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字數:5321   加入書籤

A+A-




    穆老板在另一時空還是小市民的時候,也在網上銷售電子產品,雖然生意一般,不過和快遞員的接觸倒是每天都進行。所以,他對快遞行業的發展有一些認識,因此在這一時空創辦了大東快遞。

    在穆老板的記憶中,快遞行業全麵航空化,應該是2015年以後的事情,那陣子哪個快遞公司要是沒買幾架飛機,快遞員都不好意思和別人打招呼。穆東至今清晰的記得,元通快遞的某個快遞員,在自己跟前一臉得瑟的介紹他家又買了多少架飛機的自豪神情。而且穆東記得,據說元通采購的飛機,是在滬市完成客改貨改裝的。

    現在想來,這簡直就是一個天才的創意。

    中國的航空業經曆了幾十年的發展,尤其是經曆了改革開放之後的急速發展,中國的天空中,飛行著眾多的波音老款飛機。而隨著燃油性價比更高的新機型的湧現,這些老款波音飛機麵臨淘汰,它們最好的去處,就是客改貨。

    所以,回購中國境內的老舊波音飛機,在中國的工廠改裝,然後賣給中國的快遞公司,這對波音公司來說,簡直就是一筆天大的好生意。

    回購——加工——出售一條龍的便利性自不必說,低廉的人工成本也不用提,最合適的是,中國的老款波音飛機,都是成批量的,當初它們被采購來的時候是大批量集中采購,現在也到了集中淘汰的時候。

    所以,2015年以後,波音公司在中國境內開展的客改貨項目,簡直不要太多。

    而客改貨項目落地中國,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老舊機型能賣錢,快遞公司能省錢,而最大的收獲,是能鍛煉一支寶貴的人才隊伍。因為,在客改貨過程中,改建團隊需要接觸大量的技術資料,掌握大量的技術手段。所以有這樣一種說法:客改貨,距離製造飛機隻有一步之遙。

    基於這樣的考慮,在聽到王忻瀾提到波音公司對於交貨時間的預測之後,穆老板靈光一閃,想到了客改貨落地中國的提議。他的想法是,提前兩到三年的時間,加速之前固有的曆史軌跡。

    這樣一來,往小了說,大東集團參與了這個項目,肯定能有所得;往大了說,對國內飛機維修和製造人才的鍛煉和培養,也算是提前兩三年打造了一個平台。如果把這事匯報給井主任,又有裏子又有麵子,多好。

    至於采購意向從50架變成100架,其實根本無所謂。厚黑一點說,這相當於大東集團壟斷了這些飛機的銷售,隨著國內快遞業的發展,倒賣貨機也能賺錢。

    而且,100架貨機的訂單,對於波音的吸引力更強,肯定能促使對方下決心。

    穆老板想多了,他的記憶裏並沒有相關的精確數據,當然了,他在另一時空的小市民身份,也不會關注這樣的數據,即使看到了也會轉眼忘記。

    事實上,2016年波音在滬市啟動737-800客改貨項目的時候,手裏隻有55架訂單。

    ……

    穆老板用了一些時間,向王忻瀾說明了客改貨項目落地中國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讓她高調一些去找波音談。

    “忻瀾,我個人覺得,波音會願意的,首先訂單有保障,其次流程非常完美,最後,你肯定知道,波音在滬市有維修公司,項目落地非常方便。”穆東說道。

    “萬一不願意呢?”王忻瀾問道。

    “嗯……那也沒轍。那樣的話,你就和波音說,你打算通過中國政府,帶著這個100架貨機的訂單,去找空客碰碰運氣。哈哈,他們肯定會急眼。”穆東笑道。

    王忻瀾就是一愣,隨即馬上明白,穆東說的還真不是玩笑,當初空客客改貨項目失敗,就是因為沒有訂單。如果真的拋出這個訂單,空客還真有可能同意。

    道理是一樣的,中國的天空中,同樣飛行著太多的空客飛機,同樣是麵臨機型淘汰問題,同樣是淘汰機型成批次。

    “懂了,穆哥。其實我還有個想法,如果這個項目真能在國內落地,我們可以自己采購老款的波音飛機,讓他們幫著客改貨。”王忻瀾興奮的說道。

    “哈哈,小姑娘,你想多了。從資本角度,這樣確實更省錢。不過,這相當於搶了波音的收益,人家不會答應的。你太貪心了。”

    “嘿嘿,也是。穆哥,美國未來公司最近的收益可是不咋地,金價波動太大了。”

    “有什麽要緊,錢是賺不完的。”

    “對了穆哥,還有個事,聽說,老侯同誌出事了?”王忻瀾突然換了語氣,神秘兮兮的問道。

    穆東大吃一驚,厲聲問道:“你怎麽知道的?誰告訴你的?”他的第一感覺是,肖肖沒能保密,說給了王忻瀾。

    王忻瀾嚇了一跳,趕緊道:“怎麽了怎麽了?穆哥,我在報紙上看到的啊,這邊報道的很詳細,說他缺席了什麽會議。”

    外媒?

