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
字數:7884 加入書籤
央視,春晚後台。
宋錚坐在過道的長椅上,手裏抱著吉他,正在調音,本來以他現在的咖位,享受一家獨立的待機室那是一點兒問題都沒有,春晚導演組也確實安排好了,可宋錚卻拒絕了,與其在裏麵悶著,倒不如在外麵還熱鬧一點兒。
春晚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場文藝晚會,不過這個文藝晚會的場子有點兒大得嚇人,看看走廊裏來來往往,隨便拎出來一個,那都是腕兒。
“阿錚!”
宋錚抬頭,這已經今天過來打招呼的第九波了,以他現在的身份地位,不管是熟的,還是不熟的,誰都忍不住要過來亮個相,特別是那些有心想要在影視圈兒發展的,這麽一尊大神坐著,誰能無視。
這次過來的總算是個熟人一一張鎮嶽,當初,宋錚跟著林欣如去寶島 ,就是這位老哥招待的。
“嶽哥!好久沒見了!”
“是啊!”張鎮嶽說著坐到了宋錚旁邊,即便是坐下了,也沒個老實氣,東張西望的,“欣如今天沒過來!”
“沒有!待會兒她過來接我!你們呢?今天晚上肯定是回不去了!”
張鎮嶽是第一次參加春晚,要表演的節目被放在了零點敲鍾之後,一起表演的還有周樺建、李宗勝和羅達佑,這四位歌壇老將也學著左麟右李,來了個組合叫縱貫線。
“當然回不去了,不過沒關係,過了年,我們準備在內地進行巡回演唱會,明天就要去杭州考察場地了!”
正說著,就聽見有人在叫張鎮嶽。
“阿嶽!過來一下!”
宋錚看過去,見是周樺建,也禮貌的笑了一下,周樺建點點頭算是打過招呼了。
張鎮嶽有些無奈,拍了拍宋錚的肩膀:“有時間再聊!”
宋錚知道是怎麽回事兒,當初的兩岸三地搖滾明星演唱會,宋錚和陳生發生了衝突,李宗勝和陳生是好朋友,自然站在陳生那邊,之後還幾次在接受采訪的時候,不點名的跟著宋錚叫板,現在看到張鎮嶽跟著宋錚這麽熟絡,心裏肯定會不舒服。
張鎮嶽剛走,又有人過來了,宋錚見了,也連忙起身:“趙老師!”
趙本杉!
春晚舞台上的小品大王,與其說宋錚是娛樂圈的草根傳奇,趙本杉其實更加適合這個稱號。
從一個連飯都吃不上的苦孩子,一路走過來,到如今不但舉國聞名,更是一手創辦了本山傳媒,說起來,他發跡的過程,可是要比宋錚艱難的多了,畢竟,趙本杉可沒有宋錚那樣的金手指。
趙本杉一怔,顯然沒料到宋錚會這麽客氣,趕緊上前和宋錚握了下手:“小宋!老沒見了!”
宋錚笑著點頭,其實他和趙本杉接觸的次數非常少,根本就算不上熟悉,之前也隻是在一些頒獎典禮,慈善活動上見過。
“趙老師,我們全家可都盼著您的小品呢!”
