了。
且不說在這樣的天氣下奔跑九十分鍾還要盯著每一個人的行為有多累,單說吹罰這樣一場一點意思都沒有的比賽,也讓他覺得十分疲憊。
比賽結束之後,傅博跟印度隊的教練擁抱一下聊了兩句,就快速回了更衣室。
因為他稍後還要出席球隊來到阿曼之後的第一次記者招待會,林一將作為隊長同他一起。
兩個人並肩前往招待會的現場,不知道是因為比賽結果還是因為水土不服,一路林一都沒說什麽話。
傅博扭頭看著年輕的隊長,終於打破了沉默,“看沒看出什麽問題來?”
一直沉默著的林一聽到這個問題倒是一下打開了話匣子。
“首先是進攻線的無力,關鍵時刻把握不住機會,另外是兩肋,邊鋒在進攻之中不善於利用對手兩肋的空檔。當然了,這其中也有我的很多問題。不過這些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再看看這糟糕的天氣,我想劉指導還有您之前說的目標,可就很難實現了啊。”
傅博聽著林一井井有條的分析,不由點了點頭。
“你有沒有考慮過在退役之後去做教練?”
林一愣了一下,“這個倒沒有想過,我想或許我不適合做教練吧,我感覺我會對球員比較苛刻,球員應該不會喜歡吧。”
“但我不得不說一句,你真的很有做教練的天賦。當然這可能跟你在場上的位置有關。”
中場,本來就是需要多思考和動腦的位置。
來到新聞廳的門口,傅博對林一笑了笑。
“希望這些媒體能對咱們嘴下留情吧!還有,你盡量少說話。畢竟咱們輸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