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我們必須要從全局出發,不能隻盯著中原。
字數:3428 加入書籤
鹹陽宮中溫暖如春,與殿外的寒風凜冽一點也截然相反,走進鹹陽宮中的嬴高不由得也鬆懈了下來。
寒冷給人一種特殊的神經反應,會讓人下意識的緊縮,但是走進鹹陽宮大殿,地暖以及炭火的溫度,一下子將這種感覺緩解。
嬴高行禮,崢嶸之勢依舊,這一次使韓,讓嬴高這柄利劍,更顯得鋒芒畢露。
見到嬴高行禮,嬴政深深地看了一眼嬴高,一揮手,道:“既然都到了,那就開始朝會!”
“王上有詔:朝會開始!”司禮大臣一聲宣呼,整個大殿一下子便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都清楚,最重要的時候就要到了,他們之前已經商討了大半個月了,現在嬴高這個主戰派到來,滅韓已經成為了定局。
“公子高與姚賈使韓,韓王稱臣,割讓南陽諸地於我大秦,對於此事,諸位愛卿有何看法?”
嬴政的聲音傳來,這讓鹹陽宮大殿再一次安靜,甚至於連呼吸聲都被刻意壓製,他們都清楚,提及此事不光是嬴高等人到來,說到底還是為了伐韓。
這件事已經商議了半月之久,大家心中都有了一個定數,在這個時候他們的想法與看法都已經貢獻了出來。
而且,麵對秦王政的問題,群臣都不好回答,這一次出使韓國的結果,也隻有寥寥幾人知曉而已。
有時候在朝會之上,具體情況沒有明確之前,文武百官秉持的想法都是能不發言就不發言,因為在這樣的場合,少說少錯,不說就沒有錯。
“稟王上,這一次出使韓國,韓王割讓南陽地區,這意味著韓國本土除了王都新鄭之外,再也沒有國土。”
作為大秦右相,王綰率先朝著嬴政開口,道:“隻剩下了一片片飛地,而這一片片飛地之上,韓地貴族存在,王室根本就難以管轄,對於為大秦而言,韓國已經不足為慮。”
“公子與姚賈先生出使韓國,為我大秦掃平了東出的障礙,現在我大秦完全可以鋪排東出一事了。”
“嗯!”
微微頷首,嬴政目光掠過其他人:“除了右相之外,諸位愛卿可有不同見解,可有高見?”
“稟王上,臣以為韓地本身便沒有多少阻礙,我等需要考慮的是,我大秦一旦出兵掃滅韓國,所造成的影響。”
這一刻,李斯開口,將心中的擔憂一一說了出來,他心裏清楚,今日的朝會想要解決與明確的事情便是滅韓產生的影響。
中原局勢複雜,大秦滅韓是第一戰,必須要做好萬全的準備,任何可能發生的風險都需要提前做出防範與製定解決方案。
“嗯!”
點了點頭,嬴政淩厲的目光從群臣的身上掠過,然後語氣肅然,道:“李相所言甚是,這一點確實是需要考慮的,大秦東出的第一戰,關係重大。”
“不管是戰爭還是政治上,都不能有任何的失誤,因為任何的失誤,我們都承擔不起。”
奮六世之餘烈,大秦銳士出生入死終於是走到了這一步,嬴政清楚,任何人都可以失誤,唯獨他不可以。
肩負重任,作為這一任秦王,嬴政如履薄冰,他心裏清楚,滅韓必然會讓山東諸國驚懼,從而做出預料不到的反應。
同樣的,這也會讓中原大地之上的局勢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於此,嬴政心中極為的清楚,故而,才會一次又一次的召開朝會。
一念至此,嬴政將目光落在了嬴高的身上,很顯然,現在文吏一方已經開口了,現在就剩下了以嬴高與王翦等人為首的武將了。
察覺到嬴政的目光,嬴高苦笑一聲,然後朝著嬴政,道;“稟父王,兒臣以為兩位丞相的所言都是重點,現在的大秦可以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我們應該做好一旦滅韓,山東五國聯合伐秦的準備,這也就是說,不管是糧草還是軍隊都需要考慮到滅韓之後,我大秦以一敵五的準備。”
“與此同時,文吏方麵不管是國府官署,還是其餘官署都需要做好接收韓國以及山東諸國的準備,保存各國的典籍與輿圖等,清查戶數以及維持當地的穩定。”
“這意味著,需要更多一倍以上的大軍介入這一場戰爭之中。”
“甚至於,這一戰不光是中原大戰,亦包括了匈奴與百越之地的風險,我們必須要從全局出發,不能隻盯著中原。”
嬴高隻是簡單地說了幾點,頓時讓鹹陽宮大殿一下子安靜了下來了,他們都清楚,嬴高說的都是重點。
滅國戰爭一旦開始,就需要做全麵的準備,甚至於要做好以一敵五,以及治粟內史官署以及國府官署需要做好這一場戰爭會曠日持久的準備。
特別是治粟內史官署以及國府官署的官吏,這一刻,都將目光看向了嬴高,他們都清楚,官吏與糧草除了朝廷準備的之外,主要的大頭都在嬴高的手中。
“武安君說的有道理,對於此事,國府官署以及治粟內史官署是否已經做了預案?”嬴政神色肅然,朝著鄭國與李斯等人,道。
他心裏清楚,朝廷之上解決的隻能是一些大致上的事情,具體的情況,還需要詳細的細化,至於軍隊他從未擔憂過。
嬴高本身便是武將出身,他既然如此想了,在軍隊一方麵,必然會有一個穩妥的計劃,此刻最需要擔憂的便是糧草與官吏。
嬴政想要的是一個穩定的天下,而不是一個混亂的大秦,大秦銳士是一支軍隊,而不是一群暴徒。
這一刻,李斯與王綰對視一眼,然後看了一眼鄭國,他們都清楚,糧草問題才是重中之重,特別是以一敵五之時,戰爭曠日持久之下,對於糧草的消耗是一種恐怖的狀態。
見到兩位大佬的目光看來,鄭國苦笑一聲,朝著嬴政一拱手,道;“稟王上,我大秦的糧草尚且充足,大秦十二倉基本維持滿倉。”
“自從鄭國渠等修建完成,八百裏秦川連年豐收,在糧草之上,除非是這一場戰爭持續十年不熄,否則就不會有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