宋錚這話倒也不算是在恭維,事實正是如此,每年春晚,觀眾們最期待的就是趙本杉的小品,春晚是很多人的過年記憶,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春晚也是老百姓們大年三十晚上必不可少的節目,而小品大王趙本衫同樣也是幾代人的記憶。
宋錚重生的時候,雖然已經六年沒有在春晚舞台亮相,但趙本衫毫無疑問是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喜劇演員。他的小品,十幾年來一直是春晚語言類節目的頭號扛把子。一些幽默的台詞,哪怕過去了很多年,依然在日常生活中廣為流傳。
比如“要啥自行車呀”,“我叫不緊張”又或者“小樣兒,你穿個馬甲我就不認識你啦?”,都早已成為日常幽默語匯的一部分。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趙本衫早已超越“觀眾最喜愛的小品演員”這一身份,而成為東北文化的代言人。
從趙本衫開始,東北方言逐漸成為小品類節目的主要語言。“東北人特別幽默”這一地域印象,也成為全國人民的某種普遍共識。
宋錚站在一個影視導演的角度來看,趙本衫是毋庸置疑的喜劇表演天才,雖然很多人的認知當中,喜劇基本上就等同於荒誕,隻要能鬧,能拉得下臉來就行,可事實上,喜劇表演比正劇表演更依賴演員的天賦,天生的喜感很難通過專業訓練獲取。
與那些出身藝術世家的演員不同,草根性是趙本衫區別於很多喜劇演員的獨特之處。他未曾經過正統的專業藝術訓練,表演風格是在東北民間劇場的二人轉與小品演出中磨煉成型的。
這種方式有利有弊,好處是他的舞台感特別好,可以準確把握觀眾的笑點,從而最大限度地達到喜劇效果,笑點密集度極高。
缺點是他的喜劇表演層次不夠豐富,製造喜劇性的方式比較單一,喜劇設計也不夠複雜。但是,在長度15分鍾、表演相對誇張的舞台小品中,趙本衫的喜劇天賦、人物塑造能力,就占據了絕對上風。
不能不說,趙本衫團隊對春晚觀眾心理的把握是最為到位的。比如說,看春晚是一個碎片化的過程,而趙本衫的小品的理解門檻是最低的,故事情節極簡單,也無需任何背景知識,從小品的任何地方開始看,都不影響觀眾的理解。
趙本衫與郭班主一樣,都明確地反對“教育觀眾”,因此,趙本衫小品基本不承擔春晚的宏大敘事任務,不針對特定階層,也不緊跟政治形勢,而且用一種裝瘋賣傻的癲僧式誇張,給觀眾在年夜飯與唱唱鬧鬧之外的強刺激,而這正是東北二人轉的強項。
可以說,趙本衫憑一己之力,對傳統二人轉進行了改良,剔除二人轉中的髒口兒和粉詞兒,使其有可能進入主流視野,對於傳統民間文化來說,這些努力,都是非常可貴的。
另外,趙本衫這種東北式幽默,在當下的許多喜劇電影裏,依然有某種延續,東北方言在中國喜劇類影視作品中的統治地位,也離不開趙本衫的功勞。
當初誰能想到被當作低俗,下流,隻是取樂的二人轉,能想現在這樣,擁有如此重要的舞台地位,這一切都是因為趙本衫。
趙本衫不是一個人過來的,身後還跟著一男一女,都是他的徒弟,跟著宋錚聊了兩句,趙本衫才把兩個徒弟介紹給宋錚。
“小宋!都是我徒弟,以後要是有機會,多照顧照顧!”
兩個徒弟一臉激動的看著宋錚,連聲問好。
宋錚也早就注意到了這兩人,那個女徒弟無須贅述,她的唱功的確優秀,即將在今天亮相的那個小品裏,趙本衫的創作團隊也為她準備了不少經典的台詞,比如“我做鬼也不會放過你”,“我感謝你八輩祖宗”,隻可惜,她的形象注定了,她紅不了。
而那個男徒弟就不一樣了,此時此刻,他的名氣還僅僅局限於東北一地,可是今天晚上之後,情況可就大不相同了。
七分褲,娘娘腔,走路piapia的小沈陽,今晚過後,他的名字將紅透大江南北。
“名師出高徒,趙老師,今天過後,您的徒弟肯定紅了!”
趙本衫顯然對這兩個徒弟也非常滿意,聞言略帶著得意的笑道:“那可就借你的吉言了!”
