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去倫敦前的準備

字數:3128   加入書籤

A+A-




    房子終究是要賣掉的,李冰一度在去倫敦和留在法蘭克福反複糾結了很多次,最終還是覺得跟著樸京和左梅去的。

    倫敦的房子樸京已經托張一軍在倫敦辦事處人的辦好,先租著,就在倫敦金融城附近,很貴的一套三居室,當時張一軍的在倫敦辦事處的人說有這個租金,在離這稍微遠一點的地方買一套不就好了,為什麽用這麽貴的租金去租一套這麽小的房子。

    樸京當時的回複說,時間就是金錢,到金融城的時間越短,損失的錢越少。

    那套在倫敦金融城附近的三居室已經按照李冰的書麵要求安排妥當,上一任房客,是一個金融城的期貨經理,他本來準備買下這裏的,可總部把他調到了紐約,所以也就作罷。

    聽說倫敦金融城和紐約的華爾街關係緊密,甚至被比作紐約-倫敦軸心,兩地之間有很方便的私人機場,專門為私人飛機通航使用,不需要去擠那些大機場。

    由於在法蘭克福的房子很好賣,所以在兩周之內就連同家具和家電一起賣了,起初那些家裏的藝術品和畫是準備打包帶走的,後來找到評估師看了看,這些之前買的所謂的可以升值的藝術品和畫,連之前購買的價格的一半都達不到,妥妥的消費品,而且是掉價極其快的消費品。

    最後李冰憤怒的把這些藝術品和畫附加在房子的價格裏去了,她說“這就是所謂的炒作,所謂的泡沫,和荷蘭鬱金香泡沫一樣!”

    推薦下,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可以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買家是個法蘭克福本地從事金融業的從業人員,全程都是由房產經紀在替他辦理,一直沒有路麵,隻是在簽售賣協議那天露麵,當買家簽字的時候,樸京赫然發現,他的姓名帶容克,一長串簽字之中,容克就仿佛在閃爍一樣,樸京突然想起來,這個姓,是典型的德國地主貴族容克貴族的姓。

    曾今樸京聽說過一個段子,德國社會的三大基礎,馮氏軍事貴族,容克地主貴族,以及新興資產階級。在德國這麽久,樸京也沒有注意這些,不過現在看來,這似乎不是段子,而是真的,這三大基礎的觸角,正延伸到各個方麵,在德國上層社會,的確是這些貴族的領地。

    “你好,先生,我很好奇,這麽好的房子,應該還在上漲之中,為什麽要賣掉呢?”雷曼容克在和樸京握手的時候說。

    “我們要去倫敦了,所以不得不忍痛割愛。”樸京坦白道。

    “倫敦?噢,那是國際化大都市,和這裏比起來要熱鬧不少,法蘭克福隻適合喜歡安靜的人。”

    “容克先生買這個房子是準備來自己住呢?還是做個長線投資呢?”

    “我準備買這個房子來做投資用途,至於居住嘛,那就再說了,我一個人住不了這麽大的房子。”雷曼容克同樣坦然的說。

    樸京突然想起來之前看過的一個德國人名解釋,如果按照名詞解釋來,雷曼即為放債人的意思,樸京又聽說他是在法蘭克福從事金融業,這簡直像是鑰匙插鎖孔一樣對上了。

    放債人從事金融業?這簡直是一個巧合,放債人在中世紀實際上就是早起從事金融業的人。

    “先生準備去倫敦做什麽生意呢?賣了這套房子,這筆錢有考慮過怎麽投資嗎?正好我們公司有一款很棒的產品,我自己也買了不少,是美國的房地產投資債券,最近買了這個債券的客戶都賺了不少,準備繼續追加投資呢……”

    雷曼容克突然從買家變成了一個推銷員,銜接的如此自然,樸京完全沒意識到。

    樸京正好想知道一些現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動向,所以也就沒打斷雷曼容克的推銷,而是靜靜的聽他說完,所謂的美國房地產投資債券,實際上就是那些個華爾街精心包裝出來的金融衍生產品,樸京還沒做過深入的了解,不過現在的確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很火爆,聽張一軍說他也買了不少,賺到了一些錢,很多經紀都說可以考慮長期持有。

    “我想,我還是留點養老錢吧,國際金融市場風雲變幻,我還是不貪心的好,這麽多錢,足夠我花了。”樸京在耐心的聽雷曼容克介紹完,微笑著說。

    雷曼容克有些失望,他說了這麽多,樸京最終是這樣來答複,不過他還是禮貌的和樸京握手。

    在舉家遷往倫敦之前,樸京全家暫時居住在朱滬安排的房子裏,是一套在市中心的房子,一套三居室,周圍的生活很方便,和之前他所在的別墅區完全是兩種生活氛圍,在這樣市中心的房子,出門就是超市,能買菜,還有許多購物商場,平時出門就能逛街,這裏來來往往的人群和之前樸京的別墅的靜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之前在別墅區的時候,一整天可以不遇到一個人,可在這套房子裏,一分鍾之內都要遇到幾十個人,流量雖然不能和紐約、北京那樣的大城市比較,可也算是熱鬧了。

    朱滬說這套房子他從入手到現在都還沒有住過,樸京本來難為情,可朱滬說既然你們要向往熱鬧,那就先適應熱鬧,所以就把這套熱鬧的房子安排給了樸京,一分錢不收,算是別離前的一個小禮物。

    不知道更熱鬧的倫敦,將會是什麽模樣。

    李冰直到現在,才從離開的傷感回過來一些,可能是在鬧市區她覺得還不錯,不用像之前一樣見不到幾個人,雖然見到的人都是陌生人,不過李冰還是覺得新鮮,大概是換個口味之後覺得新鮮的邏輯。

    在這樣的鬧市區,做飯變成了一件沒有必要的事情,有些諷刺的是,李冰計算過,自己做飯吃的成本,竟然比出去吃還要高,這還隻算買菜的成本,沒有算調料和水電費、煤氣費什麽的。

    在樸京一家外出就餐的時候,李冰自我嘲諷道“我們現在有些倒行逆施嘛,本來熱鬧夠了尋找安靜,我們可倒好,那是安靜夠了找熱鬧,有些吃飽了撐著沒事兒幹的感覺。”

    左梅笑了笑,像是算命先生一樣掐指一算說道“咱們就是愛折騰的命。”

    ();