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名存實亡的郭家

字數:3229   加入書籤

A+A-




    郭家人都以為大張氏能借此機會擺脫軟禁的懲罰,特別是大張氏還幻想自己能繼續在湯府作威作福,還以為湯和仍是那個讓她隨意使喚的小廝。

    誰知湯和早在郭府就厭惡大張氏,此時見了她也不給好臉色,加上有馬秀英的叮囑,所以專門修葺了一間高牆深院,迎親當天把她往裏麵一送,任憑她在院裏暴跳如雷、哭天喊地也沒人搭理。

    郭家人都看傻眼,大張氏這是等於從一個牢房換到另一個牢房,那郭芸帶娘出嫁還有啥意義啊?

    張天佑站起來剛要說話,湯和攬著他的肩膀意有所指地說道:“張將軍,咱們不僅是同僚,現在還是姻親,以後可要多走動、多親近,將來有機會一起作戰的話,還望你鼎力相助啊。”

    “當然,當然。”一直坐冷板凳的張天佑頓時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連大張氏也顧不上了,隻想著如何跟朱元璋的心腹大將套近乎。

    郭芸天生懦弱,漲紅臉期期艾艾想求情,被湯和眼睛一瞪,立刻乖乖閉上嘴巴,再不敢提大張氏半句,低眉順眼地為夫君寬衣解帶。她已經是湯家的人了,在自己和母親的利益麵前,她自然而然地選擇了前者。

    郭惠知道實情後氣急敗壞,無奈她手再長也伸不到湯府後院去,好幾次派人去向湯和求情,軟硬兼施勸說他放出大張氏。

    湯和對此置之不理,郭家實際已經名存實亡,他也不是當年那個隨意讓郭家人吆喝的小廝了,憑什麽還要聽郭惠的話,郭惠的麵子有馬秀英的麵子大嗎?

    郭惠沒有辦法,隻能在心裏把馬秀英、湯和恨得要死。有一次她竟然在朱元璋跟前上眼藥,說馬秀英、湯和從小在郭府認識,馬秀英很為湯和考慮,湯和也對馬秀英的話言聽計從,兩人會不會有什麽私情。

    這話剛一出口,就遭到朱元璋的駁斥,湯和跟他是過命的交情,馬秀英是他敬愛的女人,而且湯和當初還極力促成馬秀英和他的親事,說這兩人有問題,朱元璋是打死都不相信的,他狠狠地責備了郭惠一番,還不準她再管大張氏的事情。

    就在郭惠鬱悶不已的時候,馬秀英又傳出好消息,她居然懷上第二個孩子了。這下朱元璋更加看重馬秀英,把郭惠氣得暴跳如雷,砸了無數東西也無濟於事,愈發在心裏把馬秀英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馬秀英對郭惠的這些小動作嗤之以鼻,現在的郭惠沒有郭子興、郭天敘做靠山,想要踩死她輕而易舉,隻是馬秀英不屑這樣做而已。

    隨著郭子興、郭天敘相繼離世,兩個女兒都已出嫁,大張氏被軟禁湯府,郭府隻剩小張氏、郭天爵和一群郭子興、郭天敘留下的妾侍。按說郭天爵是男丁,這時候應該站出來撐起郭家,可惜他早就是個紈絝廢物,隻會渾渾噩噩度日,若不是馬秀英顧念小張氏,時不時派人過府問候,恐怕郭府早就落敗。

    眾人心知肚明,小張氏一旦撒手人寰,馬秀英不再過問郭家,郭家遲早被張天佑取代。

    人老精、鬼老靈。張天佑到底是浮沉在世幾十年的老油條,見郭家大勢已去,立刻收斂了往日囂張的嘴臉,變得低調恭順。朱元璋的決定無論是對是錯,他都完全支持,還時不時讓周虎妞去拜訪馬秀英,借口提及自己當年如何照顧馬秀英,如何看好朱元璋,兩家人感情如何深厚……

    朱元璋念及張天佑並非大奸大惡之徒,跟著郭天敘對付自己也是因為陣營不同,所以並未計較他的過去,仍以舅侄之禮相待。這一番態度頗讓原本跟隨郭天敘的部將徹底放心,從此朱元璋的軍隊愈發團結強盛。

    內部矛盾解決,朱元璋的精力著重放在外麵。至正十七年,真是一個遍地開花的年代,到處都打得熱火朝天,唯有朱元璋地處戰局腹地,居然安然無事,成了唯一一個有閑情嗑瓜子、看熱鬧的局外人。

    這一年,方國珍被元朝招安,與楊完者夾擊攻打張士誠。張士誠迫於無奈最後投降元朝。

    這一年,元軍攻陷亳州,劉福通護韓林兒移駐汴梁,定為國都。

    這一年,徐壽輝部下倪文俊發動政變,企圖謀殺徐壽輝,奪取帝位,可惜行動失敗,反被陳友諒襲殺。徐壽輝以為陳友諒忠心耿耿,賦予他諸多權利,卻不知此人狼子野心,暗中謀劃奪權,自此徐壽輝部隊的實權逐漸被陳友諒掌握。

    這一年,朱元璋迎來了他的第二個兒子朱樉。所以說發育不健全最好不要過早同房,你看那小蘿莉郭寧蓮嫁給朱元璋這麽久了,肚子沒有半點動靜,反倒是馬秀英不急不躁,悶聲生孩子,兩個兒子都出來了,這不又懷上了第三胎。

    郭寧蓮等人心急火燎,死纏爛打向馬秀英討教懷孩子的辦法。

    馬秀英哪有什麽經驗傳授,連她自己也沒想到,頭幾年不懷孕,一懷孕連著來,三年竟抱兩,瞧這架勢還收不住。她隻好告訴郭寧蓮,女人年紀太小子宮發育不全可能會導致不易懷孕,再過一兩年這種情況就會好轉,至於郭寧蓮聽不聽得懂就不管她的事了。

    李碽兒沒有向馬秀英討教生子辦法,她因為小產早就被吳夫人症斷以後不易受孕,看著她愁眉苦臉、黯然神傷的模樣,馬秀英於心不忍,專門請吳夫人幫她調理身體,但願她將來能像簽條說的有一子傍身。

    說到懷孕,謝翠英才是個爭氣的媳婦,她進門頭一年就有了身孕,讓所有人都羨慕不已。王氏早在朱文正成親那天就和兒子一起搬進了新府邸,老太太現在天天盼著抱孫子,精神勁十足呢。

    朱文忠和朱沐英也陸陸續續去了軍營,聽說這三個孩子在軍中吃苦耐勞,表現卓越,馬秀英十分欣慰。

    但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朱元璋的堂嫂田氏不堪積勞在上個月病故,好在她兩個女兒朱憶章、朱念慈都已許配人家,讓她走的倒也安心。

    馬秀英主持了田氏的葬禮後就把府裏的雜事交給了郭寧蓮她們打理,她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專心處理朱衛和朱門的情報。她把這兩個機構的大本營都調至應天府,一來應天府離蘇州不遠,遷動方便。二來隨著局勢跌宕起伏,許多命令可能朝發夕改,就近處理省時省心省力。

    不過這樣一來就忙壞了遜影,國公府的仆人經常看到她一會出門給馬秀英買這樣,一會出門給馬秀英買那樣,不由歎道:夫人懷第三胎太難侍候了,別看遜影是夫人的大丫鬟,其實挺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