趙本衫雖然這麽說,估計此刻他也不知道,除夕夜過後,他這位還在一臉渴望找宋錚要簽名的小眼睛徒弟小沈陽會紅到什麽程度。
用“平地一聲春雷”來形容小沈陽今年在春晚上的爆炸性亮相,貌似有那麽一點兒誇張。但是沒人會否認,小沈陽是趙本衫自《賣拐》三部曲之後,在春晚舞台上最“妖豔”的收獲。
每年觀眾對春晚小品“好笑程度”的瘋狂期望無不沉重如山,這時就像趙本衫自己曾說過的,小品演員的任務,就是擔任春晚的一根“炮撚子”,毫無疑問,小沈陽做到了。
其實今天不是小沈陽第一次來春晚了,之前他也曾幾次衝擊春晚的舞台,如果回顧小沈陽在春晚劇組遭遇的“上上下下”的經曆,可以發現,趙本衫不僅是提攜小沈陽的恩師,更堪稱一位充滿江湖智慧、洞察人情世故的“懸念大師”。
在宋單單宣布退出春晚舞台之後,小沈陽正式以趙本衫搭檔的名義接班。他最初的公眾形象,還隻是一個懷才不遇、08年吃了春晚閉門羹的不幸底層藝人。
隨後,“小沈陽可能搶師傅風頭”、“審查中格外突出”的消息,不斷暗示著人們他是一匹能挑大梁的黑馬。
另一方麵,小沈陽岌岌可危、隨時可能被換下的地位,表演“比較俗”的傳聞,又來來回回刺激著觀眾一睹為快的神經。
直到今年的春晚,小沈陽作為趙本衫最大的包袱,華麗地抖了出來,這師徒二人身上積累近兩個月的懸念,在春晚這個聚焦數億人目光的舞台上,轉換成排山倒海的喜劇能量。
在小沈陽的個人才藝秀上,其實並沒有看到二人轉的影子,就連他師傅,也隻是偶爾甩手絹、舞扇子,跳跳秧歌,通報下自己門戶,“小品王”的頭銜遠遠比“二人轉藝人”來得響亮,可觀眾們不在乎,隻要開心就足夠了。
娘娘腔、發卡、大花褲衩,還有他惟妙惟肖地模仿劉煥和刀.郎的唱功,實際上,小沈陽能模仿的歌手不少,譬如他模仿張國容的《倩女幽魂》便足以以假亂真。
於是,當小沈陽最終站在了春晚舞台時,他昔日的夢想開始步步成真,觀眾們像崇拜天王巨星一樣捧他、愛他,甚至發展為後來的抱住猛“啃”。
小沈陽會有多紅,別人不知道,宋錚自然一清二楚,一般人恐怕都難以想象,春晚之後,小沈陽迅速走紅,出場費從最初的一場500元,飆升至10萬元,甚至30萬元,個人博客在短暫的十幾天中突破了500萬大關,“小沈陽”、“不差錢”、甚至是小沈陽說的那句台詞“純爺們兒”都成了域名搶注者下手的對象。
在百度搜索中輸入“小沈陽”,會得到將近300萬條搜索篇目,更有媒體報道,春晚後小沈陽為父母買了百萬別墅。
另一邊,媒體對小沈陽也是窮追不舍,更有傳聞稱南方某報派出了一個團隊,做了5個版,連小沈陽的啟蒙老師、小學同學、爺爺、奶奶、嬸嬸等親朋好友全部采訪完畢,全國媒體蜂擁到他老家進行采訪,連他母親都被嚇哭了。
可是,這之後,小沈陽熱迅速的就冷卻了下來,事實證明,他是一顆流行,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就像現在沒有人相信小沈陽一夜之間就能紅遍大江南北一樣,等到他走紅之後,估計也沒有人相信,他的紅居然隻持續了那麽短的時間。
為什麽小沈陽突然不紅了?為什麽他很難再紅起來?