    穆東一愣,我靠,外媒的鼻子真特麽比狗都靈。

    猶豫片刻,穆東低聲道:“我倒是聽說了,不過這邊還在保密,你關注一下,有什麽消息,隨時告訴我。”

    王忻瀾:“……”

    ……

    剛和王忻瀾通話結束,朱雪鬆就興衝衝的來匯報工作。經過最近幾天的密集磋商,快遞櫃項目的合作事宜,終於形成了初步的框架。

    本來眾多的快遞公司就都看好這個項目,之前的意向已經確定。即使大東集團遭遇某些輿論危機的時候,這個項目的合作依然在緩慢推薦,現在大東集團危機已過,相關談判也駛上快車道,現在終於搞定了。

    按照約定,快遞櫃項目將從大東快遞剝離出來,成立一個名為“蜂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新組織,來承接合作事宜。

    其中,大東快遞以其名下在全國範圍內3.2萬組快遞櫃資產和管理網絡,作價22億元人民幣,持有蜂巢科技55%的股份,順風快遞注資6億元人民幣,持有15%的股份,天通快遞、元通快遞、眾通快遞、雲達快遞、百事通快遞和天邦快遞6家快遞公司,分享了剩餘的30%的股份,每家注資2億元,持股5%。

    由此可見,快遞櫃項目,是重資產項目;同時也可以看到,雖然快遞行業還沒有實現爆發性的增長,各個快遞公司當下的日子已經過得非常滋潤,隨便掏出幾億元,好像都很輕鬆的樣子。

    這樣一來,蜂巢科技手握3.2萬組快遞櫃和18億元現金,成了國內最大的快遞櫃運營公司。大家初步計劃,用一年的時間,在全國範圍內增設3萬組快遞櫃,然後啟動a輪融資,把這個項目推向資本市場,之後再用一到兩年的時間,通過增設和收購等多種方式,把旗下的快遞櫃數量發展到10萬組以上。

    大家約定,由穆東擔任蜂巢科技董事長,汪嵬和其他六家快遞公司的老板擔任董事,由汪嵬擔任總經理,另外,朱雪鬆擔任副總經理。

    由汪嵬擔任蜂巢科技總經理,是穆東深思熟慮之後的決定,想把順風快遞這樣的優秀企業拉上戰船,不拿出一些誠意是絕對不行的。而且,以汪嵬的個人能力和行事風格,也絕對無愧於這個職位。

    最關鍵的是,大家是打算把蜂巢科技推向資本市場的。所以,從現在開始就要放棄小朝廷的思想,而謀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是非常必要的。

    好了,蛋糕分完了,組織架構定好了,未來的發展模式也達成了共識,快遞櫃項目,隻剩下了最後一些細枝末節的磨合,就等著最後簽約了。

    大家最後決定,在兩周內敲定合同文本,簽約時間定於10月16日。

    ……

    第二天,國慶節。一大早,穆東帶著肖肖和馨兒,乘坐灣流g550飛赴京城,看望劉遠山老爺子。

    照例,重大節日的時候,是大家最忙的時候。

    對於穆東而言,這幾天有密集的事務要做。see生態協會要召開年會,大東盛通食品公司要投產,大東旅遊公司也有重要的宣傳活動。但是思來想去,穆東依然把看望老英雄放在了首位。其餘其他事物,see協會的年會可以請一上午假,大東盛通的投產可以稍微推延幾天,至於大東旅遊的活動,隻能無奈放棄了。

    而對於劉家的人來說,國慶節也是最忙碌的日子,劉家三兄弟的工作性質決定了他們不可能請假,劉靜雲當然也需要在束河縣堅守工作崗位。

    所以,穆東帶著妻女趕到老英雄住的小院的時候,隻有劉薇一個人在門口迎接。

    其實,劉明是最想來迎接穆東的,而且他也有時間,但是,針對他不許踏入小院的禁令還沒解除,所以,他沒敢露頭。

    劉薇笑意盈盈打招呼,然後接過肖肖懷裏的馨兒,領著大家進了小院。

    院子裏,劉遠山拄著一根拐杖樂嗬嗬的站著,身邊是同樣樂嗬嗬的老太太。看到穆東一家進來,老英雄向前走了兩步,熱情的說道:“穆東來了,全家都來了,歡迎啊。”

    穆東快步迎上去,嘴裏說道:“劉爺爺,劉奶奶,我們來看看您二老。”

    劉遠山點點頭,微笑著說道:“好啊,穆東,我很高興,你是個不錯的小夥子,顧大局識大體。”

    穆東笑道:“劉爺爺,您謬讚了。是您和其他幾個長輩對我的幫助,才讓我有了一點點成就,我一直很感激。”

    劉遠山笑道:“穆東,人無完人,你能理解就好。”

    倆人三言兩語之間,已經就關鍵問題達成了諒解和共識,這讓穆老板心裏有些感慨,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啊。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