很多人都以為是小沈陽江郎才盡了,其實不盡然,人們認識小沈陽,就是從他今天將要表演的《不差錢》開始,那個小品中,小沈陽表演了一位說話娘娘腔,動作騷賤怪的服務員,這個角色突然出現,的確很新奇,是東北二人轉文化下的演員形象,而且小沈陽富有語言天賦,很快適應了市場對於東北話傳播的需求,符合當時大眾的審美口味。
但是,隨著東北話在全國範圍內廣泛流傳,幾乎人人能說上幾句東北話,人人都看過二人轉,那麽自然小沈陽就不再稀奇了。
甚至,小沈陽的娘娘腔風格很快會被大眾所詬病,被認為不能登大雅之堂,不是“真男人”的表演,所以,人們潛意識裏存在抵製心理,越來越不認可他的表演。
再有就是,小沈陽在央視春晚的小品 《不差錢》 裏,憑著他另類的造型、地道的模仿及不可思議的嗓音,瞬間就征服了觀眾,可以說是紅透了天。
但是,到了2010年的春節晚會上,在趙本衫、小沈陽等演出的小品 《捐助》 裏,大家看到的不再是嬉笑怒罵、令人捧腹的大明星小沈陽,而是一個沒有台詞、沒有 包袱、蒼白無力、可有可無的人肉.道具。
這讓所有喜歡小沈陽的觀眾失望了,甚至有種被愚弄的感覺。那麽,憑借小沈陽超高的人氣,完全可以在10年春晚上攬一個更出彩的角色,可是為什麽隻有這麽個“陪襯”角色?
其實,這是趙本衫幕後團隊的策劃,本山傳媒高層要有一個培養和推出人才的戰略考慮,就要借助趙本衫這樣一個絕好的平台,不斷的點燃本山傳媒更多的亮點,推出更多的名演員,來推動本山集團事業的大發展。所以,接著讓小沈陽火,對本山傳媒的發展不利,對其他的徒弟也不公。
另外,小沈陽在紅的時候,出演了很多電影,同時也是一位歌手,是一位多棲藝人,但是客觀上評價小沈陽的表演,的確是演技差,幾乎在所有的電影中,都看到的是相同的表演風格,由於自身帶著明顯的東北娘娘腔符號,這就很容易讓觀眾跳戲。
沒有好的作品,觀眾自然不會再捧,一個《不差錢》也的確不足以讓他吃上一輩子,就像旭日陽剛一樣,汪老夫子的《春天裏》讓他們爆紅,可那畢竟是別人的歌,就算是他們讓這首歌徹底紅了,可也不能拿著一首《春天裏》唱個沒完,再好的作品,人們也會厭煩的。
宋錚對小沈陽稱不上欣賞,也不至於像某些假清高的所謂專家學者一樣對其排斥厭煩,基本上來說,他對小沈陽非常無感。
不可否認,小沈陽的確很有喜劇天賦,可是他的天分都在一個狹小的舞台上,離開了那個舞台,他基本上就玩兒不轉了,不像他的恩師趙本衫,在攝像機鏡頭前麵也能遊刃有餘的表演。
打過招呼之後,趙本衫帶著兩個徒弟走了,他們的表演被安排在零點敲鍾前麵,到時候,宋錚還能趕回家,跟著全國觀眾一起見證小沈陽的崛起。
接著又有好些人過來和宋錚打招呼,宋錚也都客氣的應承著,看看時間,已經六點多了,宋錚起身,打算去找導演朗坤聊聊。
剛起身就注意到一群人朝著他這邊走了過來,幾個黑衣裝扮的人中間圍著一個小個子男人,一路招搖著,擠在走廊裏的演員紛紛避讓。
宋錚還沒等看清來人是誰,那群人便風一樣的從他麵前刮了過去。
“這人是誰啊?這麽大的派頭!?”
人剛過去,就有人議論了起來,說實話,能來春晚的,基本上咖位都低不了,可這裏畢竟是央視,就連宋錚都選擇了低調,剛才這人高調的都有點兒不像話了。
很快就有人給大家揭開了謎底。
“我知道,我知道,聽說是寶島來的著名魔術師,國際上拿過好些大獎呢!”
寶島,魔術!
宋錚終於想起剛過去那位是誰了。
“個狗漢奸!”(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